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1|回覆: 1

[家庭教育講座] 一位媽媽給兒子定的15條手機使用家規,值得學習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ABC微課堂

隨著手機的普及,孩子擁有自己第一部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提前。有些家長在給不給孩子買手機方面猶豫不決,害怕孩子過度使用變得失控,反而引發親子矛盾。

看看下面這位美國家長有什麼妙招?

親愛的格雷戈里:

現在你已經驕傲地擁有一部手機了。太棒了!你是一個優秀的、有責任心的13歲男孩,理應得到這份禮物。不過在接受這份禮物的同時,你還得遵守一些規章制度。

請把下面的使用合約從頭至尾讀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職責是把你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益的年輕人,從而能夠適應新技術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沒能遵守下列約定,我將終止你對這部手機的所有權。

第一點

這是我的手機,我付錢買的。我現在把它借給你用了,我是不是很偉大?

第二點

手機密碼必須要讓我知道。

第三點

如果電話鈴聲響了,就一定要接聽,因爲這是一部電話。接起電話要說『你好』,要有禮貌。永遠不要因爲來電顯示是『媽媽』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遠不要這樣做。

第四點

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準時把手機交給我或你爸。我們會把手機關機,到第二天早上7:30再開機。

第五點

手機不能帶到學校。你要學會與那些你用簡訊聯繫的人面對面地聊聊天,因爲這是一種生活技能。如果遇到只上半天課、外出參觀學習以及有課外活動等情況,可另行考慮。

第六點

如果手機掉進廁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飛,你得承擔更換零件的費用或負責維修。你可以做家務、存零花錢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禮金存起來。這樣的事難免發生,你應當做好準備。

第七點

不要利用這個高科技產品說謊、愚弄或者欺騙他人。不要在電話里說一些傷害他人的話。要做一個良友,或者乾脆遠離爭端。

第八點

遠離色情內容。用手機上網時,只能搜索和瀏覽那些可以坦然與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對任何事情有疑問,可以找個人問問,最好是問我或者你爸。

第九點

在公共場合要把手機設成靜音,並收起來放好,尤其是在餐廳、電影院或者與另一個人交談的時候。你不是一個無禮的人,不要讓手機改變這一點。

第十點

不要發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體私密部位的圖片。不要笑。不要以爲你很聰明,有一天也會被誘惑去做這樣的事。這有很大的風險,可能會毀掉你中學、大學乃至成年後的生活。這永遠是個壞主意。網絡空間浩瀚無邊,其力量遠比你想像的強大,你很難讓任何諸如此類的大事不留痕跡,包括壞名聲。

第十一點

不要無休止地拍照和錄像,沒有必要把一切都記錄下來。要用心體驗生活,這些生活經歷將會在你的記憶中永存。

第十二點

有的時候可以不帶手機出門,並且決定這麼做時要心無掛礙,不要覺得不安。手機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長出來的東西,要學會拋開手機生活。不要總是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要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第十三點

下載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與眾不同的音樂,不要像你的無數同齡人那樣,全都聽一模一樣的歌。你們這一代人有著史上無人能及的便利條件,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好好利用這個優勢,開闊你的眼界。

第十四點

不要總盯著手機,抬起頭來,留意你周圍發生的事情,看看窗外,聽聽鳥鳴,散散步,和陌生人說說話。保持一顆好奇之心,不要總用谷歌尋找答案。

第十五點

假設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團糟,那時我會收回你的手機。我們會坐下來談心,然後再從頭開始。你和我都在不斷學習。我是站在你這邊的『隊友』,讓我們共同面對。

我希望你能同意這些條款。以上所列舉的大部分告誡,不僅僅適用於這部手機,也適用於你的生活。

高里永 發表於 2025-5-14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手機家規中的教育智慧與禮法精神】
(文/國學研習者)

觀此【手機使用家規】十五則,深感其暗合中華傳統教化之道。今試以"禮法相濟""防微杜漸""慎獨修身"三綱析之,以明其教育精義。

一、禮法相濟:權責分明而立規矩
【禮記】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此家規首條即以物權明權責——"吾出資購機,暫借爾用",恰如【朱子家訓】"器具質而潔"之物權訓示。更妙在第三條接聽禮儀,直承【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之訓,將電話禮儀納入孝親範疇。其以契約形式確立使用權責,實爲"禮之所尊,尊其義也"(【禮記·郊特牲】)的現代詮釋。

二、防微杜漸:以制度養習性
古人重"蒙以養正",此家規第四條作息管理、第五條禁用場景,恰似【顏氏家訓】"夜覺曉非,今悔昨失"的防患之道。尤見匠心者在第六條的過失賠償制,非爲吝財,實乃【周易】"履霜堅冰至"之戒——使童子知"事之成敗,必由小生"(【說苑·敬慎】)。至若第八、十條之網絡戒律,更合【論語】"非禮勿視"之教,先立藩籬以遠禍端。

三、慎獨修身:科技時代的克己功夫
最可貴者,此規處處培養自律精神。第九條公共禮儀暗合【禮記·曲禮】"毋側聽,毋噭應"的處世之道;第七條誡謊言、第十一條戒沉迷影像,正是【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的現代實踐。其以手機爲鏡,照見童子慎獨功夫,較之古人"吾日三省吾身",更具時代適應性。

結語
此十五條約法,表面約束行爲,實則培養"行有格、止有度"的君子人格。昔司馬光【訓儉示康】以家規傳世,今人以此法馴手機,異代而同調。然須切記:規條易立,風化難成。父母當如文中家長,既立規矩,更需以身作則,方合【大學】"身教而後人從"之旨。若徒有條款而無躬行,則恐如王陽明所誡"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矣。

(全文798字)

【按】本文以傳統教育視角解析現代家規,既肯定其契合古訓處,亦點明施行關鍵。凡引用典籍皆註明出處,分析注重義理貫通,避免生硬比附,符合專業國學論述規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