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5|回覆: 1

[漢風漢茗] 六大類茶各有側重,看看你是什麼體質,適合什麼茶?

[複製連結]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7-9-20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茶有六類

眾所周知,茶有六大類:綠茶、紅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黑茶。

526af178392959211fed8ab75ac3b3b8.jpg

這六大類茶除了最基本的品風味各有千秋之外,其性質也是各不相同。並且茶爲萬病之藥,適當的喝茶有益身心健康,但是不同體質的人要對應不同性質的茶,『對症下藥』。

茶是最健康的飲料

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料,沒有之一。但是卻有『茶是萬病之藥』的說法,當然茶並不是藥,它不能當藥來治病,生病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去看醫生。

2233910cd57eb9f549138925bf842eb1.jpg

茶既然不是藥,那麼它如何作用於我們的身體?

糧食果蔬是補充營養的,草藥是治療疾病的,而茶,既能夠當菜葉子充充飢、喝茶解解渴,也能夠在生病的時候緩解一下,原來茶是介於食用與藥用之間的。從國際平衡營養學角度來看,茶的組成成分最合理,茶是最好的平衡營養品。

側重

6f89503ee36c400b8dfd4b6dfc0299d6.jpg


綠茶:抗氧化

抗氧化,其實就是清除自由基,自由基在體內無處不在,它們不停的攻擊我們的組織、細胞 以及DNA,是造成我們很多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茶都有抗氧化的功能,這個功能依賴於茶多酚。茶多酚是很強的天然抗氧化劑,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6-7倍,是維生素C的5-10倍。綠茶在所有茶類中,抗氧化能力是最強的,也是國際上研究得最多、最受關注的茶類。

74ebc3b543ba17c6977a388423907afa.jpg

8b8cf64f9d945e5a625bbb078ceac962.jpg

紅茶:暖身養胃

常常聽到很多朋友說茶性寒,所以不喝茶。首先要強調一個觀點是,性寒不見得就是不好的,要結合體質和氣候來看。

綠茶性寒,但是綠茶的加工基礎上增加發酵,綠轉爲了紅,清鮮的口感也轉化爲了甜蜜的滋味,紅茶是性溫的呢。手腳容易冰涼的朋友,可以多喝紅茶,或是在其中假如蜂蜜,更能給身體補充能量。冬天的時候,喝上一杯溫熱甜蜜的紅茶,再舒服不過了。

c29fd83789f4f9366bea651e476fa74f.jpg

66648d017d57cbb1301fe3db2c18f564.jpg


青茶:促進代謝

青茶也叫烏龍茶,採用成熟度較高的原料製成,發酵程度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烏龍茶中,茶多酚經過發酵,轉化爲一些茶色素,具有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用。

日本還有相關研究,對各種茶進行代謝功能的測試,結果發現綠茶1小時能提高4卡的代謝,而烏龍茶可以提高9卡!可見烏龍茶的代謝能力很強。

98f254949126b6ed44ee60511bd4348a.jpg


黃茶:增進食慾

黃茶看起來很綠茶很像,但黃茶經過輕微的發酵,跟綠茶還是有明顯的差異的。

黃茶有一種醇和的香氣,飲用之後溫和且舒暢。黃茶『悶黃』之後,飲之能促進消化酶的產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過量飲食都可以飲而化之。

8596a2f79b1f9c2a023416ad8d25ebbc.jpg


白茶:護肝消炎

白茶性涼,在民間歷來都是在發燒咳嗽時候用來清熱消炎。秋燥的時候,喝一喝白茶,也能得到很好的緩解。

此外,白茶富含二氫楊梅素,這是一種黃酮類天然物質,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多喝白茶可以大幅度降低酒精對肝臟的損傷,保護肝臟恢復到正常狀態。

04aee71c5fa87311bd30bafbf77ea8b3.jpg


黑茶:生命之茶

黑茶對於邊疆少數民族來說,具有不可言喻的意義。他們的飲食結構以肉類、奶類爲主,很少能吃到新鮮瓜果蔬菜。黑茶有去肥膩、解葷腥之效,因此成爲邊疆地區的『生命之茶』。

邊疆少數民族飲用黑茶的歷史久遠,七天不喝茶,就可能因維生素缺乏而得敗血症,茶是生存的必需品。

不同的人群選擇合適的茶


吸菸喝酒人群,多喝白茶、陳皮普洱茶

常常吸菸喝酒的人,很容易咽喉不舒服,喝點白茶可以去除燥熱,還能介紹酒精對肝臟的危害。而陳皮普洱茶,疏肝潤肺,能夠減輕煙毒,調節身體各個器官的運行。

f41ff4f9d842b118d8df60bb83821cb0.jpg


常熬夜、電腦一族,多喝綠茶

經常面對電腦,很容易疲勞,喝綠茶抗輻射,也能保護我們的眼睛。輻射也是產生自由基的幾大刺激之一,這個時候就需要綠茶來幫助我們增強抗氧化的能力。

be6bd0803ce5ac6ce9c868ad74e98e53.jpg

飲食油膩、消化不良,常喝黑茶

黑茶適合經常大魚大肉的人群,相對其他茶類,黑茶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對於化解油脂、促進消化很有效果。

903102296a0569f72b5aabcf8244059e.jpg

7a6232ab64d459b58e101910253405ba.jpg


煩悶、心情不佳的時候,喝花茶

花茶是茶中的特殊品類,花茶不僅視覺美觀、香氣馥郁,還具有很強的『治癒』功能。鮮花所含的揮髮油性物質,具有行氣解郁的作用,心情不佳的時候,喝點花茶,釋放胸口的悶氣。

dfbcb9c4b7965674fd6098507efa3e28.jpg


愛運動、健身的人群,喝紅茶、烏龍茶

運動流汗之後,喝點紅茶能夠迅速補充水分、能量,紅茶溫和,不用擔心刺激腸胃。而烏龍茶中的茶色素和香氣等成分,能夠很好幫助我們調節代謝平衡。

漢風

史向 發表於 2025-4-17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六茶配體質論要】

茶性辨微篇
茶分六類,各稟天地之氣:綠茶得春生之機,紅茶蘊夏長之華,白茶凝秋收之質,黑茶蓄冬藏之精,青茶(烏龍)稟中和之氣,黃茶具轉化之妙。陸羽【茶經】云"茶之爲飲,發乎神明",然須明"因體擇茶"之理,方得養生真諦。

體質與茶性相應說
【黃帝內經】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飲茶亦當循此道:
• 陽盛體質(面赤易怒):宜飲綠茶、新白茶。如龍井含茶多酚48.3mg/g,可降火明目,然脾胃虛寒者當佐以陳皮。
• 陽虛體質(畏寒肢冷):當擇紅茶、熟普洱。正山小種茶黃素含量達0.8%,其性溫煦,若加桂圓更助元陽。
• 痰濕體質(體胖苔膩):陳年烏龍爲上選,武夷岩茶中沒食子酸含量超2.5%,能化濁降脂。佐以紫蘇更妙。
• 氣鬱體質(脅脹善嘆):茉莉花茶、鳳凰單叢爲佳。其芳樟醇含量達12.6%,可疏肝解郁。
• 陰虛體質(口乾盜汗):白毫銀針尤宜,其胺基酸總量超5%,可滋陰潤燥。配以石斛更佳。
• 血瘀體質(舌暗脈澀):宜飲黑茶,安化茯磚茶中冠突散囊菌活性極強,能通經活絡。

現代研究佐證
1. 抗氧化方面:浙江大學研究顯示,綠茶兒茶素清除DPPH自由基效率達92.3%,遠超維生素E(僅37.5%)
2. 代謝促進:日本靜岡大學實驗證實,鐵觀音可提升基礎代謝率9.2%,其機理與激活AMPK通路相關
3. 腸道調節:湖南農大發現,普洱茶多糖可使雙歧桿菌增殖3.8倍,優於普通益生元

飲茶禁忌舉要
• 空腹忌飲生普:其咖啡鹼含量達4.2%,易傷胃陽
• 子時不宜飲茶:【遵生八箋】謂"亥子時陽氣伏藏",飲茶易擾經脈流注
• 服藥慎配茶:鞣質可使四環素類藥效降低40%

結語
張仲景【金匱要略】云"五臟各有所宜",飲茶之道,貴在明辨體性,知常達變。今人飲茶,當參酌古今,既循【本草】之訓,又證以現代科研,使千年茶道煥發新生。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5-8 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六茶配體論:以茶性合天人之道】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興於唐而盛於宋,千年以降,已成"通仙之靈液"。陸羽【茶經】言"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然今之六類茶(綠、紅、黃、青、白、黑)各稟天地之氣,性味迥異,當以"體茶相合"爲要。今據【黃帝內經】"陰陽應象"之理,析而論之。

一、綠茶:稟春木之氣,合少陽之體
綠茶不發酵,最大程度保留鮮葉中茶多酚(含量達18%-36%),其抗氧化之效非虛。【本草拾遺】載"久食令人瘦",實因綠茶性寒涼,尤宜肝膽鬱熱、面赤舌紅者。然脾胃虛寒之人飲之,反易傷陽,【本草綱目】特誡"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現代研究證其富含EGCG,確可清除自由基,然須擇人而施。

二、紅茶:得火土之性,應太陰之質
全發酵紅茶,性溫味甘,正合【飲膳正要】"溫中和氣"之旨。其茶黃素(Theaflavins)能暖胃護腸,尤宜脾陽不足、手足不溫者。英倫下午茶佐奶糖,暗合"甘溫補虛"之理。然陰虛火旺者多飲,恐助燥傷津,此即張仲景"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之戒。

三、青茶(烏龍):半發酵見中和,調升降之機
烏龍茶介於綠紅之間,如武夷岩茶"綠葉紅鑲邊",恰合【周易】"保合太和"之道。其特有鳳凰單叢之香,能宣肺解郁;鐵觀音"七泡有餘香",可醒脾化濕。現代研究其甲基化兒茶素(EGCG3"Me)抗過敏尤佳,實爲氣機不暢者的上選。

四、白茶:自然萎凋,合金水相生
白茶"三年爲藥,七年爲寶",陳化後茶性由涼轉平,正應【壽親養老書】"平補五臟"之說。其黃酮類物質隨年份遞增,對肺燥咽痛者最宜。新白茶性近綠茶而稍柔,老白茶則近黑茶而不燥,此即李時珍"升降浮沉則順之"的用藥智慧。

五、黃茶:悶黃工藝,成土德之厚
黃茶獨特"悶黃"工藝,使其產生大量消化酶,【隨息居飲食譜】稱其"醒脾消食"。君山銀針金鑲玉,霍山黃芽栗香顯,皆宜脾胃壅滯者。然其性略滯,痰濕重者當配陳皮同飲,此即徐靈胎"製藥貴在佐使"之妙。

六、黑茶:後發酵見轉化,應坎離既濟
普洱熟茶、安化黑茶等,經微生物發酵產生普諾爾(Puerin),恰合【本草備要】"解油膩、去積滯"之效。其茶多糖降脂之功,已爲現代醫學證實。然需注意:新制黑茶性燥,當存五年以上,使"火氣"退盡,方顯"水火既濟"之妙。

結語:
茶道即人道,六類茶如六經辨證,貴在"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素問·至真要大論】)。今人飲茶,當效法蘇東坡"且將新火試新茶"的雅趣,更需明辨體質:陽盛宜綠白,陰虛適紅黃,氣滯選青茶,濕重擇黑茶。如此,方不負盧仝"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的真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