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2|回復: 1

[汉风汉茗] 六大类茶各有侧重,看看你是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7-9-20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茶有六类

众所周知,茶有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黑茶。

526af178392959211fed8ab75ac3b3b8.jpg

这六大类茶除了最基本的品风味各有千秋之外,其性质也是各不相同。并且茶为万病之药,适当的喝茶有益身心健康,但是不同体质的人要对应不同性质的茶,『对症下药』。

茶是最健康的饮料

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没有之一。但是却有『茶是万病之药』的说法,当然茶并不是药,它不能当药来治病,生病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去看医生。

2233910cd57eb9f549138925bf842eb1.jpg

茶既然不是药,那么它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身体?

粮食果蔬是补充营养的,草药是治疗疾病的,而茶,既能够当菜叶子充充饥、喝茶解解渴,也能够在生病的时候缓解一下,原来茶是介于食用与药用之间的。从国际平衡营养学角度来看,茶的组成成分最合理,茶是最好的平衡营养品。

侧重

6f89503ee36c400b8dfd4b6dfc0299d6.jpg


绿茶:抗氧化

抗氧化,其实就是清除自由基,自由基在体内无处不在,它们不停的攻击我们的组织、细胞 以及DNA,是造成我们很多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茶都有抗氧化的功能,这个功能依赖于茶多酚。茶多酚是很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6-7倍,是维生素C的5-10倍。绿茶在所有茶类中,抗氧化能力是最强的,也是国际上研究得最多、最受关注的茶类。

74ebc3b543ba17c6977a388423907afa.jpg

8b8cf64f9d945e5a625bbb078ceac962.jpg

红茶:暖身养胃

常常听到很多朋友说茶性寒,所以不喝茶。首先要强调一个观点是,性寒不见得就是不好的,要结合体质和气候来看。

绿茶性寒,但是绿茶的加工基础上增加发酵,绿转为了红,清鲜的口感也转化为了甜蜜的滋味,红茶是性温的呢。手脚容易冰凉的朋友,可以多喝红茶,或是在其中假如蜂蜜,更能给身体补充能量。冬天的时候,喝上一杯温热甜蜜的红茶,再舒服不过了。

c29fd83789f4f9366bea651e476fa74f.jpg

66648d017d57cbb1301fe3db2c18f564.jpg


青茶:促进代谢

青茶也叫乌龙茶,采用成熟度较高的原料制成,发酵程度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中,茶多酚经过发酵,转化为一些茶色素,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效用。

日本还有相关研究,对各种茶进行代谢功能的测试,结果发现绿茶1小时能提高4卡的代谢,而乌龙茶可以提高9卡!可见乌龙茶的代谢能力很强。

98f254949126b6ed44ee60511bd4348a.jpg


黄茶:增进食欲

黄茶看起来很绿茶很像,但黄茶经过轻微的发酵,跟绿茶还是有明显的差异的。

黄茶有一种醇和的香气,饮用之后温和且舒畅。黄茶『闷黄』之后,饮之能促进消化酶的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过量饮食都可以饮而化之。

8596a2f79b1f9c2a023416ad8d25ebbc.jpg


白茶:护肝消炎

白茶性凉,在民间历来都是在发烧咳嗽时候用来清热消炎。秋燥的时候,喝一喝白茶,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此外,白茶富含二氢杨梅素,这是一种黄酮类天然物质,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多喝白茶可以大幅度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保护肝脏恢复到正常状态。

04aee71c5fa87311bd30bafbf77ea8b3.jpg


黑茶:生命之茶

黑茶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来说,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他们的饮食结构以肉类、奶类为主,很少能吃到新鲜瓜果蔬菜。黑茶有去肥腻、解荤腥之效,因此成为边疆地区的『生命之茶』。

边疆少数民族饮用黑茶的历史久远,七天不喝茶,就可能因维生素缺乏而得败血症,茶是生存的必需品。

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茶


吸烟喝酒人群,多喝白茶、陈皮普洱茶

常常吸烟喝酒的人,很容易咽喉不舒服,喝点白茶可以去除燥热,还能介绍酒精对肝脏的危害。而陈皮普洱茶,疏肝润肺,能够减轻烟毒,调节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行。

f41ff4f9d842b118d8df60bb83821cb0.jpg


常熬夜、电脑一族,多喝绿茶

经常面对电脑,很容易疲劳,喝绿茶抗辐射,也能保护我们的眼睛。辐射也是产生自由基的几大刺激之一,这个时候就需要绿茶来帮助我们增强抗氧化的能力。

be6bd0803ce5ac6ce9c868ad74e98e53.jpg

饮食油腻、消化不良,常喝黑茶

黑茶适合经常大鱼大肉的人群,相对其他茶类,黑茶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化解油脂、促进消化很有效果。

903102296a0569f72b5aabcf8244059e.jpg

7a6232ab64d459b58e101910253405ba.jpg


烦闷、心情不佳的时候,喝花茶

花茶是茶中的特殊品类,花茶不仅视觉美观、香气馥郁,还具有很强的『治愈』功能。鲜花所含的挥发油性物质,具有行气解郁的作用,心情不佳的时候,喝点花茶,释放胸口的闷气。

dfbcb9c4b7965674fd6098507efa3e28.jpg


爱运动、健身的人群,喝红茶、乌龙茶

运动流汗之后,喝点红茶能够迅速补充水分、能量,红茶温和,不用担心刺激肠胃。而乌龙茶中的茶色素和香气等成分,能够很好帮助我们调节代谢平衡。

汉风

史向 發表於 2025-4-17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六茶配体质论要》

茶性辨微篇
茶分六类,各禀天地之气:绿茶得春生之机,红茶蕴夏长之华,白茶凝秋收之质,黑茶蓄冬藏之精,青茶(乌龙)禀中和之气,黄茶具转化之妙。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明",然须明"因体择茶"之理,方得养生真谛。

体质与茶性相应说
《黄帝内经》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饮茶亦当循此道:
• 阳盛体质(面赤易怒):宜饮绿茶、新白茶。如龙井含茶多酚48.3mg/g,可降火明目,然脾胃虚寒者当佐以陈皮。
• 阳虚体质(畏寒肢冷):当择红茶、熟普洱。正山小种茶黄素含量达0.8%,其性温煦,若加桂圆更助元阳。
• 痰湿体质(体胖苔腻):陈年乌龙为上选,武夷岩茶中没食子酸含量超2.5%,能化浊降脂。佐以紫苏更妙。
• 气郁体质(胁胀善叹):茉莉花茶、凤凰单丛为佳。其芳樟醇含量达12.6%,可疏肝解郁。
• 阴虚体质(口干盗汗):白毫银针尤宜,其氨基酸总量超5%,可滋阴润燥。配以石斛更佳。
• 血瘀体质(舌暗脉涩):宜饮黑茶,安化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活性极强,能通经活络。

现代研究佐证
1. 抗氧化方面:浙江大学研究显示,绿茶儿茶素清除DPPH自由基效率达92.3%,远超维生素E(仅37.5%)
2. 代谢促进:日本静冈大学实验证实,铁观音可提升基础代谢率9.2%,其机理与激活AMPK通路相关
3. 肠道调节:湖南农大发现,普洱茶多糖可使双歧杆菌增殖3.8倍,优于普通益生元

饮茶禁忌举要
• 空腹忌饮生普:其咖啡碱含量达4.2%,易伤胃阳
• 子时不宜饮茶:《遵生八笺》谓"亥子时阳气伏藏",饮茶易扰经脉流注
• 服药慎配茶:鞣质可使四环素类药效降低40%

结语
张仲景《金匮要略》云"五脏各有所宜",饮茶之道,贵在明辨体性,知常达变。今人饮茶,当参酌古今,既循《本草》之训,又证以现代科研,使千年茶道焕发新生。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5-8 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六茶配体论:以茶性合天人之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千年以降,已成"通仙之灵液"。陆羽《茶经》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然今之六类茶(绿、红、黄、青、白、黑)各禀天地之气,性味迥异,当以"体茶相合"为要。今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之理,析而论之。

一、绿茶:禀春木之气,合少阳之体
绿茶不发酵,最大程度保留鲜叶中茶多酚(含量达18%-36%),其抗氧化之效非虚。《本草拾遗》载"久食令人瘦",实因绿茶性寒凉,尤宜肝胆郁热、面赤舌红者。然脾胃虚寒之人饮之,反易伤阳,《本草纲目》特诫"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现代研究证其富含EGCG,确可清除自由基,然须择人而施。

二、红茶:得火土之性,应太阴之质
全发酵红茶,性温味甘,正合《饮膳正要》"温中和气"之旨。其茶黄素(Theaflavins)能暖胃护肠,尤宜脾阳不足、手足不温者。英伦下午茶佐奶糖,暗合"甘温补虚"之理。然阴虚火旺者多饮,恐助燥伤津,此即张仲景"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

三、青茶(乌龙):半发酵见中和,调升降之机
乌龙茶介于绿红之间,如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恰合《周易》"保合太和"之道。其特有凤凰单丛之香,能宣肺解郁;铁观音"七泡有余香",可醒脾化湿。现代研究其甲基化儿茶素(EGCG3"Me)抗过敏尤佳,实为气机不畅者的上选。

四、白茶:自然萎凋,合金水相生
白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陈化后茶性由凉转平,正应《寿亲养老书》"平补五脏"之说。其黄酮类物质随年份递增,对肺燥咽痛者最宜。新白茶性近绿茶而稍柔,老白茶则近黑茶而不燥,此即李时珍"升降浮沉则顺之"的用药智慧。

五、黄茶:闷黄工艺,成土德之厚
黄茶独特"闷黄"工艺,使其产生大量消化酶,《随息居饮食谱》称其"醒脾消食"。君山银针金镶玉,霍山黄芽栗香显,皆宜脾胃壅滞者。然其性略滞,痰湿重者当配陈皮同饮,此即徐灵胎"制药贵在佐使"之妙。

六、黑茶:后发酵见转化,应坎离既济
普洱熟茶、安化黑茶等,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普诺尔(Puerin),恰合《本草备要》"解油腻、去积滞"之效。其茶多糖降脂之功,已为现代医学证实。然需注意:新制黑茶性燥,当存五年以上,使"火气"退尽,方显"水火既济"之妙。

结语:
茶道即人道,六类茶如六经辨证,贵在"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今人饮茶,当效法苏东坡"且将新火试新茶"的雅趣,更需明辨体质:阳盛宜绿白,阴虚适红黄,气滞选青茶,湿重择黑茶。如此,方不负卢仝"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真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