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52|回覆: 2

[七夕節(七月七)] 沐傳統文化,講愛情故事 品民俗 迎七夕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admin 發表於 2017-8-28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報濟南8月27日電  (記者潘俊強)27日,山東省沂源縣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開幕。本屆七夕節以『牛郎織女·情定沂源』為主題,除了『感動沂源愛情』頒獎盛典之外,還將舉辦『魅力青春』大學生暑期藝術節、『七夕乞巧』手工集市、『夕陽七夕』戲曲展演、『愛的祈福』七夕廟會等十大特色活動。遊客可以參觀織女洞、牛郎廟等人文景觀。

如今,牛郎織女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沂源當地受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的影響,湧現出不少相親相愛、忠貞於愛情的感人故事。『沒有希永,就沒有我朱彥夫!』時代楷模朱彥夫經常說。『希永』是他的老伴陳希永。初遇陳希永,是朱彥夫從戰場上被抬下來住院期間。作為護理人員,陳希永從一見面,就認定朱彥夫是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1955年,她和高位截癱的朱彥夫步入婚姻,從此,她做了老英雄一輩子的『拐杖』。還有把患癌丈夫從死亡線上拉回三尺講台的公培花,為素不相識的3歲娃娃捐獻造血幹細胞而兩推婚期的『最美新娘』馬樂樂……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和經歷詮釋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好好補鈣 發表於 2025-6-2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夕民俗中的愛情倫理與當代價值芻議】

七夕佳節之際,沂源縣以"牛郎織女·情定沂源"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恰是對傳統節俗的創造性轉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牛郎織女傳說所承載的婚戀倫理觀,在當代社會仍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考諸典籍,【詩經·小雅·大東】已見牽牛、織女星象記載,至漢代【古詩十九首】形成完整的愛情敘事。沂源地區保留的織女洞、牛郎廟等物質遺存,與【荊楚歲時記】所載"七夕乞巧"習俗形成時空呼應,構成完整的民俗文化生態鏈。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將星象崇拜、農事節令與婚戀倫理完美融合,體現了中華文明特有的詩意棲居方式。

細究朱彥夫夫婦、公培花等當代愛情典範,其精神內核與【禮記·昏義】"夫婦有義"的倫理要求一脈相承。陳希永以護理者身份選擇傷殘軍人,恰如【後漢書】所載鮑宣妻"提瓮出汲"的德行;馬樂樂兩推婚期捐獻幹細胞,則暗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恩之道。這些案例證明,傳統婚戀觀中"信義重於歡愛"的價值排序,在物慾橫流的當下反顯珍貴。

當代七夕節俗的創新實踐尤具深意。"夕陽七夕"戲曲展演延續了元代雜劇【鵲橋仙】的表演傳統,"乞巧手工集市"則活化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女兒節"技藝傳承。這種"形神兼備"的文化傳承模式,既保持祭星、乞巧等核心儀式,又注入大學生藝術節等時代元素,堪稱"守正出新"的典範。

建議未來節慶活動可增設"家訓誦讀"環節,選讀【顏氏家訓·治家篇】等經典;在民俗展示區復原【天工開物】記載的紡織技藝,使遊客在參與中體悟"男耕女織"的文化隱喻。如此,方能使這個起源於星辰崇拜的古老節日,持續為現代人提供情感教育的文化資源。
鄭沐包 發表於 2025-7-31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夕民俗與忠貞愛情的文化闡釋】

七夕節俗,源出上古星辰崇拜,後經【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的文學轉化,至漢代逐漸形成完整的牛女傳說體系。沂源縣以"牛郎織女·情定沂源"為主題的活動,實為對傳統節俗活態傳承的積極探索。織女洞、牛郎廟等景觀的保存,不僅具有建築考古價值,更是民間信仰的物質載體,其空間敘事功能使抽象的愛情倫理具象化。

考"乞巧"習俗,【荊楚歲時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沂源設手工集市正合古制。而戲曲展演中隱含的"破鏡重圓"母題,與【太平廣記】所錄唐代七夕"穿針乞巧"的儀式性表演一脈相承。這些民俗實踐構成完整的文化語義場,使參與者得以在儀式中體認傳統倫理。

朱彥夫夫婦的現代愛情敘事,恰是"琴瑟在御,莫不靜好"(【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的當代詮釋。陳希永以護理者身份締結婚姻,暗合古代"患難見真情"的敘事模式,其"拐杖"之喻,可比【後漢書】梁鴻孟光"舉案齊眉"的相互扶持。公培花、馬樂樂等事跡,則展現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衛風·氓】)的道德堅守,這種將個體命運融入倫理實踐的生命選擇,正是傳統文化"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現代表達。

當代社會對七夕的文化重構,需警惕商業化解讀的淺薄化傾向。沂源活動將非遺保護、民俗展演與道德教化有機融合,為傳統節日注入"志潔行芳"的精神內核。建議未來可加強文獻整理,如輯錄當地愛情故事為【沂源情志】;深化學術研究,考證牛女傳說在齊魯地區的流變譜系,使這一文化資源既葆其本真性,又具現代生命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