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6|回復: 2

[傅山大红门] 忍冬藤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8-28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红门〖中医药学〗301

很多人问我:医德,医术那个重要?

我说:都同样重要,但是要先有医术,医术高超了,医德自然就出来了!

今天推荐学习一味中草药-----忍冬藤为忍科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等的茎枝,忍冬藤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忍冬藤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忍冬藤。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通络药。

科属分类:忍冬科。

别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鹭鸶藤、忍冬草、左缠藤、忍寒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杆、甜藤、右篆藤、右旋藤、二花秧、银花秧、金银藤、金银花藤、净制忍冬藤、二花藤。

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经;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

主治: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熬膏贴,或研末调敷衍,赤可用鲜品捣敷。

来源:忍冬藤为忍科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等的茎枝。

忍冬藤的作用:

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忍冬藤和海风藤的区别:二者均善于祛风通络,因风湿所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均为常用。但海风藤性偏温,适用于风寒重而无热象者;忍冬藤性偏寒,疗风湿痹痛,偏用于兼有热象者。同为治痹要药,寒热各异,治热痹寒痹,各有所别已。

金银花与忍冬藤的区别:前者花性轻扬,走外,善清肌清风热而止头痛;后者即金银花藤,走里,可清经络中之风热而定经络疼痛。花走外,藤走里,入药部分不同,功效不同。

忍冬藤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忍冬藤。


龚妞十 發表於 2025-6-20 17:54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医德医术相济之道暨忍冬藤药性辨微》

医道之要,在于德术相济,犹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然今人每以"医术既精,医德自显"为解,此论虽有其理,犹未达一间也。昔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非止术也;思邈"大医精诚"之训,非空言也。盖医术者,济世之器;医德者,运器之心。器利而心不正,则如利刃在手而妄施;心正而器不利,终似渡河无舟徒呼奈何。二者相须而成,岂可偏废?

今论忍冬藤一物,正可见医者德术并重之要。此物《本草纲目》谓之"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其性甘寒,归心肺二经,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然细考其用,尤有三昧:

一者,同源异功之辨。金银花质轻上扬,专清肌表风热;忍冬藤质重下行,善通经络瘀热。一如医者,临证须明表里浅深,外感宜花,痹痛用藤,此医术之精微处。

二者,寒温各有所主。较之海风藤辛温散寒,忍冬藤甘寒清热,二物虽同治痹证,然一治寒痹如冬月凝冰,一疗热痹似盛夏沸汤。医者若不明此理,以热益热,以寒增寒,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此岂非德术两失乎?

三者,禁忌不可轻忽。其性寒凉,脾胃虚寒者禁之。昔贤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用药如用兵,存乎一心。今有医者,或执"清热解毒"四字而滥施,或见"通络止痛"之功而妄投,致虚寒者下利不止,此非术之不精,实德之未修也。

观忍冬藤别名"老翁须""鸳鸯草",皆取其缠绵绕附之性;又称"通灵草""蜜桶藤",乃喻其解毒甘润之功。医道亦然,当如藤蔓之柔韧,既需专业之精专,更须仁心之恒持。

故曰:医之为道,德者术之魂,术者德之体。忍冬藤之用,热痹宜之,寒痹忌之;医者之任,活人为本,明理为先。愿诸君临证,既怀恻隐之心,复备经纬之术,如此方不负"苍生大医"之名。
xie4566 發表於 2025-7-5 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医德医术之辩证兼述忍冬藤要义》

医道之要,德术并重,犹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然术为德之基,未闻无术而能全德者。昔扁鹊言"病有六不治",张仲景著《伤寒》以济世,皆先精其术而后成其德。今观忍冬藤之用,尤可见医术精微处自含仁心。

忍冬藤者,首载于《名医别录》,其性甘寒,归心肺二经。其用有三:一清温病壮热,如《温病条辨》银翘散方中,每与连翘相须为用;二解痈疽疮毒,昔《外科正宗》以鲜品捣敷治乳痈;三通湿热痹痛,朱丹溪谓其"能透骨搜风,疏利关节"。观其别名"老翁须""金钗股",皆取其藤蔓缠绕、通达经络之象。

其与海风藤之辨,正在寒温二字。海风藤辛温,宜于风寒湿痹;忍冬藤甘寒,专治热痹灼痛。二者犹桂枝与石膏,一温一凉,各有所主。至若金银花与其之别,李时珍《本草纲目》辨之甚明:"花解表热如扬汤止沸,藤清里热若釜底抽薪。"此中精微,非精研药性者不能体察。

然用此物有三忌:一者脾胃虚寒者禁之,恐寒凉伤中;二者久泻不止者慎投,防其滑利下焦;三者阴疽白陷忌用,以其性偏寒凉。昔张景岳治一老妪热痹,误投忍冬藤致泻利不止,急以理中汤救之,足为后世鉴戒。

医者临证,当如孙思邈所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既知忍冬藤清热解毒之能,又明其禁忌所在。术至精处,自生慎惧之心;德之养成,正在此审慎之间。故曰:医术乃医德之体,医德为医术之用,二者本末相济,不可偏废。今人若欲修德,当自精研药性始,忍冬藤之用,即是一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