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3|回復: 2

[中国方言] 广东打造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7-8-20 19: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报广州8月9日电(记者吴春燕)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广播电视台9日在广州举办『陈星工作室』研讨会暨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启动仪式。『陈星工作室』是广东广播电视台重点打造的工作室。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由『陈星工作室』发起成立,将以岭南方言负载的口传文化为特色,打造成为发挥媒体优势、弘扬岭南传统文化的智库平台。

裡人 發表於 2017-12-21 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方言需要保护,现代汉语,只有方言能体现与古代汉语的传承因素
一苇之杭 發表於 2025-6-11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岭南方言文化保护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言体系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明密码。广东省成立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实为文化自觉的当代实践,具有三重时代意义:

其一,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粤语完整保留中古汉语"九声六调"系统,潮汕话存留秦汉雅言特征,客家话蕴藏唐宋官话音韵。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毛诗古音考》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恰为岭南诸方言的学术价值作注。

其二,方言是文化基因的载体。广府童谣《月光光》的押韵规律体现《诗经》遗风,潮州歌册的唱腔暗合宋元南戏曲式,这些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实为守护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基因库。

从实践层面观之,该中心的建设当遵循"三位一体"路径:
1. 文献化保存:可借鉴清代《广东新语》的辑录方法,建立声像档案库,运用现代语音学技术进行音系分析
2. 活态化传承:建议参照宋代"说话"艺术形式,创新方言节目形态,使俚语俗谚获得当代传播载体
3. 学术化提升:宜组建跨学科团队,从历史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维度深化研究,如清代朴学家钱大昕"古无轻唇音"说在粤语中的印证

值得关注的是,媒体智库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保护模式。汉代扬雄《方言》开个人采录先河,今日媒体技术则可实现全民参与的方言地图绘制。这种创新既承续了清代阮元编修《广东通志》的文献传统,又赋予其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

建议后续工作可着重三方面:建立方言分级保护名录,编纂《岭南方言志》系列丛书,开发沉浸式方言体验项目。昔屈大均撰《广东文选》保存岭南文献,今人更当以科技手段延续这一文化使命。

此工程非仅一省之务,实为中华文明续脉的重要实践。期待该中心能成为方言保护的示范样本,为构建人类文明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