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77|回復: 2

[考古發現] 神坛下的秘密·特奥蒂瓦坎的考古发现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8-11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特奥蒂瓦坎雄踞于今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海拔2300米的墨西哥高地中部,向世人展示着墨西哥古代文明全盛期的壮丽辉煌。这一宏伟的城市以“亡灵大道”为南北轴线,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三座神坛为核心,环绕着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约始建于公元前100年,持续建设至大约公元450年,主要建筑在公元550年前后被焚毁。在公元2—6世纪的鼎盛时期,人口约10万至15万,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是美洲最大的城市,与前古典期末段和古典期早段的玛雅文明东西对峙,共同开创了中美洲文明最灿烂的时代。


2b3d715940da8778543a0c408511fa3d.png

1988-1989年对羽蛇神金字塔的发掘中发现的佩戴人下颌骨项链的人牲

特奥蒂瓦坎遗址的考古工作17世纪就已经开始,19世纪有小规模的发掘。20世纪前半叶,在遗址不同部位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包括对太阳金字塔的清理和修复。1960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启动对整个遗址的发掘和修复规划,对月亮金字塔进行了发掘;1980至1982年,又开始对羽蛇神金字塔的系统发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1988年参与进来,后来成为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在1988—1989年对羽蛇神金字塔的发掘中发现了137具人牲和丰厚的祭品;至20世纪90年代,对遗址建筑布局和结构的研究也表明,整个城市以古代中美洲的宇宙观为核心,经过构思宏大的严密规划:亡灵大道这条中轴线的方向为北偏东15.5°,指向北方圣山;如果从太阳金字塔顶端引一条与大道垂直的东西向轴线,其西端正是每年的8月12日和4月29日的日落点,而8月12日至次年4月29日的时间是260天,正好是一个祭祀周期年。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强大的政权才能设计规划和组织建设如此宏伟又神圣的城市。但是,因为没有发现玛雅文明那样的完备的文字系统和记录王者功业的纪念碑,特奥蒂瓦坎统治者的面目一直模糊不清,其社会政治结构也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为此,自上世纪末开始,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开始了对三大核心金字塔更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持续至今,屡获重大发现。


7d421427d679242648abf843ef602a80.png

太阳金字塔内出土的绿玉面具

1998年至2004年的工作集中在月亮金字塔。经过科技手段探测、精密仪器测量和考古发掘,确认该金字塔经历了七个建筑时期。第一期金字塔大概建造于公元100年,规模很小,在公元150年和200年略经扩建,形成第二和第三期金字塔,均被覆盖在现存金字塔南部的台基下。公元200年至250年间,经过了第一次大规模扩建,体积增加数倍,形成第四期金字塔,公元300年左右略加修缮,形成第五期金字塔。公元350年,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扩建,形成第六期金字塔,公元400年以后再经修缮,终于形成现存的规模,长150米、宽120米、高46米。


b11596147bddb41d00e8afec52f9c209.png

月亮金字塔下6号墓的10具被砍去头骨的人牲示意图

2010年,考古人员发现了月亮金字塔内的隧道和其连通的五座有人牲、动物牺牲和丰富随葬品的墓葬。其中6号墓位于第四期金字塔内,是迄今特奥蒂瓦坎遗址内发现的最复杂的墓葬。其墓室大体呈方形,北边中部堆聚着12具肢体扭曲、明显被绑缚的人体遗骸。东南角的两具遗骸头颅尚存,身上缠绕着大量装饰品,背部有可能用于血祭仪式的10厘米长的玉针,标明了其贵族身份;其余10具遗骸的头颅均已被砍去,肢体堆积在一起,没有任何随葬品。两具贵族遗骸北侧的人体遗骸上,摆放了18件燧石器,包括9件蛇形器和9件蛇形刻刀,其中16件两两一组,呈由中心向八方辐射状摆放,另两件居中。燧石器上还摆放了一件佩戴串珠项链的精致玉人。此组器物可能与宇宙观和天文观测有关。墓室的四角、四边中部和中部偏北一具贵族遗骸的上面摆放着9组动物遗骸,共计50多具,可辨识的种类有13只美洲虎和美洲狮、18只鹰、10只狼和多条响尾蛇等。哈佛大学动物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些美洲最凶猛的动物有些是野生的,有些是被豢养的,以备祭祀之用。此外,还发现有贝壳、陶器、绿玉制品和有机物残留。墓室的中部未放置任何物品,可能是举行仪式的地方。考古学家推测,此墓葬是举行金字塔奠基礼的场所,奠基仪式包括杀死人牲和动物牺牲以及与天文观测有关的内容,这在特奥蒂瓦坎的壁画上也有生动表现。


0fd6c5879bc895ad02a00d879c725907.png

月亮金字塔下6号墓的蛇形刻刀

300915ec152d95d4ec81da7250c0a4c2.png

月亮金字塔下6号墓的燧石蛇形器

对最为宏大的太阳金字塔的发掘工作也于2006年全面展开,一直持续至今。最新发现表明,这座金字塔的建筑至少经过了三个阶段,先是有一个较小的建筑,再形成一个边长约215米的大型金字塔,最后经扩建形成现存的规模,边长约223.5米、高71.2米,其比值约等于圆周率。此金字塔内埋藏着什么秘密一直是考古学家热切关心的问题。1971年,曾经在金字塔西面底部偶然发现一个洞穴的入口,但被认为是自然洞穴重新封堵起来。综合新的资料,考古学家发现这个洞穴实际是人工开凿的,长达90多米,通向金字塔中心附近6米深的地下。2010年,考古学家开始对洞穴进行发掘,除了从入口处清理外,还利用1933年为探究金字塔内部结构开凿的东西贯通的隧道在靠近中心的位置向此洞穴挖进。目前已发现七处类似墓葬的遗迹,出土有陶器、绿玉人像和绿玉人面具等重要遗物。虽然发掘显示,这一洞穴几经盗掘扰乱,最精美的遗物已荡然无存,但考古学家仍然相信,这里曾是特奥蒂瓦坎最重要的王室墓葬所在。


bfff28632abd71f7ce87ca4d30306913.png

月亮金字塔下6号墓的玉人

20世纪80年代末即有重要发现的羽蛇神金字塔的工作也已经重新开展。2003年,发现该金字塔下有地下通道。经过周密的筹备,2010年,对此地下通道的发掘和探测全面展开。通道的入口在金字塔西侧,边长近5米,深入地下14米。雷达探测显示,此通道向东延伸约100米,尽头是在基岩上开凿的屋室。其始建年代尚难确定,但在公元200至250年就已经被封填。对入口的发掘已经出土了6万件遗物,其中包括数千件贝壳、产自危地马拉的玉石、蛇纹石、板岩和燧石制作的小饰品,推测是封填入口时被投入的。技术专家使用机械探测仪器由入口向通道内探测了37米,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为进一步的发掘做准备。考古学家们相信,通道尽头的屋室内可能埋葬着特奥蒂瓦坎最重要的王者,他们都期待着特奥蒂瓦坎考古史上最重大的发现。


ca10ea089dec401faa0ca79dea78e4d9.png

月亮金字塔下6号墓平面图

近年来最新揭示的特奥蒂瓦坎三座神坛下的秘密深化了学术界对该城市性质的认识,将有助于揭开这一伟大城市统治者的神秘面纱。特奥蒂瓦坎是否为一个强大帝国的都城?这一帝国是否征服过玛雅文明的核心地区?相信这些困扰学术界已久的重大问题也将会有比较可靠的答案。


( 作者:乔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7月23日15版,图片为作者提供)


一席事 發表於 2025-6-29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特奥蒂瓦坎文明考略:神坛建构与权力象征刍议》

特奥蒂瓦坎遗址所呈现的文明图景,实为中美洲古典期文明之典范。其以三座神坛为核心的空间布局,非徒建筑之奇观,实乃宇宙观之物质投射。考其方位设计,亡灵大道北偏东155°之轴线,暗合中美洲"四方五极"宇宙模型,与玛雅文明《波波尔乌》所述"世界树"意象异曲同工。太阳金字塔东西轴线所对应的260天周期,更印证了中美洲神圣历法(Tonalpohualli)的时空观照。

考古所见人牲制度尤值深究。1988年羽蛇神金字塔出土的137具人牲,其佩戴人下颌骨项链之现象,当为"特斯卡特利波卡"崇拜之实证。《阿兹特克抄本》有载,下颌骨乃战神赐予勇士之圣物,此或表明特奥蒂瓦坎已形成体系化的战争祭祀制度。比较玛雅文明"圣球仪式"与阿兹特克"新火典礼",可见中美洲人牲文化虽地域有别,然其"以血饲日"的宇宙维系观念实为共相。

就建筑技术而论,太阳金字塔230万立方米的土石工程量,需日均2000劳力持续工作三十年方可竣工。此等组织能力,暗示当时已存在高度集中的神权政体。然其统治者形象之缺失,恰成学界聚讼之焦点。余以为此或反映特奥蒂瓦坎独特的"去个人化"统治模式——相较于玛雅碑铭中的君主叙事,该文明更强调集体神权统治,此点从其陶器纹饰中反复出现的"羽蛇-雨神"复合意象可得佐证。

近世考古新发现尤具启发性。激光雷达测绘揭示的地下隧道系统,与纳瓦特尔语史料所述"米克特兰"(冥界)通道若合符节。2015年水银池的发现,更与《托尔特克-奇奇梅卡编年史》中"神之血"的记载相印证。凡此种种,皆表明特奥蒂瓦坎实为连接奥尔梅克与阿兹特克文明的关键节点。

要之,特奥蒂瓦坎之伟大,不仅在于其规模之宏阔,更在于其将天文历法、宗教信仰、政治权力熔铸为浑然一体的空间文本。未来研究当着力破解其无文字之谜,或可借鉴玛雅象形文字破译之法,对其现存图像符号作系统性解读。如此,方得窥见中美洲文明演进之全豹。
史向 發表於 2025-7-7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特奥蒂瓦坎文明考略:神坛、人牲与未解之谜》

墨西哥高原上的特奥蒂瓦坎遗址,实乃中美洲文明研究之圭臬。其城市规划之精妙,建筑规模之宏大,祭祀体系之完备,足证其为前哥伦布时期美洲大陆最成熟的文明形态之一。今就考古发现与文献研究所得,略陈管见。

一、城市规划与天文历法之关系
遗址以亡灵大道为中轴,北偏东155度的走向暗合天文历法之精微。考《玛雅编年史》与《波旁尼克抄本》可知,中美洲文明素来重视260天的神圣周期(Tzolk'in)。太阳金字塔轴线与8月12日、4月29日日落点重合,恰合农事周期与祭祀历法。此等设计,非精通天文数学者不能为,较之殷商"以火纪时"之法,其精密程度实有过之。

二、人牲制度的文化内涵
1989年羽蛇神金字塔出土的137具人牲,尤以佩戴下颌骨项链者为要。此俗可与《周礼·春官》所载"以牲祭天"相参证。考古人类学家Claude Lévi-Strauss曾言:"人牲乃沟通人神之媒介。"特奥蒂瓦坎人牲多呈捆绑跪姿,与殷墟祭祀坑所见颇为相似,反映古代文明对生命轮回的共同认知。

三、权力结构的未解之谜
遗址未见如玛雅碑铭般的王权记载,此现象值得深究。或如张光直先生所言:"中美洲文明可能存在'去个人化'的神权政治。"近年激光雷达测绘显示,地下存在复杂隧道系统,或为祭司通神之所。参照《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的记载,或可推测其政权结构更近于祭司集团集体执政。

四、比较文明学视角
特奥蒂瓦坎与玛雅文明虽同期并存,然建筑风格迥异。前者追求几何对称,后者崇尚自然融合。恰如中原礼制建筑与楚地巫觋文化之别。美国考古学家George Cowgill指出:"特奥蒂瓦坎的标准化建筑模数,反映高度集权的社会组织。"此说与《考工记》"匠人营国"之制可相发明。

今之考古,已由器物层面转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墨西哥国立人类学研究所运用μ子断层扫描技术探查金字塔内部结构,美国团队通过锶同位素分析人牲来源。这些新方法,正逐步揭开"没有国王的文明"之谜底。然要完全破译特奥蒂瓦坎的政治密码,尚待更多文字材料的发现与研究。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