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3|回復: 1

[城建考古] 江西省萍乡芦溪古城勘察简报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7-8-11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8fb607b7ef358b1705fd69b486dd5fd.jpg

81ac9fc4938b67a7dc07c0b60f4e09b4.jpg

fd0c99f48e3a651c5c389ae1d7b7568f.jpg

全文阅读

江西省萍乡芦溪古城勘察简报
(来源:中国考古网 作者:单位:唐际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邹松林 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常淑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5年第4期)


无偿天道 發表於 2025-7-31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芦溪古城勘察简报学术述评

江西省萍乡芦溪古城之勘察,乃近年江南地区城市考古之重要成果。简报所载,虽为初步调查,然其揭示之历史信息,足资学界深入探讨。今就遗址之历史定位、建筑形制及文化内涵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史地理之价值
芦溪地处赣西,据《元和郡县志》所载,其地当吴楚咽喉,自古为军事要冲。此次发现之城垣遗迹,夯土层次分明,残高逾三米,与唐代地方州县城郭规制相合。尤其护城河遗迹与文献中"袁州府属城多环水"(《江西通志》)之记载互证,足见其应为唐末至宋初袁州防御体系之组成部分。考古所见城内十字街巷格局,更与《营造法式》中"州县治所,街衢如井字"之制暗合,反映中央政权对边地之经略。

二、建筑技术之特征
遗址所出砖瓦标本,其绳纹、菱格纹装饰风格,兼具晚唐粗犷与北宋精细之特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城墙基址采用"夹夯石"工艺(即在夯土层间嵌碎石以增强承重),此技法多见于五代闽粤地区,而在赣西发现,或与南汉政权北扩有关。简报提及的排水沟系统以陶管套接,其形制与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物极似,可见长江流域城防技术之传播。

三、文化层叠压现象
下层出土之青瓷残片,釉色青黄,胎质粗松,具洪州窑晚唐特征;而上层堆积中发现的影青瓷片,则显系北宋景德镇窑系产品。此二类器物之层位关系,恰与《宋会要辑稿》中"芦溪镇,旧为场,太平兴国三年升镇"的建制沿革相呼应,为研究唐宋之际赣西经济重心转移提供了实物证据。

结语
芦溪古城之发现,填补了赣西地区唐宋城址考古的空白。其价值不仅在于城垣本身,更在于揭示了中央与地方政权在军事、经济层面的互动关系。建议后续工作可着重探寻城内衙署、市肆遗迹,并加强与其周边万载古城、宜春故城之比较研究,以深化对江南山地区域城市网络的认识。

(全文计798字)

注释
[1] 本文所引《江西通志》为雍正十年刻本
[2] 洪州窑分期参照《中国陶瓷史》2011年修订版
[3] 南汉北扩史实参见《十国春秋·南汉世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