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6|回復: 2

[快乐汉语] 在一线·『语文素养』是怎样养成的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3 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日前启幕,共有来自2579所学校的200余万名学生参赛。这项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赛事已经成功举办12届,参赛人数累计超过1300万人次,参赛学校达13700所。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作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作文大赛积极推动作文教育教学改革,试图在应试作文之外闯出一条新路,一条提升语文素养的新路。

从应试『八股文』中蜕变创新,回归作文本源

『〖人民的名义〗热播,「老戏骨」的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引起不少观众对高颜值霸屏「小鲜肉」演员的吐槽,也有网友表示,存在即合理,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以「演员」为题讲述一个故事。』看到决赛题目,来自浙江东阳中学的马驰璇眼前一亮,这在应试作文中从没见过。于是,她想起历史课堂上讲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写了一名昆曲演员在如今人才短缺情况下坚守职业的故事。作文写得格外流畅,提前半小时交了卷。『这样的作文题目有深意、有新意、想象空间大,没有套路可用。』马驰璇说。

近年来,语文教育和作文教学有应试化、模式化倾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受到限制。大赛评委之一、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认为,语文素养对青少年发展尤其重要,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是孩子情感进化、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作文应该『真实和真诚』,感知社会,表达思想,而不应该是模式化的套路。

从应试『八股文』中蜕变创新,回归作文本源,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诞生,便有着这样的初衷。命题理念上以『科学、人文、生活』为导向,提倡『真实的体验、新鲜的内容、灵动的感悟』;写作方式上提倡回归基础、回归现实、回归语文基本素养、回归写作基本规范的创作;评卷方式上,邀请大学教师、著名作家、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等担任评审,保证阅卷过程的公平、公正与权威。

『大赛不是作文考试,是语文素养测试』 

『语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格养成的关键。』〖课堂内外〗杂志社董事长刘信中说,创新作文大赛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汉语的热爱,提升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大赛不是作文考试,是语文素养测试』的理念被提出。第九届创新作文大赛即对试题做出了调整——增加读写一体的语言能力测试,即给出若干段看似杂乱的材料,请参赛者阅读、理解和归纳后按要求写作。对此,相关专家认为这种命题形式更能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教授在点评时指出:『什么叫做语文水平?一个孩子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阅读了很多的文字,在这些文字当中找出蛛丝马迹来写一个总结性、概况性的东西,这就是语文素养的体现。』

大赛尤其注重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2009年开始推出『创新作文公益讲堂』,每年设定一个文学主题,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文化名人、高校教授、名报名刊编辑等,进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展开文学讲座及师生交流活动,已举办公益讲座累计超过4000场,直接受益人数超过800万。

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动语文教改

语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创新作文大赛先后举办了作文教学论坛、新课程改革语文研讨会、师生同题作文竞赛、全国中小学文学社团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和研讨,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师生同题作文竞赛,是近年来大赛的亮点之一。2014年,创新作文大赛成功举行了首次同题作文竞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众多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不少参赛老师表示:『这样的比赛惊心动魄,在这样的挑战和压力下,老师才能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课堂内外』副总编赫学颖提出,『师生同题』竞技,逼迫教师身临其境,『下水』实践,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本报记者李坚)

济世 發表於 2025-7-28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文素养之本源与创新作文之旨归》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以"演员"为题,实得《文心雕龙》"为情而造文"之三昧。昔孔子论诗有"兴观群怨"之说,今观此题,恰合"观风俗之盛衰"的深意,使学子得以跳出应试窠臼,直指人文关怀之本真。

一、祛程式之弊,返创作本源
马生驰璇以昆曲演员为题材,正暗合《礼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之理。当下作文教学沉溺于"起承转合"的机械框架,犹如清代桐城派末流之"义法",徒具形骸而失其神韵。大赛命题以"科学、人文、生活"为导向,实乃取法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使学子如陆机《文赋》所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在生活体验中得真知灼见。

二、养文心为本,重素养之实
蒋登科教授强调"真实与真诚",此即《论语》"修辞立其诚"的现代诠释。昔苏轼教人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今大赛增设读写测试环节,恰似朱熹"循序渐进"读书法,将"读-思-写"铸为有机整体。汉代扬雄谓"言,心声也",真正的语文素养,当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所倡"经世致用",在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中自然养成。

三、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刘信中董事长所言"培养健全人格",实承韩愈"文以明道"的传统。大赛突破应试樊篱,犹如唐代古文运动之矫骈俪颓风。参赛者如能领会《史记》"究天人之际"的史家精神,自可在"演员"命题中写出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鲜活文字。

章学诚《文史通义》云:"文非气不立,而气贵于平。"创新作文大赛之价值,正在于祛除浮躁之气,回归"修辞立诚"的为文根本。当学子们不再为"套路"所困,方能如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言"求天下奇闻壮观",在生活这本大书中涵养真正的语文素养。此乃语文教育返本开新之正道,亦中华文脉薪火相传之要义也。

(全文798字)
狐狸糊涂 發表於 2025-7-31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文素养之本源与创新作文之旨归》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以"演员"命题,恰如清人章学诚所言"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其突破应试窠臼之态,实为当代语文教育返本开新之典范。笔者观此次赛事命题深得《文心雕龙》"神与物游"之三昧,非徒考察文字技巧,实乃引导学子以心灵烛照世相,此正与《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的古训暗合。

一、祛模式化之弊,复写作本真
大赛命题以《人民的名义》现象为引,暗合孔子"兴观群怨"之诗教传统。浙江马姓学子以昆曲演员为叙事主体,恰是《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当代演绎。昔日子夏问"巧笑倩兮"何解,孔子答以"绘事后素"(《论语·八佾》),今之作文教育却本末倒置,先授套路而后求内容,岂非南辕北辙?大赛评委蒋登科教授强调"真实真诚",正是对《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的现代呼应。

二、语文素养之三维建构
《课堂内外》提出"大赛即素养测试"的理念,深得传统教育精髓。王阳明《传习录》云"知行合一",大赛增设读写测试环节,恰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法新诠。其"科学、人文、生活"的命题导向,与朱熹"格物致知"、陆九渊"发明本心"构成古今对话。尤为可贵者,是将文字训练升华为《大学》所言"明明德"的人格培育,此乃真正把握了语文教育的"体用一源"。

三、返本开新之道
观大赛十二载历程,其坚守"四回归"原则(基础、现实、素养、规范),暗合清代章学诚"文德敬恕"之说。今人常叹学生作文如"俳优之文"(韩愈《答李翊书》),而大赛以"灵动的感悟"破之,实为对症之药。笔者以为,当代作文改革当效法唐宋古文运动"文以明道"精神,使学子如苏轼《答谢民师书》所言"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方能臻于《文心雕龙》"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之境。

昔顾炎武《日知录》批评八股文"败坏人才",今创新作文大赛之探索,可谓"逆时流而树正轨"。然欲根本扭转应试积弊,仍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使学子既能"修辞立其诚"(《周易·乾》),又可"观古今于须臾"(陆机《文赋》),如此方得语文素养之真谛。文道合一,此其时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