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320|回覆: 1

[醫藥臨床] 活血化瘀治療不孕症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6-17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反覆流產,而且找不到男女雙方原因,這類患者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的發展趨勢。孕婦自覺身體無特殊不適,如無腰酸乏力、腹痛下墜脾腎虛等表現,多在40~50天無任何原因,出現出血症狀,B超顯示沒有胎心。用傳統保胎法,如補腎健脾或補益氣血等,往往無效。患者承受很大心理壓力,想懷孕又不敢。

經過臨床實踐思考,我認為此類病患發病原因:環境污染、食品污染,或年少輕易流產或不潔性生活等,導致子宮有瘀滯不適於胚胎生存。

筆者自擬一套治療方案:孕前3個月在經期用少腹逐瘀湯加味,一旦懷孕就開始保胎,一般用藥到懷孕3個月。孕期保胎加養血活血藥三七為必用藥。與傳統保胎方法相比較,一般慎用活血化瘀藥,但此類保胎則與此相反。清掃子宮,為胚胎創造好的生存環境。使用上述治療方案,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介紹一個典型案例。

李某,女,32歲,結婚5年不育,曾流產4次,除第一次不願懷孕主動人流外,其他3次均於孕40天左右出現少許褐色分泌物,到50天B超檢測無胎心,選擇清宮。後兩次都曾在孕早期,使用補氣血補肝腎中藥,及西藥黃體酮等保胎治療。且在孕期非常注意保養,基本採取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同房等,仍沒避免流產的結局。

刻下症見,除月經量較少外,小腹微涼,身體無明顯不適,舌淡胖,脈弦細,臍下拒壓。處方:小茴香15克,延胡索10克,沒藥10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炮姜10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蒲黃15克,五靈脂10克,三棱10克,莪朮10克,大黃6克。5劑,水煎服,日1劑。月經期服用。

第二個月經周期,因臍下壓痛已不明顯,上方去大黃。

第三個月經周期用藥同第二個月經周期。用後經量略增,排出一些黑色血塊,小腹較前暖和。

第四個月經周期,病人準備懷孕,自測基礎體溫。在患者排卵後開始服藥,處方組成如下:柴胡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巴戟天15克,菟絲子15克,乾薑10克,肉桂10克,砂仁6克,川斷15克。水煎服,日1劑。服藥12劑後月經來潮。經期服5劑大溫經湯(歸芎芍草人參桂,吳丹膠半麥門冬)原方。

第五個月經周期排卵後,繼續服前方10劑,1周服5劑,基礎體溫升高18天,尿檢妊娩陽性。處方:六君子湯加砂仁10克,菟絲子30克,桑寄生30克,乾薑10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三七粉3克(沖服)。5劑,水煎服,日1劑。

上方加減連服15劑後,B超提示有胎心。繼續用前方,根據症狀加減藥物,但三七一直使用。3個月B超提示胎兒發育正常,停藥觀察。孕7個月時因感冒引起咳嗽,除服3劑杏蘇散加減方外,沒有再服其他任何藥物。足月產一正常男嬰。

討論

1.用活血化瘀藥物治療不孕症思路主要來源於名醫祝諶予治療免疫性不育的促孕基本方(木香、當歸、益母草、赤芍、川芎等),及現代醫學用阿司匹林保胎(抑制臍帶血栓形成)。筆者用三七補血、活血代替阿司匹林。

2.少腹逐瘀湯被王清任稱為種子第一方,用來作為主方應該可以當此重任。大溫經湯經期服亦是治療不孕症的經驗用法。

3.3個月清掃子宮瘀滯,不必過分拘泥3次。保胎藥一定在排卵後就開始使用,因為病人出現出血症狀時,往往已經有了問題,用藥已經來不及。

4.用此法成功的病例不是很多,希望同道能多多實踐,批評指正,以改進提高療效。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龍盆沅 發表於 2025-6-28 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活血化瘀法在不明原因反覆流產中的辨治思路】
(按:本文依【內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結合臨床案例,闡發瘀血致胎元不固之病機及治法。)

一、病機探賾
【醫林改錯】云:『子宮內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長,其內無容身之地。』今臨床所見無顯證之反覆流產,多屬『微觀血瘀』之候。蓋因現代生活環境變遷,濁毒內蘊(如食品添加劑、環境荷爾蒙),或年少墮胎損傷沖任,致胞宮絡脈瘀滯。瘀血內阻則新血不生,胎失所養;瘀濁膠結更礙胚胎着床,恰似鹽鹼之地難育嘉禾。此證雖無典型瘀血徵象,然臍下拒壓、經色暗黑、小腹涼麻,皆屬『血瘀胞宮』之象,當以『望微獨見』之眼參詳。

二、治法鈎玄
1. 分期論治:
經期盪瘀:取少腹逐瘀湯為底方,佐三棱、莪朮破血消症,尤妙在大黃『推陳致新』,仿【金匱】下瘀血湯之意。然瘀去六七即當去大黃,防傷正氣。
平期調周:排卵後轉用溫養沖任法(如案例中巴戟、菟絲子配逍遙散),暗合『治血先治氣』之則,佐砂仁醒脾,防滋補礙瘀。
孕後安胎:六君子湯培土生金,更以三七『止血而不留瘀』,實得【本草綱目】『能治一切血病』之三昧。此即『寓通於補』之妙用。

三、方藥析微
案例中經期方含三重法度:
小茴香、炮姜溫經通絡,取『血得溫則行』之義;
失笑散(蒲黃、五靈脂)合延胡索、沒藥,乃『通則不痛』之典範;
當歸、川芎佐赤芍,暗含佛手散活血養胎之巧思。
至若孕後投三七,誠如張錫純所言:『化瘀血而不傷新血,允為理血妙品。』其用量3克沖服,恰合『少火生氣』之度。

四、臨證啟悟
1. 此證當與『腎虛胎漏』鑑別:後者多見腰酸膝軟、脈沉弱,而瘀血型往往脈見弦澀、臍周按之硬滿。
2. 現代研究佐證:動物實驗顯示,活血化瘀藥能改善子宮內膜血流灌注,此與中醫『祛瘀生新』理論不謀而合。
3. 調護要點:囑患者經期忌食生冷,配合艾灸關元以助藥力;受孕後當適度活動,過臥反致氣滯血瘀。

結語
葉天士言:『胎前病,每多瘀滯。』治此類隱源性流產,當突破『胎前宜涼』之陳規,把握『有故無殞』原則。然活血力度須如持秤,務在『衰其大半而止』。學者當參酌本例分期用藥之章法,以脈證為憑,庶幾可免『虛虛實實』之弊。

(全文計798字)
陶外 發表於 2025-7-10 11:32 | 顯示全部樓層
【活血化瘀法治療不明原因反覆流產之臨證思辨】

(按:本文依【黃帝內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參【醫林改錯】逐瘀諸法,結合現代臨床新態而論)

一、病機新探
此類"不明原因胎墮"之證,實為"胞宮瘀濁"之候。【血證論】云:"瘀血在里則口渴,瘀血在胞則胎墮。"今人飲食不節、環境濁毒浸淫,更兼年少不慎墮胎,致離經之血蓄積胞絡,形成"血瘀-胎萎"惡性循環。瘀血內阻,新血難養胎元,縱投補益之品,猶若膏腴施於石田。

二、治法精要
1. 分期論治:經期借天癸至而順勢逐瘀,方取少腹逐瘀湯化裁。王清任謂:"此方治小腹積塊疼痛,或有積塊不疼痛。"更入三棱、莪朮者,取【婦人良方】"峻藥緩攻"之意。
2. 孕後調養:以六君子湯培土載胎,佐三七粉活血止血,暗合【丹溪心法】"黃芩白朮乃安胎聖藥"之妙。三七一味,既除胞絡殘瘀,又防離經妄行,實具"通補奇經"之能。

三、醫案評騭
觀李氏案中,首診臍下拒壓、脈弦細,正是【金匱要略】"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之明證。用藥層層遞進:
1. 經期峻劑:以茴香、炮姜溫通為君,佐大黃"推陳致新",符合【神農本草經】"下瘀血,血閉"之訓。
2. 孕前調理:取逍遙散疏肝健脾,合景岳毓麟珠法溫養沖任,尤妙在砂仁醒脾安胎,深得【本草備要】"和胃醒脾,快氣調中"之旨。
3. 既孕之後:六君子湯加桑寄生、菟絲子,乃取【醫學衷中參西錄】壽胎丸意,而三七粉之用,實發前人所未發。

四、臨證心悟
1. 現代致病因素:環境毒素累積於胞宮,類同【諸病源候論】"風冷邪氣客於胞內",然其性更兼濁毒,非單純溫散可解。
2. 治療誤區警示:見胎即補恐犯"實實之戒",當遵【內經】"有故無殞"原則。本案成功關鍵,正在於孕前"澄源"與孕後"固本"的時序把握。

(結語)此證治療猶如園丁育苗,非獨澆灌施肥,更需先耘土除莠。然活血之法猶如持刃剖卵,須謹守"衰其大半而止"的古訓,尤當配合現代監測手段,方保萬全。學者當於"逐瘀不傷正,安胎不滯邪"間尋求微妙平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