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2|回復: 1

[汉语词典] 语文信箱·『息』跟『熄』用法的不同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7-6-8 1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杜老师:

某媒体中说:『就是这些因素支撑着中国当下的散文创作,并成为其中的那颗跳动不熄的心脏。』请问,其中的『不熄』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吉林读者 武相杉

武相杉读者:

上述句子中『跳动不熄的心脏』的意思是『不停止跳动的心脏』,表示这个意思宜用『不息』。『息』有『停止』的意思。例如:

(1)在创业的道路上,只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2)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他的座右铭。

(3)敌人忽然发现向西开进的游击队偃旗息鼓,没了踪影,有点摸不着头脑。

(4)您先息怒,听我跟您说说事情的缘由。

(5)几十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纷争,一直没有止息。

而『熄』表示『熄灭』,也就是停止燃烧的意思。例如:

(6)在人们的奋力扑打下,火势已熄,这片森林得救了。

(7)火炬已熄,但体育场上欢乐的人群依然有说有笑,久久没有散去。

(8)屋子里的烛火熄了,人们睡了。

(9)天晚了,火盆里的炭火熄了。

(10)这栋楼房的大火来势凶猛,几辆消防车浇不熄。这时忽然下起瓢泼大雨,大火很快熄灭了。

另外,『关灯』也可以说『熄灯』。例如:『现在已经是晚上11时了,同学们熄灯睡觉吧。』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息』跟『熄』的意思是不同的。因此『那颗跳动不熄的心脏』宜写成『那颗跳动不息的心脏』。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张启功 發表於 2017-7-5 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说文】喘也。【增韵】一呼一吸为一息。 又大声叹曰太息。【战国策】闵王太息。【注】长出气也。【前汉·高帝纪】喟然太息。【师古注】太息之大也。又累气曰累息。【后汉·任延传】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礼·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注】息犹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辞。

:【说文】畜火也。 又【说文】一曰灭火。【孟子】安居而天下熄。

心跳不息,即心跳不止;若是心跳不熄,则不知其意矣。

cl15816 發表於 2025-4-30 03:3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息""熄"之辨——答武相杉读者问》

武君垂询甚善。今就"息""熄"二字之辨,详陈于下:

一、字源本义考
"息"字从自从心,《说文》云:"喘也。"段注:"引申为休息之称。"其本义指呼吸,后引申为"停止"之意。《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息"即作"止"解,乃经典用例。"熄"字从火息声,《说文》:"畜火也。"本义指火种延续,后转指"灭火"。《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中"熄"字,已见熄灭义之端倪。

二、语义演变析
"息"之"停止"义,涵盖范围甚广。既可指具体动作之停(如"息肩""息驾"),亦可指抽象状态之止(如"叹息""息争")。其构词能力极强,如"息怒""息兵""息讼"等,皆取"停止"之意。而"熄"之使用范围较窄,专指火灭。《玉篇》明言:"熄,灭火也。"虽偶见"熄鼓"之类用法,实为"息"之通假,非其本分。

三、现代用法辨
今人用"不息",多取"不止"之义。如"川流不息""生生不息",皆表持续不断之态。而"不熄"必与火相关,如"灯火不熄""烈焰不熄"。杜老师所举诸例甚当,尤以"自强不息"与"炭火熄了"二例,最能彰显二字畛域。

四、误用溯源
文中"跳动不熄"之误,盖因二字同音且"熄"字从"息"得声所致。然细究之,"心脏跳动"与"火焰燃烧"本属不同范畴。心之跳动当用"息",取《诗经》"悠悠我思,曷云能息"之遗意;火之燃烧方用"熄",承《左传》"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熄"之余绪。

五、结语
昔戴东原言:"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字词之用,关乎义理之明。建议今后凡表"不止"义者用"息",表"灭火"义者用"熄",则文从字顺,理得义安。若"跳动不息"之类,方合古人用字之旨。

国学后学 谨识
甲辰年仲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