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1|回覆: 2

[醫藥臨床] 熊繼柏談中醫治病優勢(上)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1-21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整體觀念指導下的辨證論治

所謂整體觀念,是指中醫非常重視人體自身的統一性、完整性,把人的生命活動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活動,同時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繫。這種對人體內環境與自然界外環境的統一性及機體自身的統一性的認識,便是中醫的整體觀念。

所謂辨證論治,就是運用望、聞、問、切的診察方法,全面了解病人的臨床表現,抓住病人的主病主症,進行綜合分析。運用中醫理論法則,辨別病變的部位和病變的性質,然後針對性地確定治法,選定主方,然後遣用藥物。辨證施治的過程展現了一個完整的理、法、方、藥系統。中醫治病絕不是見頭治頭,見足醫足,更不是依據西醫的檢驗單結果去開處方,必須強調辨證施治、隨證治之。

    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用以指導臨證實踐

中醫學的理論知識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升華、總結出的理論知識,總括起來為十大學說,即陰陽五行學說、髒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病證學說、診法學說、治療學說、針刺學說、養生學說、運氣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運用陰陽五行的法則概括自然界一切事物,並取象比類去探討、分析、歸納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進而指導診斷和治療。它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和樸素的系統論。

陰陽是事物與現象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陰陽學說,是古代哲學思想的體現。中醫學認識自然,認識人體生理、病理,指導診斷與治療,都是以陰陽法則為綱。它屬於古代樸素的辯證法。

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為代表,說明一切事物的屬性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中醫學認識人體臟腑組織關係,認識疾病傳變規律,指導治療法則,都離不開五行學說。它屬於古代樸素的系統論。

陰陽五行理論,貫穿在中醫學整個理論體系之中,是中醫學理論的核心思想。

髒象學說 髒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組織的生理特徵及其相互關係,以及人體臟腑組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聯繫的學說。中醫學髒象學說的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臟腑和氣血精神兩大部分。臟腑部分包括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的生理病理、臟腑之間、臟腑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各種聯繫等內容。氣血精神部分包括血、氣、精、神的化生、運行、功能及其與臟腑之間的密切聯繫等內容。這些內容形成了人體以心、肝、脾、肺、腎五臟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統,成為中醫學理論中的基礎核心部分。

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病理及其與臟腑組織相互關係的一門學說。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者路徑之意,經脈便是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者網絡之義,絡脈乃是經絡系統的分支。經脈與絡脈,縱橫交錯,網絡全身,具有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陰陽氣血的作用,從而使人體各部分聯結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

病因病機學說 病因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人體發病的機制和病理變化的一門學說。

病證學說 病證學說是討論疾病和證候,研究各種疾病的病變機制、證候特點及其基本治法的學說。

診法學說 診法學說是研究診察疾病和判斷病情的方法,對疾病進行全面的觀察和了解,做出正確判斷的一門學說。

治療學說 治療學說是研究治療法則、治療方法以及組方制度,用藥宜忌及其相關內容的一門學說。

針刺學說 針刺學說是研究針刺原理、針刺法則、針刺技術、針刺禁忌,以及對各種疾病的針刺療法的一門學說。

養生學說 養生學說是研究養生防病,延年益壽的基本法則、基本方法的一門學說。

運氣學說 運氣學說全稱五運六氣學說,是從宇宙節律探討自然界的氣象運動規律,並以此研究自然氣候變化對於生物,特別是對於人體生理、病理影響的一門學說。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完整而系統,博大又精深,既是中醫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依據,更是中醫指導臨床實踐的根本法則。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無端 發表於 2025-3-25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熊繼柏先生所論極是。中醫之精髓,首重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整體觀乃天人相應之大道,辨證論治則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臨證圭臬。十大學說構建的理論體系,非徒託空言,實為千年臨床智慧之結晶。尤當指出,陰陽五行非玄虛之說,乃是以取象比類之法,構建的人體生理病理模型。今人每以西醫檢驗單為憑,棄四診八綱而不用,此實捨本逐末。須知中醫辨證,重在察色按脈、辨陰陽表裏,此乃西醫檢測所不能替代者。學者當於此根本處着力,方得中醫真諦。
胡同柄昌 發表於 2025-4-6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熊繼柏論中醫診療特色(上):整體觀照與辨證論治的學術價值探賾

熊繼柏先生所論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之要義,實為把握中醫診療精髓的關鍵所在。整體觀念非僅止於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認知,更深層體現了中國哲學"天人相應"的宇宙觀。此觀念可追溯至【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參"的論述,將人體視為自然宇宙的微觀縮影,五臟應五方,氣血應潮汐,這種全息對應的思維模式,構成了中醫獨特的認知範式。

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臨床的核心方法,其精妙處在於建立了"症-證-治"的三維診療體系。所謂"證",實為疾病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是連接症狀與治法的樞紐。歷代醫家發展出八綱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多元辨證體系,猶如構建了多維的疾病認知坐標。值得強調的是,辨證過程絕非簡單的症狀歸類,而是醫者運用"司外揣內"的思維藝術,通過四診合參,在動態中把握病機本質。

陰陽五行學說作為中醫理論基石,其價值不僅在於樸素唯物論的表層認知。陰陽實則揭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則,五行則構建了事物生克制化的關係網絡。在臨床實踐中,陰陽用以分析寒熱虛實病性,五行則指導臟腑生克治療。如張景岳所言:"醫道雖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此說深刻揭示了陰陽理論在中醫診療中的綱領性地位。

髒象學說超越了解剖器官的局限,建立了功能系統的概念模型。五臟系統各司其職又相互為用,如心主神明、肝主疏泄等理論,將生理功能與精神活動統一於有機整體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臟腑概念包含"形神合一"的深刻思想,這與現代心身醫學的理念不謀而合。氣血精神理論則進一步闡釋了生命物質的轉化規律,如【靈樞】所言:"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經絡學說構建了人體能量信息傳導的網絡模型,十二經脈如環無端的氣血流注理論,解釋了生理聯繫與病理傳變的特殊途徑。現代研究表明,經絡現象具有低電阻、高導聲等生物物理學特性,為這一古老理論提供了新的科學註解。

中醫理論體系的完整性,體現在其將自然哲學、臨床經驗與生命觀照熔於一爐。十大學說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貫通的理論網絡。如病因病機學說與治療學說呼應,診法學說與辨證論治銜接,形成首尾相貫的認知閉環。這種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使中醫在面對複雜疾病時,能夠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綜合判斷。

當代中醫發展尤須珍視這些理論精髓,既不可固步自封,亦不能削足適履地迎合現代醫學標準。如何在保持中醫思維特質的前提下實現創新發展,是擺在當代中醫人面前的重要命題。熊繼柏先生的論述,恰為我們提供了回歸經典、堅守本真的學術指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