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36|回复: 1

[医药临床] 《本经》·贝母开郁散结 解毒凉血 润肺清热

[复制链接]
+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7-1-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石恩骏《本经》:贝母——开郁散结 解毒凉血 润肺清热

□ 石恩骏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本经》)

川贝母、浙贝母皆百合科植物。有土贝母乃葫芦科植物,性味苦凉,微寒无毒,清热解毒消痈,大约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或与浙贝母功用相似,余未曾临床用过,勿论之。

川贝母苦甘微寒气清,用于脾虚久咳,痰少咽燥,风热咳嗽不息,最常用于痰火郁结,咯痰黄稠者,兼有润肺之功。浙贝母苦寒,开泄之力大,清火散结之力强,用于瘰疬疮痈肿毒、肺痈等。川贝清火散结之力不逊浙贝,而浙贝无润肺之功,肺虚久咳者慎用为宜。川贝产四川、云南、西藏高寒地带,生产不易,采挖亦难,且资源近乎枯竭,浙贝人工栽培,分布江浙、安徽、湖南,生产既易,采获亦丰也。

雷公炮炙论》使川贝必先于炭火灰中炮令黄,又拌糯米同炒,暴殄天物也。川贝药材珍贵,气味纯正无毒,必然生用以保全药性也。余临床时碾川贝为细末,待他药煎好滤取药汁,再入川贝煎2~5分钟,见汤汁略稠时饮之,以尽其用也。

贵州陈光祖氏幼儿咳嗽方(泡参9克,炙冬花、炒苏子、瓜蒌仁、黄芩、桔梗、杏仁、炙紫菀、牛蒡子、川贝粉各5克,甘草3克,细辛1.5克)专用于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40余年来,所治患者10万之众,余用之亦千余例,疗效甚好。若系冬温、春温等表现幼儿重症肺炎者,高热无汗或多汗,咳而烦喘,呼吸困难,甚至鼻翕谵语,也可用此方加生石膏、生麻黄、蝉衣等频服之,与西医救护措施同时并进,必能增强治疗效果。观前辈蒲辅周等众多幼儿肺炎治案,此方法确实可行。

袁家玑氏以人参白虎汤加川贝、芦根、牛蒡子、瓜蒌仁等治疗气阴两伤,素体虚弱,或产后、术后之肺部感染,表现邪势流连、咳嗽咯痰、体温高、呼吸急促者,邪正兼顾也。

王氏亦有肺痈方用川贝、生藕节、白术、桃仁、制乳没、桃仁等炼蜂蜜为膏,有益气养肺、滋阴凉血、祛痰疗痈之效,宜于肺脓疡、化脓性肺炎、肺坏疽、支气管扩张诸多病证。

杨济中氏以鹿衔草熬膏,加川贝、桔梗、陈皮、苏子、冬花煎服,治气血亏损、肝肾不足之虚性咳喘。欧阳性成氏用川贝、鹿胶、白及、紫车河为散,刘子湜氏用川贝、白及、生地、白芍、当归、紫车河为蜜丸,治肺结核之类虚劳者,补脾肾以壮其体魄,清肺金除其病根。

川贝粉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可治心肺积热之鼻衄,若与白及、灵仙、蒲黄、丹皮、冬花、藕节、当归、白茅根为方,则一切吐血皆效。一般吐血皆因五脏积热冲击血脉致其破损所致也。

川贝尚可加入镇肝息风、黄连温胆类方治疗中风神志昏迷、舌强言謇、脉弦滑者,以化其痰涎,降其肝火,促其苏醒也。

暑热疫邪所致脑炎化火生痰、闭窍动风者,川贝加入白虎、清营方中可清气泄热,祛痰定经。

正氏以川贝30克,生半夏20克,先碾为末,铜锅炒至嫩黄色,用生姜汁兑开水服3克,发作前1小时服,连服3次,治疗疟疾。本方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专利胸膈、心腹之痰热满结,去其巢穴,疟邪无所依附,自然崩溃也。

陈真一氏解毒饮浙贝、桔梗、知母各9克,地丁、银花各30克,白果20粒(去核),甘草3克。治上下唇疔疮肿毒,实可用于一般火毒疮痈;石玉生氏排脓汤(银花30克,浙贝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花粉15克,葛根10克,七叶一枝花12克,甘草10克)治痈疮红肿热痛;张致安氏化疔内消散(浙贝、知母、甲珠、蚤休、白及、乳香、甘草、花粉、皂刺各6克,银花15克,当归、酒炒赤芍各4.5克)治痈疡肿毒、疔疮等或类仙方活命饮而解毒之力胜之。

医学心悟》消瘰丸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治疗痰火凝结之瘰疬。加夏枯草、青皮、桃仁、赤芍、连翘、王不留行、穿山甲则可治肝气郁滞、痰瘀交阻之乳腺增生;加三棱、莪术、苦参、五灵脂、丹皮、生地、桂枝、茯苓、川芎、黄芩可治痰、气、血、湿、热相互搏结之子宫肌瘤;加橘核、桃仁、穿山甲、赤芍、黄柏、败酱草、王不留行、阿胶可治肝郁气滞、血瘀湿热之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加柴胡、龙胆草、僵蚕、黄芩、大青叶、川楝子、仙鹤草可治风邪外乘、湿热内蕴、毒壅少阳之流行性腮腺炎。(石恩骏)

胡姚 发表于 2025-4-1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贝母之性用与临证配伍精要》

贝母之用,自《本经》以降,历代医家皆重其"开郁散结、解毒凉血"之功,然川浙二贝性用殊异,临证尤当明辨。今就经典论述与近世名家经验,析其要旨如下:

一、本草源流辨性用
川贝母苦甘微寒,得金水之气而生,《本草汇言》谓其"润肺消痰,为虚劳咳嗽圣药",其性轻清上浮,尤擅解郁热而润燥金。观《雷公炮炙论》炭火炮制之法,实悖其清润本性,石氏主张生用为末、后下轻煎,正合"治上焦如羽"之旨。浙贝母苦寒沉降,《本草正》称其"解毒利痰,开郁结,消痈肿",其开泄之力峻于川贝,故瘰疬痰核、肺痈疮疡必用。

二、名家配伍心法
1. 陈光祖幼儿咳喘方:取川贝5克配泡参、紫菀等,妙在轻清透邪而不伤稚阴。石氏千例验证,佐石膏、麻黄治重症肺炎,实承蒲辅周"轻灵透达"之法,与西医疗法并行不悖。

2. 袁家玑气阴两伤方:白虎加人参汤佐川贝、芦根,既清阳明炽热,又润肺金之燥,正合《伤寒论》"喘而汗出"变证治法,较单用清热更具巧思。

3. 虚劳咳血诸方:杨济中鹿衔草膏配川贝,取"金水相生"之义;欧阳氏紫车河配伍川贝,暗合"培土生金"之理。此皆本于《理虚元鉴》"治虚三本"之说,非深谙脏腑生克者不能为。

三、临证运用指微
1. 川贝之润:凡久咳痰少、痰黏难咯者,伍瓜蒌仁可增润下之力;肺燥咯血者,佐白及、生地尤能凉血护膜。

2. 浙贝之泄:瘰疬初起配夏枯草、牡蛎;肺痈成脓合鱼腥草、薏苡仁。然脾胃虚寒者慎用,恐其苦寒败胃。

3. 特殊配伍:王氏肺痈方用川贝配乳没,取"润燥相济"之法;刘氏虚劳丸方以川贝协紫车河,成"清补兼施"之局,皆示人活用之妙。

结语
贝母之用,贵在明辨川浙。川贝如文士清谈,润物无声;浙贝似猛将攻坚,势如破竹。今人但知止咳,不察性味之别,实负先贤苦心。石氏所述诸方,皆本经典而化裁,临证若能参酌病机,分而用之,必收桴鼓之效。然川贝资源日匮,栽培品性味已异,如何传承古法,亦当深思。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