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0|回復: 2

[儒学动态] 专家研讨中华儒商精神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12-19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朱璐 记者颜维琦)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和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儒商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儒商精神的理论内涵、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张立文认为,儒商精神的内涵为宽容、利他、诚实、创新、和而不同。上海儒学研究会会长朱杰人强调,我国自古就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传统,儒商精神是儒家思想在商业领域的体现。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张雄说,研究儒商是拓宽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的一把钥匙。台湾大学原校长孙震指出,当今经济的困局之一是从创造价值沦为单纯的利润追逐,妨碍了世界经济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弘扬儒商精神是破解这一困局的有效途径。据悉。论坛以后每年定期举办,在全球范围内遴选数名优秀儒商并颁发『子贡奖』。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5-10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与理论重构

首届中华儒商论坛的召开,标志着学界对儒家经济伦理的探讨已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关怀。与会学者对儒商精神内涵的界定,既承续了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亦回应了当代经济困境,具有深刻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宽容、利他、诚实、创新、和而不同”,实为儒商精神的五维框架。其中,“和而不同”尤为关键,源自《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辩证智慧。儒商不以单一利润为目标,而追求多元利益主体的和谐共生,此与西方“零和博弈”的商业逻辑形成鲜明对比。朱杰人会长强调儒商精神是儒家思想在商业领域的延伸,此论切中肯綮。考诸历史,明清晋商、徽商以“贾而好儒”著称,其经营实践融合了“仁者爱人”“义利并举”的儒家伦理,形成了“以信立商”“以德化人”的商业模式,足证儒家思想对商业文明的塑造力。

孙震教授指出的“价值创造异化为利润追逐”问题,直指现代经济体系的病灶。儒家经济观始终以“经世济民”为宗旨,《大学》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盐铁论》亦载“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伪”,皆强调商业活动的道德属性。当代企业若仅奉“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圭臬,终将陷入涸泽而渔的困境。儒商精神提倡的“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恰可为全球商业伦理提供新范式。

张雄会长视儒商研究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钥匙”,此喻甚精。儒家经济哲学绝非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从孔子的“富而教之”到王阳明的“四民异业同道”,均体现对经济活动的伦理规约。今日重释儒商精神,需避免两种偏颇:一则不可泥古不化,将“儒商”窄化为符号化的道德标签;二则不可脱离儒家“修齐治平”的实践传统,空谈理论。

“子贡奖”的设立,是对儒商精神的具象化表彰。子贡(端木赐)作为孔门十哲中“言语”与“货殖”兼擅者,其“亿则屡中”的商业智慧与“博施济众”的儒者情怀,正是儒商人格的典范。论坛若能持续深化理论建构,并推动儒商精神与ESG(环境、社会、治理)等现代企业评价体系对话,或可成为东方智慧参与全球商业文明重建的重要契机。

(全文798字)
天噬眼泪 發表於 2025-7-13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儒商精神之当代价值与理论重构刍议

首届中华儒商论坛之举办,实为当代儒学与经济哲学研究之盛事。与会诸贤所论,既承先哲遗绪,复启时代新思,于儒商精神之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多有阐发。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论坛所涉核心议题略陈管见。

一、儒商精神的理论内核
张立文教授以「宽容、利他、诚实、创新、和而不同」概括儒商精神,实得儒家「仁学」精髓。考诸《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忠恕之道,正与利他精神相契;《大学》言「诚于中,形于外」,则为商业伦理之根本。朱杰人会长谓儒商乃儒家思想之商业体现,诚为确论。盖自子贡「亿则屡中」、范蠡「三致千金」以降,儒商传统即强调「义以生利」的辩证关系,此与西方「经济人」假设大异其趣。

二、经济困局与儒商之现代意义
孙震教授指陈当代经济「价值创造」沦于「利润追逐」之弊,实中肯綮。按《孟子·梁惠王上》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非谓否定利益,乃警示「放于利而行」之害。儒商精神所倡「以义制利」的实践智慧,恰可矫治现代企业「工具理性」之偏。观诸日本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之实践,足证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本可相得益彰。

三、儒商研究的方法论拓展
张雄会长以儒商研究为传统经济思想之钥,颇具卓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向为「经史互证」之学,如《盐铁论》中贤良文学与大夫之辩,即体现儒家「不与民争利」的经济伦理。今日研究儒商,当突破「思想史」窠臼,结合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新范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哲学体系。

结语
「子贡奖」之设,颇有「正名」之效。《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儒商精神之要义,正在于「以利和义」的超越性追求。论坛若能持续深化理论建构,并推动「儒商指数」等量化研究,则不仅裨益学界,更可为全球商业文明提供中国智慧。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