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9|回復: 0

[中医世家] 不孕症治验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11-3 09: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案】

    李某,女,32岁,2008年3月5日初诊。

    患者自诉结婚5年未孕,经水数月一行,经来量少色淡伴腰酸少腹冷痛,带下色白清稀量多,头重如裹,纳食欠佳,B超检查提示:子宫偏小,妇科诊断为内分泌失调,观其形体肥胖,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沉迟。问及病史。曾服调经药无数,效不佳。也曾服用人工周期治疗,但停药后月经又闭止不行。

    此乃寒湿客于下焦,冲任二脉不畅,当以温经祛湿为治,暖宫汤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0克,熟地15克,生黄芪15克,艾叶9克,吴茱萸9克,香附6克,川断6克,官桂6克,巴戟天10克,炒薏苡仁12克,甘草5克。5剂,每剂分两次煎,约4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二诊:带下减少,精神饮食好转,少腹时有疼痛,有月经来潮感觉,继以原方加红花6克,元胡9克,再进3剂。

    三诊:月经来潮,轻度腹痛,色红有块,经量正常,月经后治疗以祛痰通络以治其本,处方:陈皮9克,半夏9克,白芥子6克,浙贝母9克,茯苓12克,皂刺6克,胆南星6克,王不留行10克,炒薏苡仁15克,川牛膝12克,水煎服,10剂,日服1剂。

    服药40余日月经来潮,经量正常,色红无块,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方用四物衍宗汤加减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0克,熟地15克,覆盆子10克,沙苑子9克,枸杞子12克,车前子12克,菟丝子10克,五味子6克,女贞子12克,香附6克,甘草3克,5剂日服1剂,文火煎共约400毫升,早晚各服1次。益肝肾固冲任以图『以子种子』,嘱每月经后服药5剂。半年后告知,怀孕已二月余。

    【按】 痰湿过盛,下注胞宫胞脉,脉络不畅而致不孕,〖女科经纶•育门〗云:『肥盛妇人,禀受其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治以化痰通络以畅冲任之脉,使『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也。

韩次 發表於 2025-4-29 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痰湿不孕证治发微——李案辨治思路析义》

李某案乃典型痰湿壅滞型不孕症,其辨治过程深契《内经》"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之旨,现从三焦气化角度析其理法方药:

一、病机三层析微
1. 太阴失运:患者形体肥胖、舌淡胖大齿痕,显系脾阳不振,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聚为湿,《叶氏女科》所谓"脂膜壅塞胞宫"即此之谓。带下清稀、头重纳呆更是湿浊上蒙中焦之明证。
2. 少阴寒凝:脉沉迟伴少腹冷痛,乃肾阳式微,寒湿客于胞宫。《傅青主女科》指出:"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此即经闭不孕之根蒂。
3. 冲任痹阻:痰湿下注,致胞脉不畅,形成"湿痰-血瘀-经闭"恶性循环,恰如《医宗金鉴》所言:"血不行则水益滞,水不化则血愈凝"。

二、治法次第解析
首诊暖宫汤实为四物汤合艾附暖宫丸化裁,其妙在:
1. 吴茱萸配官桂:取《伤寒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意,直破厥阴寒凝
2. 巴戟天合川断:温润相济,既避刚燥伤阴,又达"益火之源"之效
3. 炒薏苡仁点睛:遵《本草新编》"除湿而不助燥"之训,为治肥人带下要药

三诊转方尤见匠心,白芥子走皮里膜外之痰,浙贝母化热郁之痰,更佐王不留行、皂刺通络,暗合"治痰必活血,血行痰自消"之奥义。末用四物合五子衍宗,深得《景岳全书》"调经种子"心法,其中沙苑子、女贞子平补肝肾,既纠温燥之偏,又固冲任之本。

此案启示有三:
1. 治不孕当时时顾护中焦气机,土旺则四脏安和
2. 痰湿型不孕当遵"温化-透络-固本"三阶疗法
3. 经后用药宜选静中有动之品,如本案女贞子配香附,静养肝肾而兼疏泄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任脉通,太冲脉盛"非独指血气充盈,更强调三焦气化之常。此案层层抽丝,终使氤氲之气得复,实为中医周期疗法之典范。学者当于"阳化气,阴成形"中细参其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