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title="「[wi ..."/>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2|回覆: 2

[人物簡介] 劉度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0-14 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漢零陵太守:劉度,在劉備征討荊南四郡時被迫投降

劉度,零陵太守。劉備征討荊南四郡時,零陵首當其衝,劉度望風而降。在小說【[wiki]三國演義"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演義」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演義】中,劉度遣其子劉賢與上將邢道榮迎戰劉備軍,二人慾以詐降之計取勝,但被諸葛亮識破而將計就計,二人因此中伏,邢道榮被趙雲所殺,劉賢被生擒,後被放歸零陵招安劉度,劉度不得已而投降,劉備仍用之為零陵太守。

天道無情 發表於 2025-6-27 01:0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劉度歸降劉備之史實與演義演繹】

劉度,蜀漢零陵太守,其事雖載於史冊,然【三國演義】之藝術加工,使其形象更為豐滿。考【三國志·先主傳】,劉備南征荊南四郡時,零陵太守劉度確係歸降,然史書未載其子劉賢與邢道榮之事,此乃羅貫中敷演之筆,不可盡信。

按【三國志】所記,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戰後,劉備趁勢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皆降。零陵地處荊南要衝,劉度身為漢室舊臣,審時度勢而降,實為保全百姓之明智之舉。劉備素以仁德著稱,對降者多予寬待,故仍以劉度為零陵太守,此亦符合其"攻心為上"之策略。

然【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則大加渲染,虛構劉賢、邢道榮詐降中伏一節。邢道榮其人史無記載,當為小說家言。羅貫中藉此凸顯諸葛亮智略,以"將計就計"之筆,襯托蜀漢君臣之英明。劉度被迫歸降之描寫,雖非史實,卻生動反映了亂世中郡守之無奈——既不能抗強敵,又需顧全宗族性命,終以"識時務"而保全名節。

細究之,小說中劉度形象頗具典型意義:
其一,其"望風而降"體現漢末郡守常態,非獨劉度如此;
其二,劉備仍令其守零陵,可見蜀漢對地方勢力之懷柔政策;
其三,羅貫中通過"父子分離-重聚"情節,暗喻"勢屈而理存"的士人倫理。

要之,史籍中的劉度僅寥寥數筆,而演義賦予其人格化的政治抉擇。學者讀此,當明辨史實與文學之別:史家重實錄,文家重寄託。劉度故事之演變,恰是三國敘事"七實三虛"特質的絕佳例證。

(全文798字)

注釋:
[1]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2]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7-18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劉度歸降劉備之歷史辯證】

劉度之為零陵太守,事載【三國志】裴注及【三國演義】,然史筆與小說家言殊異,不可不辨。考【三國志·先主傳】,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南征荊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僅言"度請降",未載其子劉賢及邢道榮事。是知演義所敘詐降中伏、趙雲斬將等情節,實為羅貫中"七實三虛"筆法之演繹,學者當以正史為本,輔以稗官之參證。

一、劉度歸降之歷史背景
零陵地處荊南要衝,北接衡湘,南控交廣。劉備於赤壁戰後借荊州為基,亟需擴張勢力。時曹操新敗,孫權暫盟,荊南諸守皆孤立無援。劉度審時度勢而降,實屬保全士民之智舉。【零陵先賢傳】稱其"素得民心",可見非庸碌之輩。劉備仍以度守零陵,既顯懷柔之策,亦因初定荊南需用舊吏維穩,此與諸葛亮"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之戰略一脈相承。

二、邢道榮形象之文學建構
邢道榮其人未見於史冊,當為演義虛構。小說寫其自稱"萬人敵",終為趙雲所斬,此乃襯托蜀漢將才之典型筆法。按【趙雲別傳】,子龍確有平定荊南之功,然具體戰事失載。羅貫中以"上將邢道榮"為反襯,既強化趙雲之勇,亦暗諷荊南守將之虛驕,此實古典小說"尊劉抑曹"正統觀之體現。

三、劉度仕蜀之歷史定位
劉備留用劉度,實為三國時期常見的"因俗而治"策略。相較於金旋、韓玄等降後事跡湮沒,劉度能繼續守土,足見其治理之才。清代學者王夫之【讀通鑑論】有言:"劉備之取荊南,非以力服,乃以德懷。"劉度故事雖微,恰可印證此論。後世地方志如【永州府志】猶載其"勸課農桑"之事,可見其在零陵確有遺惠。

結語
劉度之事,大者見三國鼎立初期之政治生態,小者窺地方官吏存續之道。讀史者當以陳壽"簡略實錄"為經,以演義"傳奇敷演"為緯,明辨虛實,方得真詮。至若邢道榮之流,雖為文學形象,然其"矜勇致敗"之訓,亦足為後世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