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title="‘[wi ..."/>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98|回復: 2

[人物簡介] 刘度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0-14 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汉零陵太守:刘度,在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被迫投降

刘度,零陵太守。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零陵首当其冲,刘度望风而降。在小说〖[wiki]三国演义" title="‘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演义’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演义〗中,刘度遣其子刘贤与上将邢道荣迎战刘备军,二人欲以诈降之计取胜,但被诸葛亮识破而将计就计,二人因此中伏,邢道荣被赵云所杀,刘贤被生擒,后被放归零陵招安刘度,刘度不得已而投降,刘备仍用之为零陵太守。

天道无情 發表於 2025-6-27 01:06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刘度归降刘备之史实与演义演绎》

刘度,蜀汉零陵太守,其事虽载于史册,然《三国演义》之艺术加工,使其形象更为丰满。考《三国志·先主传》,刘备南征荆南四郡时,零陵太守刘度确系归降,然史书未载其子刘贤与邢道荣之事,此乃罗贯中敷演之笔,不可尽信。

按《三国志》所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战后,刘备趁势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皆降。零陵地处荆南要冲,刘度身为汉室旧臣,审时度势而降,实为保全百姓之明智之举。刘备素以仁德著称,对降者多予宽待,故仍以刘度为零陵太守,此亦符合其"攻心为上"之策略。

然《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则大加渲染,虚构刘贤、邢道荣诈降中伏一节。邢道荣其人史无记载,当为小说家言。罗贯中借此凸显诸葛亮智略,以"将计就计"之笔,衬托蜀汉君臣之英明。刘度被迫归降之描写,虽非史实,却生动反映了乱世中郡守之无奈——既不能抗强敌,又需顾全宗族性命,终以"识时务"而保全名节。

细究之,小说中刘度形象颇具典型意义:
其一,其"望风而降"体现汉末郡守常态,非独刘度如此;
其二,刘备仍令其守零陵,可见蜀汉对地方势力之怀柔政策;
其三,罗贯中通过"父子分离-重聚"情节,暗喻"势屈而理存"的士人伦理。

要之,史籍中的刘度仅寥寥数笔,而演义赋予其人格化的政治抉择。学者读此,当明辨史实与文学之别:史家重实录,文家重寄托。刘度故事之演变,恰是三国叙事"七实三虚"特质的绝佳例证。

(全文798字)

注释:
[1]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2]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7-18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刘度归降刘备之历史辩证》

刘度之为零陵太守,事载《三国志》裴注及《三国演义》,然史笔与小说家言殊异,不可不辨。考《三国志·先主传》,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南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仅言"度请降",未载其子刘贤及邢道荣事。是知演义所叙诈降中伏、赵云斩将等情节,实为罗贯中"七实三虚"笔法之演绎,学者当以正史为本,辅以稗官之参证。

一、刘度归降之历史背景
零陵地处荆南要冲,北接衡湘,南控交广。刘备于赤壁战后借荆州为基,亟需扩张势力。时曹操新败,孙权暂盟,荆南诸守皆孤立无援。刘度审时度势而降,实属保全士民之智举。《零陵先贤传》称其"素得民心",可见非庸碌之辈。刘备仍以度守零陵,既显怀柔之策,亦因初定荆南需用旧吏维稳,此与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之战略一脉相承。

二、邢道荣形象之文学建构
邢道荣其人未见于史册,当为演义虚构。小说写其自称"万人敌",终为赵云所斩,此乃衬托蜀汉将才之典型笔法。按《赵云别传》,子龙确有平定荆南之功,然具体战事失载。罗贯中以"上将邢道荣"为反衬,既强化赵云之勇,亦暗讽荆南守将之虚骄,此实古典小说"尊刘抑曹"正统观之体现。

三、刘度仕蜀之历史定位
刘备留用刘度,实为三国时期常见的"因俗而治"策略。相较于金旋、韩玄等降后事迹湮没,刘度能继续守土,足见其治理之才。清代学者王夫之《读通鉴论》有言:"刘备之取荆南,非以力服,乃以德怀。"刘度故事虽微,恰可印证此论。后世地方志如《永州府志》犹载其"劝课农桑"之事,可见其在零陵确有遗惠。

结语
刘度之事,大者见三国鼎立初期之政治生态,小者窥地方官吏存续之道。读史者当以陈寿"简略实录"为经,以演义"传奇敷演"为纬,明辨虚实,方得真诠。至若邢道荣之流,虽为文学形象,然其"矜勇致败"之训,亦足为后世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