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55|回覆: 2

[人物簡介] 司馬敏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0-8 19: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司馬八達之一:司馬敏,是司馬防第八子,受封安平亭侯

司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達,漢末河內溫縣孝敬里人,東漢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司馬敏後爲曹魏安平亭侯。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達”字,故時人稱作“司馬八達”。

史籍記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親屬成員

祖父:司馬儁,東漢潁川太守。

父親:司馬防,東漢京兆尹。

兄長(7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

後嗣:司馬彪,本高陽王司馬睦之子。

得瑟炊煙花 發表於 2025-7-31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司馬敏世系考略及其在"八達"中之位望】

司馬敏(字幼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八子,曹魏安平亭侯。其名雖不若仲達(司馬懿)、叔達(司馬孚)顯赫,然作爲"司馬八達"末席,實爲考察漢魏之際河內司馬氏家族結構的重要支點。

一、世系定位與爵位考
據【晉書·卷三十七】所載,司馬敏祖父司馬儁官至潁川太守,父司馬防爲東漢京兆尹,其家族自東漢中葉已躋身二千石官秩。司馬防八子皆以"達"爲字,敏居最幼,受封安平亭侯。按【續漢書·百官志】,亭侯爲列侯之末等,食邑不過一亭(十里),然在曹魏爵制中仍屬貴胄身份。其封號"安平"或與河內郡安平縣相關,暗示其封地可能鄰近家族根基。

二、"八達"排序與家族分工
司馬氏八子長幼序列爲:伯達(朗)、仲達(懿)、叔達(孚)、季達(馗)、顯達(恂)、惠達(進)、雅達(通)、幼達(敏)。值得注意的是,八人中唯司馬懿、司馬孚見載於【三國志】,余者事跡多湮沒。敏之排序反映幼子繼承資源有限的特點,然其能得亭侯之封,足證司馬氏在曹魏政權中的整體影響力。

三、後嗣承繼問題
司馬敏子嗣無載,唯記司馬彪(【續漢書】作者)過繼爲其後。彪本高陽王司馬睦之子,按【晉書·宗室傳】睦爲司馬進(惠達)之孫,此過繼案例顯示司馬氏在晉初通過嗣子制度強化宗族紐帶。彪以史學名世,或間接反映敏支的文化傳承取向,與仲達一系的政治路線形成微妙對照。

四、歷史評價維度
相較於"八達"中參與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位列晉室元勛的司馬孚,司馬敏的史跡幾近空白。然細察【晉書】對八達"並有令譽"的總體評價,可推知敏至少維持了家族的門風標準。其歷史意義更在於:作爲司馬防諸子中最後一位受封者,標誌著河內司馬氏從東漢官僚家族向西晉皇族的過渡完成。

要之,司馬敏個案揭示了中古士族研究中"失語成員"的價值——其存在本身即是家族政治資本積累的證明。研究者當跳出"以事功論地位"的窠臼,從世繫結構、爵位承襲、過繼制度等多維視角,重新審視這類"次要人物"的標本意義。

(全文798字)
明月佳人 發表於 2025-8-1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司馬敏世系考略及其在"八達"中之位望】

司馬敏(字幼達)爲漢末河內司馬氏之季子,位列"司馬八達",雖史傳所載甚略,然其家世淵源與時代位序頗可考見。今據【晉書】【三國志】及諸家譜牒,略陳三端以明其要。

一、家世淵源與八達之序
敏爲司馬防第八子,其家族自潁川太守司馬儁始顯,至防官京兆尹,已爲中原世族代表。八子皆以"達"爲字,實寓"明德通達"之家訓。長兄司馬朗(伯達)以儒術稱,次兄司馬懿(仲達)更開晉祚,餘子皆列侯封爵。敏居末位而能得封安平亭侯,足見曹魏對河內司馬氏之籠絡。按【元和姓纂】載,八達序齒爲:朗、懿、孚、馗、恂、進、通、敏,敏之封爵或在曹魏黃初年間(220-226),時司馬氏已漸掌機要。

二、史傳不顯之因
【晉書·宗室傳】僅載敏爵位,未詳事跡,此非偶然。觀司馬八達之仕途,長房司馬朗早逝,司馬懿一支獨盛,餘子多依附曹魏。敏之無聞,蓋因:其一,卒年較早,未及參與高平陵之變等關鍵事件;其二,其嗣子司馬彪本出高陽王司馬睦,屬過繼承祧,血脈政治影響力弱。然【三國志·魏書】裴注引【司馬氏譜】稱"諸達皆二千石",可知敏亦曾任郡守級官職。

三、司馬彪嗣繼之意義
敏之後嗣司馬彪(字紹統)爲西晉著名史學家,著【續漢書】八十卷。彪本司馬懿弟司馬進之孫,出繼敏爲嗣,此現象折射出魏晉士族"大宗維翰"的繼承策略。按【通典·卷六十八】載,晉武帝泰始年間(265-274)詔令"無子者聽養同宗於昭穆相當者",彪之入嗣正當其制。此舉既保全敏之祭祀,又使彪得襲亭侯之爵,實爲世族維繫門第之典型。

結語
司馬敏雖史筆簡略,然其存在本身即是漢魏士族政治之縮影。八達並耀,實爲司馬氏由經學世家向權力中樞過渡之關鍵一代。後世學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謂"河內司馬之興,肇於八達",誠哉斯言!敏之位列其中,既承東漢世家餘緒,又啟西晉宗室先聲,其歷史坐標意義,尤重於具體事功。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