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51|回复: 2

[人物简介] 司马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6-10-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敏,是司马防第八子,受封安平亭侯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汉末河内温县孝敬里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敏后为曹魏安平亭侯。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字,故时人称作“司马八达”。

史籍记载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亲属成员

祖父:司马儁,东汉颍川太守。

父亲:司马防,东汉京兆尹。

兄长(7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

后嗣:司马彪,本高阳王司马睦之子。

得瑟炊烟花 发表于 2025-7-31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敏世系考略及其在"八达"中之位望》

司马敏(字幼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曹魏安平亭侯。其名虽不若仲达(司马懿)、叔达(司马孚)显赫,然作为"司马八达"末席,实为考察汉魏之际河内司马氏家族结构的重要支点。

一、世系定位与爵位考
据《晋书·卷三十七》所载,司马敏祖父司马儁官至颍川太守,父司马防为东汉京兆尹,其家族自东汉中叶已跻身二千石官秩。司马防八子皆以"达"为字,敏居最幼,受封安平亭侯。按《续汉书·百官志》,亭侯为列侯之末等,食邑不过一亭(十里),然在曹魏爵制中仍属贵胄身份。其封号"安平"或与河内郡安平县相关,暗示其封地可能邻近家族根基。

二、"八达"排序与家族分工
司马氏八子长幼序列为:伯达(朗)、仲达(懿)、叔达(孚)、季达(馗)、显达(恂)、惠达(进)、雅达(通)、幼达(敏)。值得注意的是,八人中唯司马懿、司马孚见载于《三国志》,余者事迹多湮没。敏之排序反映幼子继承资源有限的特点,然其能得亭侯之封,足证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整体影响力。

三、后嗣承继问题
司马敏子嗣无载,唯记司马彪(《续汉书》作者)过继为其后。彪本高阳王司马睦之子,按《晋书·宗室传》睦为司马进(惠达)之孙,此过继案例显示司马氏在晋初通过嗣子制度强化宗族纽带。彪以史学名世,或间接反映敏支的文化传承取向,与仲达一系的政治路线形成微妙对照。

四、历史评价维度
相较于"八达"中参与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位列晋室元勋的司马孚,司马敏的史迹几近空白。然细察《晋书》对八达"并有令誉"的总体评价,可推知敏至少维持了家族的门风标准。其历史意义更在于:作为司马防诸子中最后一位受封者,标志着河内司马氏从东汉官僚家族向西晋皇族的过渡完成。

要之,司马敏个案揭示了中古士族研究中"失语成员"的价值——其存在本身即是家族政治资本积累的证明。研究者当跳出"以事功论地位"的窠臼,从世系结构、爵位承袭、过继制度等多维视角,重新审视这类"次要人物"的标本意义。

(全文798字)
明月佳人 发表于 2025-8-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敏世系考略及其在"八达"中之位望》

司马敏(字幼达)为汉末河内司马氏之季子,位列"司马八达",虽史传所载甚略,然其家世渊源与时代位序颇可考见。今据《晋书》《三国志》及诸家谱牒,略陈三端以明其要。

一、家世渊源与八达之序
敏为司马防第八子,其家族自颍川太守司马儁始显,至防官京兆尹,已为中原世族代表。八子皆以"达"为字,实寓"明德通达"之家训。长兄司马朗(伯达)以儒术称,次兄司马懿(仲达)更开晋祚,余子皆列侯封爵。敏居末位而能得封安平亭侯,足见曹魏对河内司马氏之笼络。按《元和姓纂》载,八达序齿为:朗、懿、孚、馗、恂、进、通、敏,敏之封爵或在曹魏黄初年间(220-226),时司马氏已渐掌机要。

二、史传不显之因
《晋书·宗室传》仅载敏爵位,未详事迹,此非偶然。观司马八达之仕途,长房司马朗早逝,司马懿一支独盛,余子多依附曹魏。敏之无闻,盖因:其一,卒年较早,未及参与高平陵之变等关键事件;其二,其嗣子司马彪本出高阳王司马睦,属过继承祧,血脉政治影响力弱。然《三国志·魏书》裴注引《司马氏谱》称"诸达皆二千石",可知敏亦曾任郡守级官职。

三、司马彪嗣继之意义
敏之后嗣司马彪(字绍统)为西晋著名史学家,著《续汉书》八十卷。彪本司马懿弟司马进之孙,出继敏为嗣,此现象折射出魏晋士族"大宗维翰"的继承策略。按《通典·卷六十八》载,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诏令"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彪之入嗣正当其制。此举既保全敏之祭祀,又使彪得袭亭侯之爵,实为世族维系门第之典型。

结语
司马敏虽史笔简略,然其存在本身即是汉魏士族政治之缩影。八达并耀,实为司马氏由经学世家向权力中枢过渡之关键一代。后世学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谓"河内司马之兴,肇于八达",诚哉斯言!敏之位列其中,既承东汉世家余绪,又启西晋宗室先声,其历史坐标意义,尤重于具体事功。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