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1|回覆: 1

[人物簡介] 鄒靖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7 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漢北軍中侯:鄒靖,曾與公孫瓚討伐北方胡人

鄒靖(一作雛靖),籍貫荊州長沙(今湖南湘陰),東漢末年時期的北軍中侯。

人物介紹

東漢末年大臣。黃巾起義後,劉備率其屬從靖討黃巾。

中平二年,漢陽賊邊章、韓遂與羌胡爲寇,東侵三輔,時遣車騎將軍後皇甫嵩西討之。嵩請發烏桓三千人。靖上言:“烏桓眾弱,宜開募鮮卑。”事下四府,大將軍掾韓卓議,以爲:“鄒靖居近邊塞,究其態詐。若令靖募鮮卑輕騎五千,必有破敵之效。”

簡明演義傳記

劉焉之校尉。黃巾起,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劉焉,召校尉鄒靖計議。靖議急召兵。劉備等應招,共聚鄉勇五百餘人,來見靖,靖引見焉。賊將程遠志統兵五萬來犯涿郡。焉令靖引備等三人,統兵五百,大破之。後青州太守龔景爲賊所圍,焉令靖、備將兵五千,前往救之。圍解,景犒軍畢,靖自引軍回。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4-30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東漢北軍中侯鄒靖事略考】
鄒靖(或作雛靖),荊州長沙人,東漢末戍邊將領,官至北軍中侯。其事跡散見於【後漢書】【三國志】注引及【資治通鑑】,雖史載簡略,然於漢末軍事史中頗具典型意義。今據現存文獻,略考其要。

一、邊務獻策與軍事履歷
中平二年(185年),涼州邊章、韓遂聯合羌胡寇掠三輔,朝廷遣皇甫嵩征討。嵩請調烏桓兵三千,鄒靖上疏直言"烏桓眾弱,宜開募鮮卑",此議經四府審議,大將軍掾韓卓更主張由鄒靖親募鮮卑輕騎五千。按【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所載,鮮卑當時"兵利馬疾,過於匈奴",鄒靖之議實基於對邊塞軍情的精準判斷,體現其"居近邊塞,究其態詐"(【後漢紀】)的實務經驗。

二、與劉備之軍事合作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典略】載,劉備早年"率其屬從鄒靖討黃巾"。而【三國演義】將鄒靖塑造爲幽州校尉,雖情節多虛構,然與史實有三合:其一,鄒靖確參與黃巾之役;其二,其軍事活動範圍涉及幽冀(涿郡屬幽州);其三,東漢北軍中侯本掌京師禁軍,但戰時常外派督軍,與地方聯合作戰符合制度邏輯。惟【演義】所載五百破五萬之役,顯系文學誇張。

三、職官與歷史定位
北軍中侯爲比六百石官,職在監領北軍五校(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屬關鍵禁衛武職。鄒靖任此職時值中平年間(184-189),正值北軍頻繁外調平亂之際。其能居此位,當因兼具邊事經驗與中央資歷,此亦東漢後期"以征代選"武官任用特點之體現。

結語
鄒靖之事跡雖零散,然可窺漢末軍事體系兩大特徵:一是邊地將領與中央禁軍的流動性增強,二是胡漢兵員混編成爲常態。其獻策用鮮卑、督戰黃巾等事,恰是東漢王朝試圖整合邊疆與內地軍事資源的縮影。惜永漢(189年)後事跡無考,或歿於董卓之亂,然其作爲過渡型將領的歷史角色,值得進一步鉤沉。

(按:本文考辨以【後漢書】【三國志】及裴注爲本,小說材料僅作參照,凡七百八十六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