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4|回復: 1

[人物簡介] 邹靖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7 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汉北军中侯:邹靖,曾与公孙瓒讨伐北方胡人

邹靖(一作雏靖),籍贯荆州长沙(今湖南湘阴),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

人物介绍

东汉末年大臣。黄巾起义后,刘备率其属从靖讨黄巾。

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后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议,以为:“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

简明演义传记

刘焉之校尉。黄巾起,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召校尉邹靖计议。靖议急召兵。刘备等应招,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靖,靖引见焉。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焉令靖引备等三人,统兵五百,大破之。后青州太守龚景为贼所围,焉令靖、备将兵五千,前往救之。围解,景犒军毕,靖自引军回。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4-30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东汉北军中侯邹靖事略考》
邹靖(或作雏靖),荆州长沙人,东汉末戍边将领,官至北军中侯。其事迹散见于《后汉书》《三国志》注引及《资治通鉴》,虽史载简略,然于汉末军事史中颇具典型意义。今据现存文献,略考其要。

一、边务献策与军事履历
中平二年(185年),凉州边章、韩遂联合羌胡寇掠三辅,朝廷遣皇甫嵩征讨。嵩请调乌桓兵三千,邹靖上疏直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此议经四府审议,大将军掾韩卓更主张由邹靖亲募鲜卑轻骑五千。按《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所载,鲜卑当时"兵利马疾,过于匈奴",邹靖之议实基于对边塞军情的精准判断,体现其"居近边塞,究其态诈"(《后汉纪》)的实务经验。

二、与刘备之军事合作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载,刘备早年"率其属从邹靖讨黄巾"。而《三国演义》将邹靖塑造为幽州校尉,虽情节多虚构,然与史实有三合:其一,邹靖确参与黄巾之役;其二,其军事活动范围涉及幽冀(涿郡属幽州);其三,东汉北军中侯本掌京师禁军,但战时常外派督军,与地方联合作战符合制度逻辑。惟《演义》所载五百破五万之役,显系文学夸张。

三、职官与历史定位
北军中侯为比六百石官,职在监领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属关键禁卫武职。邹靖任此职时值中平年间(184-189),正值北军频繁外调平乱之际。其能居此位,当因兼具边事经验与中央资历,此亦东汉后期"以征代选"武官任用特点之体现。

结语
邹靖之事迹虽零散,然可窥汉末军事体系两大特征:一是边地将领与中央禁军的流动性增强,二是胡汉兵员混编成为常态。其献策用鲜卑、督战黄巾等事,恰是东汉王朝试图整合边疆与内地军事资源的缩影。惜永汉(189年)后事迹无考,或殁于董卓之乱,然其作为过渡型将领的历史角色,值得进一步钩沉。

(按:本文考辨以《后汉书》《三国志》及裴注为本,小说材料仅作参照,凡七百八十六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