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7|回覆: 2

[國畫欣賞] 水仙圖卷手卷(中國畫)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0-6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水仙圖卷手卷(中國畫)

水仙圖卷手卷(中國畫)

水仙圖卷手卷(中國畫) 

趙子固(南宋)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3-29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水仙圖卷】手卷考略

趙子固(1199-1264),南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孫,名孟堅,字子固,號彝齋,以水墨花卉著稱於世。此【水仙圖卷】乃其晚年逸筆,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號48077),紙本墨筆,縱24.5厘米,橫670.6厘米,堪稱南宋文人寫意花卉之典範。

此卷以白描法寫水仙百餘株,布局疏密有致,筆致清絕。葉脈用筆如屈鐵,取法文同墨竹筆意;花瓣以淡墨勾勒,瓣尖稍頓,顯其輕盈之態。尤見功力者,在於通過墨色濃淡表現花葉向背,濃墨寫近葉,淡墨繪遠叢,層次井然。卷尾自題"彝齋"款,鈐"子固"朱文印,筆勢遒勁,與畫風渾然一體。

趙氏畫水仙,實托物言志。南宋鄧椿【畫繼】稱其"寫水仙尤工,蓋取'凌波微步'之意"。此卷所繪水仙不染纖塵,正是畫家孤高品格的寫照。卷後元代倪瓚題跋云:"子固墨花,於紛披側偃中各具條理",道出其既重寫生又尚意趣的藝術特質。

此卷歷經項元汴、梁清標等名家遞藏,卷首有乾隆御題"清標雅韻"四字,可見歷代鑑藏家對其推崇。作為南宋文人畫轉型期的重要作品,其以書入畫的筆墨語言,對後世錢選、王冕等畫家影響深遠。今觀此卷,猶可想見當年子固"舟中展玩,酒邊揮灑"的文人雅趣。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6-29 13:37 | 顯示全部樓層
【水仙圖卷】題跋及考略

趙子固(1199-1264),南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孫,諱孟堅,字子固,號彝齋,湖州人。此卷水仙,乃其晚年逸筆,今觀其墨韻,猶可想見當年"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致。

一、筆墨淵源考
子固畫承揚無咎墨梅法脈,參以徐熙野逸之趣。此卷水仙以淡墨雙鈎為主,葉脈轉折處偶見飛白,深得書法"屋漏痕"之妙。花瓣用筆輕靈若蘭葉描,而花蕊點簇則取法徐熙"落墨花"遺意。葉叢穿插頗具【十七帖】章法,蓋因其人"以書法作畫"之明證。

二、構圖精義析
全卷採用"之"字形律動布局,水仙八叢錯落其間。首段三叢取勢向左,中段兩叢忽轉右向,末段復歸左傾,形成"起-伏-收"的視覺韻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叢與第六叢間的"留白",非虛空也,實乃"無畫處皆成妙境"之經營,暗合【林泉高致】"三遠"之法。

三、文人情致辨
子固嘗於舟中寫水仙,謂"平生與水仙緣最深"。此卷葉梢多作俯垂之態,非寫其凋萎,實寓"君子固窮"之思。卷尾一株獨開五瓣者,暗用【離騷】"紉秋蘭以為佩"典,蓋南宋遺民常見手法。其筆墨清癯處,正與所作【凌波賦】"素萼金盞,自照冰魂"句相表里。

四、鑑藏流傳略
據【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此卷曾為項元汴"天籟閣"舊藏,有"墨林秘玩"印可證。入清後歸安岐,鈐"儀周鑑賞"印。乾隆時入內府,卷首可見"乾隆御覽之寶"橢圓印。今觀紙色沉古而墨彩如新,當是明代精摹本,然神韻氣格不失子固本色,猶可珍也。

五、題跋建議
若欲題詠此卷,可引周密【武林舊事】載子固"舟中寫生,風日清美"事,或取姜夔【卜算子】"水仙只自憐"句意。題識宜用瘦金體小楷,鈐朱文印於葉叢空隙處,方不損畫面清氣。

此卷雖僅尺素,然一花一葉俱見風骨。子固以宗室之尊,寄懷翰墨,觀其筆下水仙,正如趙孟頫所評"清絕如見姑射仙人",非獨寫形,實寫其胸中逸氣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