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4|回復: 1

[人物簡介] 龚景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10-5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汉官员:龚景,官至青州太守,史上对其记载很少

龚景,汉官员,官至青州太守。字号、籍贯及生卒年均不见史载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此战充分显示了刘备的军事才能,奇兵附正兵才能取胜。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百般唉叹 發表於 2025-4-16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青州解围战中的龚景与刘备早期军事韬略考略》

关于东汉青州太守龚景的史实考辨,现存史料确实如帖中所言极为匮乏。《后汉书》《三国志》均未为其立传,其生平仅能通过《三国演义》第二回片段得以管窥。此现象在汉末地方官员中颇具代表性——黄巾之乱期间许多郡守刺史的记载都湮没于战火,龚景恰成为我们观察这一特殊历史断面的重要标本。

从军事地理角度审视,青州作为东汉十三刺史部之一,地处山东半岛要冲,既是黄巾军活动核心区,又是朝廷漕运命脉所在。龚景能以文官身份坚守危城,其组织"民兵出城助战"的记载,折射出汉末地方官员在常规行政体系崩溃后,临时征调民壮以自保的普遍应对策略。这种"太守-民兵"的应急防御模式,在《后汉书·皇甫嵩传》中亦有类似记载。

帖中所述战役过程,实为展示刘备早期军事思想的重要案例。其"分兵设伏-诱敌深入-三路合击"的战术组合,暗合《孙子兵法·势篇》"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原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刘备能在初阵即灵活运用"鸣金为号"的协同指挥系统,这种成熟的战术素养或与其早年"师事卢植"(《三国志·先主传》)所受的经学教育中蕴含的兵法熏陶有关。

龚景牒文求援一事,揭示了汉末地方官员间的军事互助网络。按《续汉书·百官志》载,郡守本无跨州调兵之权,但在"州牧制"逐步取代"刺史制"的过渡期(约中平五年左右),这种非常规的军事协作反而成为平定叛乱的有效手段。刘焉能迅速遣邹靖率兵五千赴援,恰印证其当时已具备"监军使者"的特殊职权。

传世文献对龚景的集体失语,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史观对"配角"人物的筛选机制。我们当注意:正是无数个"龚景"这样鲜被记载的地方官员,构成了汉末权力结构的基础网络。其历史价值不仅在于个人事迹,更在于他们共同演绎的乱世生存策略——在正史宏大叙事之外,这些碎片化记载恰是重构历史肌理的重要经纬。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