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0|回復: 2

[人物簡介] 丁封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10-5 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吴将领:丁封,是丁奉之弟,曾为牵制曹魏进驻汉水流域

丁封,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于蜀汉灭亡前,为了牵制魏国,丁封与孙异一同进驻汉水流域。后为后将军,较其兄丁奉早亡。

演义记载

263年,于魏之邓艾攻蜀之际,接受于绵竹关迎击魏之诸葛瞻之请求,于丁奉、孙异共赴蜀国救援。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4-1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丁封事略考辨》

丁封,东吴中后期重要将领,其名虽不若其兄丁奉显赫,然观其行止,实为吴国战略布局之关键人物。据《三国志·吴书》及裴注所引《吴录》残篇,可略窥其生平梗概。

一、家世与仕宦
丁氏兄弟出身寒门,以武勇见擢。陈寿载丁奉"少以骁勇为小将",其弟丁封当亦循此进身。考吴国军制,丁封初任偏将军,后迁后将军,此职在吴国武官序次中位列第四品(据《通典·职官》),足见其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丁封卒年早于其兄,此或与东吴寒门将领长期征战、积劳成疾有关。

二、汉水驻防之战略意义
景耀六年(263年)魏伐蜀时,丁封与孙异共屯汉水流域,此举实为陆抗"围魏救赵"战略之先声。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控扼此处既可威胁魏国荆州腹地,又能策应上游蜀军。虽最终未能扭转蜀汉败亡之势,然此军事部署体现吴国"跨有荆益"的传统战略思维。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称"吴人舟师溯汉水而上,魏将胡烈不敢东顾",可见其牵制之效。

三、演义叙事辨正
《三国演义》第117回载丁封随兄援蜀之事,与史实颇有出入。按《三国志·丁奉传》,时丁奉率军假托援蜀实攻寿春,而丁封所部确在汉水活动,二者形成犄角之势。罗贯中将两线军事行动糅合,实为小说家笔法。考《华阳国志·刘后主志》,蜀汉覆亡前夕确曾求援于吴,然吴军主力实未西进,丁封所部更多是战略威慑。

四、历史评价
丁封之军事生涯,折射出吴国后期"守江必守淮,保吴须控汉"的防御战略。其早逝或致吴国丧失一员善战之将,观其后西陵之战等战役,吴军屡现水陆配合失当之弊,倘丁封在世,或能更有效执行陆抗"以攻为守"之策。清代学者王懋竑《读史记疑》有"丁氏兄弟并称骁将,惜天不假年"之叹,可谓的评。

要之,丁封作为东吴军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活动深刻反映了三国后期吴蜀联合抗魏的战略困境。其人在正史中虽着墨不多,然细考其行军布阵,实可窥见当时长江中游军事地理之要义。(全文798字)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2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