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7|回覆: 2

[人物簡介] 郝萌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30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呂布八健將之一:郝萌,曾有反叛呂布之心,後被高順所殺

郝萌(?-196),東漢末年人物,呂布部將。建安元年(196),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反叛呂布,被其部將曹性以及呂布部將高順阻止,並最終爲高順所殺。演義結局,呂布被圍下邳時,護送許汜王楷回城時,被張飛襲擊被曹操所殺。

史記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攻閣,閣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爲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萌眾亂走,天明還故營。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砍萌一臂。順砍萌首,床輿性,送詣布。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旁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性言:“萌常以此問,性言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謂性曰:“卿健兒也!”善養視之。創愈,使安撫萌故營,領其眾。——【英雄記

演義傳記

陣圓處,呂布當先出馬,兩邊排開八員健將:第一個雁門馬邑人,姓張,名遼,字文遠;第二個泰山華陰人,姓臧,名霸,字宣高。兩將又各引三員健將: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布軍五萬,鼓聲大震。——【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布令張遼、郝萌兩個引兵一千,送出隘口。是夜二更,張遼在前,郝萌在後,保著許汜、王楷殺出城去。抹過玄德寨,眾將追趕不及,已出隘口。郝萌將五百人,跟許汜、王楷而去。——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wiki]】

許汜、王楷只得拜辭,和郝萌回來。到玄德寨邊,汜曰:“日間不可過。夜半吾二人先行,郝將軍斷後。”商量停當。夜過玄德寨,許汜、王楷先過去了。郝萌正行之次,張飛出寨攔路。郝萌交馬只一合,被張飛生擒過去,五百人馬盡被殺散。張飛解郝萌來見玄德,玄德押往大寨見曹操。郝萌備說求救許婚一事。操大怒,斬郝萌於軍門,使人傳諭各寨,小心防守。——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wiki]】

是飛 發表於 2025-3-28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郝萌之叛與呂布集團內部矛盾】

郝萌之叛,實爲東漢末年呂布集團內部矛盾激化的典型案例。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裴注引【英雄記】所載,建安元年(196)夜半之變,郝萌率兵攻呂布治所,呂布"科頭袒衣"倉皇出逃,足見其防備之疏。此事件折射出三個關鍵問題:

其一,呂布御下無方。作爲主將竟"不知反者爲誰",需賴高順辨識叛軍,顯見其統御之術有虧。高順"嚴兵入府"迅速平叛,與呂布之狼狽形成鮮明對比,此中主從倒置,已伏敗亡之兆。

其二,袁術策反手段高明。郝萌受"袁術謀",反映外部勢力對呂布集團的滲透。陳宮"面赤"之態,更暗示集團內部派系林立,非獨郝萌懷貳心。呂布因"宮大將"而不深究,此姑息之策終釀白門樓之禍。

其三,曹性"反萌"事件尤值玩味。其先助叛後反正,臨陣砍萌一臂,既顯武勇,又見呂布部屬的搖擺性。呂布贊其"健兒"而不察根本,可謂見木不見林。

郝萌之叛雖平,然已暴露呂布集團"將帥異心"的致命弱點。下邳之敗,實種因於此。明末王夫之【讀通鑑論】有云:"布之敗,非曹氏能取之,而自取之也。"觀郝萌事,誠哉斯言!
郝岢 發表於 2025-4-16 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呂布帳下郝萌之叛及其歷史定位】

郝萌者,東漢末呂布帳下"八健將"之一,其事跡雖散見於【英雄記】【三國志】注引及【三國演義】,然恰可由此窺見漢末群雄並起時部將叛附之典型。考其生平,實具三重歷史面相:

一、正史所載之叛亂始末
據【英雄記】詳載,建安元年郝萌受袁術煽動,夜襲下邳府衙。其叛亂過程極具戲劇性——呂布"科頭袒衣"逾牆遁走,直投高順營寨。高順臨危制變,先以"河內兒聲"辨明叛將身份,繼而"弓弩並射"穩定局勢。值得注意的是曹性在此事件中的雙重角色:既爲郝萌部將又臨陣倒戈,其"砍萌一臂"的細節,折射出漢末部曲私兵制的脆弱性。而陳宮"面赤"的微妙反應,更暗示呂布集團內部早已暗流涌動。

二、演義敘事之文學重構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郝萌形象進行藝術重構:第十一回初現其"八健將"身份,至第十九回則安排其護送許汜、王楷時遭張飛生擒。此情節設計實具深意:一方面通過"交馬一合"被擒強化張飛之勇猛,另一方面以曹操"斬於軍門"的結局,暗喻呂布集團覆滅前的分崩離析。文學敘事雖異於正史,卻恰可補史筆之闕,展現亂世武人的悲劇宿命。

三、歷史語境下的深層解讀
郝萌之叛絕非孤立事件。考其背景,當在建安元年呂布剛奪徐州之際,此時"客將政治"特徵顯著:呂布本部并州舊將(如高順)與收納的兗徐豪強(如陳宮)矛盾日深。郝萌作爲河內系將領,其叛亂實爲呂布集團內部地域派系傾軋的縮影。而高順迅速平叛卻未深究陳宮,反映呂布"用人而疑"的統治困境,這與其日後敗亡實有因果關聯。

郝萌其人,史傳不過二百餘字,然其叛亡經歷恰似一面稜鏡,折射出漢末軍閥集團三大痼疾:部將忠誠度薄弱、派系鬥爭激烈、領袖統御失當。後世論呂布之敗,多矚目白門樓之厄,殊不知建安元年這場未遂兵變,早已埋下禍根。亂世武人之命運,於此可見一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