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47|回覆: 2

[人物簡介] 樂就

[複製連結]
+
文強 發表於 2016-9-29 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袁術部將:樂就,在袁術軍戰敗後被曹軍包圍苦城,後陣亡

樂就(?-197),在袁術為攻徐州而大興七軍之際,以督戰官之身份擔任聯絡之役。但是,袁術軍不幸戰敗,其也在壽春被曹操軍逮捕並遭到斬首。

演義概況

袁術將。建安二年,術稱帝於淮南。術起兵功曹公,術自引軍三萬,使就、李豐、梁剛為催進使,接應七路之兵。後術用就、梁剛、陳紀、李豐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及城破,就等受擒,公令皆斬於市。

+
發表於 2025-3-25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樂就小傳】

樂就,袁術帳下督戰使,建安二年(197年)隨術稱帝淮南,任催進使協統七路大軍伐曹。後分兵十萬守壽春,城破被擒,與李豐、梁剛等同戮於市。其事跡見【三國志·武帝紀】裴注引【吳書】及【演義】第17回。按【魏略】載,術軍潰時,樂就困守苦城力戰而亡,與演義"受擒論斬"稍異。此蓋史家筆法不同耳。術以驕奢失道,部將雖效死亦難挽頹勢,樂就之終,足為亂世武人悲慨。
+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6-21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袁術部將樂就事略考辨】

樂就者,東漢末袁術帳下督戰之將,其名雖不見於陳壽【三國志】正史,然裴松之注引【魏略】及【後漢書】袁術傳皆有片段記載。今據史傳與演義相參,略考其行事。

一、史傳所載樂就之職守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號淮南,以七路大軍攻徐州。樂就時任"督戰官",主"聯絡之役"。按漢制,"督戰"非正式軍職,乃臨時差遣,職在監軍紀、通聲氣。術軍七路並進,樂就周旋諸將間,足見其頗受信任。然術軍外強中乾,【後漢書】稱其"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終為曹操所破。樂就退守壽春,城陷被擒,與李豐、梁剛等同戮於市。此與【魏略】"術將樂就等十餘人皆斬"之載合。

二、【演義】敘事之增飾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七回鋪陳樂就事,有三處異於史傳:其一,稱樂就與李豐等為"催進使",此職名為小說家言;其二,敘其分兵十萬守壽春,實則術軍此時已"資實空盡"(【三國志·袁術傳】),焉得十萬之眾?其三,特書"斬於市"以彰曹操之威,此乃演義"尊曹"筆法。然小說言樂就"接應七路""堅守孤城",恰折射出亂世偏裨之將的典型命運。

三、樂就身份之歷史定位
樂就之死,實為漢末割據政權中層將領之縮影。觀其職司:督戰不統兵,聯絡無實權,正顯袁術軍制之紊亂。陳登【淮海對】評術"任用群小",樂就輩雖非宵小,然困於庸主,終成犄角潰勢中的犧牲。其名不彰於史,恰因缺乏獨立戰功,此亦漢末多數"幕府從事型"將領的共同境遇。

結語
樂就生平雖僅存片羽,然其進退行止,已可窺見漢末軍閥混戰中次級將領的尷尬處境。史家筆墨不暇及此等人物,而演義稍加勾勒,反令後世得見時代洪流中那些"無足輕重"的悲壯。考樂就之事,非為補史之闕,實欲觀微知著,見亂世螻蟻之生死皆繫於大勢也。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