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8|回復: 1

[文化觀點] 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25 08: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有过许多名称,如中华、中原、华夏等等。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呢?

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

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

华夏图腾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区分布著许多部落,『华』部落和『夏』部落,『夏』是古代羌语『特别强大』、『非常』的意思,〖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可见,华夏民族的来源的多样性,比较重要有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5000年来,不断东进南下,炎、黄两部落经阪泉之战后融合成的炎黄联盟,炎黄部落又在涿鹿之战后兼并东夷集团形成了华夏部落联盟,此时华夏族源基本固定,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从汉朝开始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

左传〗中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向被称作礼仪之邦,叫做『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再加上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所以又叫做『华』。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后来,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把『夏』当作族名,把『华』当作国名。『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华』是因为华山而得名。但夏水只是一条很小的支流,华山也只是名山之一,算不上名气很大,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代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在黄土高原上建立的夏朝,它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夏朝从一开始就以中央大国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国』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国之人』。后来,人们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也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清风 發表於 2025-4-11 0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华夏名义考:礼仪与服章的文化图腾》

华夏二字作为中国的代称,实为文明基因的双螺旋结构。考《尚书·武成》"华夏蛮貊"之载,恰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将上古部落融合的历史密码镌刻在文明基因里。笔者以为,华夏称谓的生成,实乃三重文明意象的叠加升华。

一曰礼仪之大象。《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的阐释,揭示出"夏"字承载的文明标高。夏王朝的建立不仅开创"家天下"的政治范式,更通过《夏礼》构建起"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文明体系。甲骨文中"夏"字作人形戴冠冕之象,恰与《说文》"夏,中国之人也"的训诂相印证。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吾从周"的抉择,皆延续着"夏"所象征的礼乐文明道统。

二曰服章之华彩。"华"字本义为草木荣华,《周礼·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的记载,展现的是衣冠文明的审美自觉。殷墟出土的玉人服饰、战国帛画的深衣曲裾,在在证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并非虚言。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仅重49克,这种"雾縠冰纨"的织造技艺,恰是"华"字最精微的注脚。

三曰山河之魂魄。夏水华山之说虽显穿凿,然《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的记载,表明地理意象早已融入文明认同。华山作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华山记》),汉水流域作为周秦汉唐的文明走廊,共同构成"华夏"的地理坐标系。司马迁"维禹浚川,九州攸同"的史笔,正是这种山河认同的文学表达。

当今考古学揭示,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制度、陶寺古观象台的天文历法,印证着夏代文明的真实性。甲骨文中"华"字作花萼捧子之形,"夏"字象人执钺而立,这种文字图腾比任何传说都更具说服力。从杨官寨遗址的彩陶纹样,到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自觉,华夏称谓的演变恰如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层层叠压出文明的地层。

华夏二字,实为文明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礼仪与服章构成其显性表达,山河与文字成为其隐性密码。当我们自称华夏子孙时,不仅承袭着炎黄的血脉,更延续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明使命。在这个意义上,华夏不仅是地理中国的指称,更是文明中国的精神图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