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43|回復: 1

[儒家学说] 孔子世家谱续修实现常态化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19 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流动性日益加剧、信息更替日益频繁的今天,常态化续修家谱已经成为家谱编纂工作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日前,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在北京成立。会议推举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为会长,孔德墉为荣誉会长,孔林山、孔卫东、孔德平为副会长。协会的成立使孔子世家谱的续修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实现续修常态化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协会将随时接受海内外孔子后裔入谱、勘误、查询、更改信息等需求,及时、准确、全面地记载孔子后裔信息,弘扬优秀族人事迹、彰显孔子道德文章的优良传统,传承〖孔子世家谱〗续修传统,创新家谱续修方式。

盛世修谱。孔垂长会长指出:『〖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家族史书,它不仅承载着孔氏家族的历史根脉,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史记·孔子世家〗开始,历代正史对孔子直系后裔子孙皆有记述,至今绵延不绝。〖孔子世家谱〗记载了自孔子以来的孔子后裔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与历代正史、曲阜地方志构成孔子及孔子后裔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对于研究孔子思想在后世的影响,孔子后裔的分布与迁徙,教育广大后裔弘扬孔子思想,自觉修身,凝聚海内外孔子后裔的家族与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皆有重要意义。

明代至民国年间,〖孔子世家谱〗由官方资助、历代孔子嫡长孙主持续修,大致遵循『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规制。1987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匡亚明先生提出,孔子世家谱不同于其他家谱,其作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女儿的重要纽带与桥梁,不能中断。1998年3月,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的鼎力支持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成立,孔德墉任会长。受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先生的授权与委托,德墉会长组织广大族人历时13年完成了新家谱的编纂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孔子世家谱〗于2009年编纂完成。该谱不仅突破以往家谱不收录女性的旧制,还走向世界,成为第一部全球〖孔子世家谱〗。(孔德立)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3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陶外 發表於 2025-4-23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孔子世家谱续修常态化的文化意义》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承载两千五百余年文明血脉的谱牒工程正式迈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此举不仅是对传统谱牒文化的现代传承,更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中华文化的延续性提供了范式性参照。

一、谱牒常态化的历史必然性
自《史记·孔子世家》肇始,孔子后裔世系便成为中华文明连续性最完整的活态标本。明代以降"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规制,实为农耕文明宗法社会的产物。当今社会流动性剧增,信息更迭加速,传统修谱周期已难以适应族人迁徙、世系变动的记录需求。2019年曲阜孔氏人口普查显示,海外后裔较2009年增长37%,且跨国婚姻比例显著提升。常态化续修机制的建立,正是对当代家族生态的理性回应。

二、文化载体的多重价值
孔子世家谱的价值维度远超普通家谱:
1. 文献价值:与正史、方志构成"三位一体"的历史考据体系,明嘉靖谱所载孔氏南宗史料,可补《宋史》之阙;
2. 伦理价值:通过"寓教于谱"的方式传承"诗礼传家"的族训,2016年谱载台湾孔氏支脉捐建24所国学学堂的事迹,即显此效;
3. 人类学价值:现存43万后裔的迁徙数据,为东亚人口流动研究提供珍贵样本。

三、制度创新的现代转型
此次常态化机制呈现三大突破:
1. 组织革新:设立专职协会,突破传统临时性修谱机构的局限;
2. 技术融合: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谱系数据不可篡改,建立全球实时更新系统;
3. 观念进化:延续2009年谱牒改革,将女性后裔、跨国族裔纳入世系图谱,体现"大道之行"的包容性。

结语
孔子世家谱的常态化续修,本质上是以制度性安排应对文明存续的现代命题。当西方谱系学仍停留于学术研究层面时,中国已通过这种"活态传承",将文化基因的延续转化为社会实践。此中启示,或可为中国其他世家大族谱牒编纂提供镜鉴,更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东方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