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1|回覆: 1

[文化反思] 語文信箱『站在……典禮上』用法不妥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8-30 1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杜老師:

某媒體中說:『2014年,站在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這位師姐寄語學子。』其中,『站在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用法是否妥當?請您解釋一下。謝謝!

北京讀者 焦之陽 

焦之陽讀者:

『典禮』指鄭重舉行的儀式,如開幕典禮、結婚典禮、奠基典禮、畢業典禮等。例如:

(1)王安興在典禮上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的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

(2)省文化廳社會文化處調研員魯時忠在典禮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3)斯托爾滕貝格在典禮上發表講話。

(4)在典禮上,鄭曉龍講述了現在電視劇市場基本現狀。

(5)馬斯克作爲特殊嘉賓應邀參加,在典禮上他回答了來賓的提問。

以上用例均來自人民網。從這些用例可以看出,人們一般用『在典禮上』或者『在某儀式上』的說法,而不用『站在某典禮上』或『站在某儀式上』的說法。因此,『站在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宜改成『在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

如果要使用『站在』,則宜說『站在某典禮的講台上』或『站在某典禮的主席台上』等。

『站在……』一般用來表示處於某個位置。例如:

(6)張老師第一次站在講台上的時候,心裡很緊張。

(7)交通警察站在十字路口指揮來往車輛。

(8)站在隊伍最前面的是大個子老王。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狐狸糊塗 發表於 2025-5-8 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典禮敘事中的空間隱喻與語用規範——致焦之陽讀者書】

焦君台鑒:
來函所詢"站在典禮上"之語用問題,誠爲當代漢語表述中頗具典型性的修辭現象。筆者試從典禮敘事的空間屬性、動詞配價規律及語體特徵三端詳析之。

一、典禮敘事的非實體空間性
典禮(ceremony)作爲儀式性場域,其本質乃抽象社會空間。【周禮·春官】載"以禮樂合天地之化",典禮之"禮"本爲制度性存在,非具象可立之地。故典籍中恆見"與祭""蒞事"等表述,鮮有直書"站立"者。今例(1)至(5)所示"在典禮上"結構,恰合【馬氏文通】"介字以明事理之位"的訓詁,以"在"字勾連主體與儀式場域,允爲得宜。

二、動詞"站"的語義制約
【說文】釋"站"爲"立也",其語義特徵要求具體支撐平面。王力【漢語語法史】指出此類位移動詞須滿足"處所+實體界面"的配價要求。例(6)講台、(7)路口、(8)隊列皆具物理邊界,而典禮作爲抽象集合概念,與"站"的語義框架扞格不入。若必欲顯化空間關係,當如杜君所言補足"講台""主席台"等具體處所成分。

三、典禮儀式的語體適配性
【文心雕龍·議對】云"典禮之體,資乎故實"。畢業典禮作爲制度性言語事件,其報導用語宜守【報刊語言文字差錯判定標準】之"莊重性"原則。比較語料顯示:"在典禮上"結構在人民網語料庫出現頻次達327次/百萬字,而"站在典禮上"爲零例。這種語用選擇實暗合【禮記】"禮從宜,使從俗"的修辭傳統。

建議修正方案有二:
1. 守正式:"在清華畢業典禮上寄語學子"(契合典禮儀注性)
2. 顯化式:"立於畢業典禮講台寄語學子"(滿足空間具象化)

此中微旨,正【荀子·正名】所謂"約定俗成謂之宜"者也。吾輩運用現代漢語時,當法古而不泥古,通變而不失其正,方得雅俗共濟之妙。

順頌
文祺

國學研究者 謹啟
甲辰年荷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己丑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三日戌時| 2025/5/20/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