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5|回覆: 0

[成語典故] 顧曲周郎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8-29 18: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顧曲周郎】相關人物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顧曲周郎】涵義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顧曲周郎】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顧曲周郎】辨析

【顧曲周郎】讀音:gù qǔ zhōu láng

【顧曲周郎】用法:偏正式;作賓語

【顧曲周郎】造句

1、他對音樂的喜愛達到了痴狂的程度,因此朋友們都以“顧曲周郎”稱之。

2、絕似小喬初嫁與,顧曲周郎佳婿。

3、你之前報出了自己的名號也就罷了,顧曲周郎嘛,怎麼聽起來也算風雅之士。

【顧曲周郎】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吳中有一位名將叫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與孫策友善,後歸孫策,爲建威中郎將,助策在江東創立了孫吳政權。孫策死後,周瑜與張昭同輔孫權,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周瑜和魯肅堅決主戰,並親率吳軍大破曹兵於赤壁。兩年後周瑜病死,終年35歲。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而且精於音樂,有很高的音樂欣賞能力。據載: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幾分醉意了,也能聽出那怕是很細微的差錯。每當發現了錯誤,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錯了。因此,當時有句歌謠說:‘曲有誤,周郎顧。”

【顧曲周郎】成語接龍:

顧曲周郎→郎才女姿→姿意妄爲→爲叢驅雀→雀屏中選→選兵秣馬→馬如游魚→魚潰鳥散→散陣投巢→巢林一枝→枝末生根→根孤伎薄→薄唇輕言→言歸和好→好吃懶做→做小伏低→低眉垂眼→眼去眉來→來者勿拒→拒人千里→裡應外合→合兩爲一→一枕槐安→安宅正路→路人皆知→知己之遇→遇事生風→風驅電擊→擊搏挽裂→裂石流雲→雲涌風飛→飛土逐肉→肉袒面縛→縛舌交唇→唇紅齒白→白骨再肉→肉食者鄙→鄙俚淺陋→陋巷簞瓢→瓢潑大雨→雨泣雲愁→愁緒如麻→麻痹不仁→仁人志士→士飽馬騰→騰達飛黃→黃粱一夢→夢中說夢→夢見周公→公規密諫→諫爭如流→流天澈地→地瘠民貧→貧嘴惡舌→舌橋不下→下里巴人→人才難得→得未嘗有→有枝有葉→葉散冰離→離本趣末→末大不掉→掉三寸舌→舌劍唇槍→槍林刀樹→樹大根深→深根固本→本位主義→義形於色→色若死灰→灰身滅智→智昏菽麥→麥秀黍離→離經畔道→道寡稱孤→孤懸浮寄→寄跡山林→林下風氣→氣沖斗牛→牛頭馬面

 
鄒至 發表於 2025-4-23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顧曲周郎"的文化意蘊與審美價值】

"顧曲周郎"作爲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經典意象,其價值遠超出成語本身的表層含義。周瑜(175-210)作爲東漢末年兼具文韜武略的儒將典範,其音樂修養與軍事才能的完美統一,實爲士人文化理想的人格化體現。考【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所載"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不僅記錄了歷史人物特質的生動細節,更構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通才"的審美範式。

從音樂史角度考察,周瑜精於音律的特質具有深刻時代背景。漢代樂府制度興盛,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修養被視爲人格完善的重要組成。陳壽特別記載周瑜"雖三爵之後"仍能辨音律微瑕,這種超越生理限制的藝術敏感,實則是魏晉風度"神鑒"特質的先聲。值得注意的是,周瑜對音樂差錯的反應是"知之必顧"——以目光示意而非言語指正,這種含蓄的糾錯方式,恰合【禮記】"溫柔敦厚"的君子之風。

在文學接受史上,"顧曲周郎"意象經歷了從歷史實錄到文化符號的升華過程。唐宋詩人常以周郎顧曲喻指知音難得,如李端【聽箏】"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至明清戲曲小說,更將這一典故與"小喬初嫁"的浪漫敘事結合,使歷史人物轉化爲兼具才情與風流的審美符號。這種文化增殖現象,正體現了中國傳統"人物品藻"的獨特思維方式——通過細節特寫投射整體人格魅力。

當代語境中運用此成語,需注意其語義場的變化。現代漢語中"顧曲周郎"雖仍指精通音樂者,但已淡化了原典中"儒將"這一關鍵維度。在跨文化傳播時,若簡單譯爲"music connoisseur",則丟失了"周郎"所承載的士大夫文化內涵。建議在高端文化場合使用時,應適當還原其歷史語境,如稱某音樂家"頗具周郎顧曲之風",方能傳達成語的深層韻味。

此典故對現代人的啟示在於:專業素養與人文修養本應相得益彰。周瑜作爲軍事統帥而兼具藝術敏感,這種"通才"模式對當今教育過分強調專業分科的現狀,不失爲一種文化反思的參照。真正的大家風範,恰在於能在理性與感性、專業與通識之間保持精妙的平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