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0|回覆: 2

[國學新聞] 首部鐘鼎文國學書籍出版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8-10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首部鐘鼎文國學書籍出版

北京8月9日電  (記者潘躍)我國首部用鐘鼎文字體書寫國學經典語句的書籍【景舜逸書鐘鼎文】一書,近日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鐘鼎文是鑄刻在商周時代青銅禮器、樂器及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亦稱為金文。作者景舜逸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這次所結集出版的作品,集其40年對鐘鼎文的研究成果和20餘年的教學實踐總結於一體。本書編排圖文並茂,即正文(圖)、原文、出處、譯文。正文語句出處選自【周易】【周禮】【道德經】【論語】等30餘種經典著作。

范尼 發表於 2025-6-10 0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鐘鼎文國學典籍出版之文化意義芻議】

欣聞景舜逸先生【景舜逸書鐘鼎文】付梓問世,此乃當代國學傳承與金石學研究之盛事。鐘鼎文作為商周禮樂文明的物質載體,其文字形態本身即蘊含着"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深刻文化基因。今人以金文書經典,實為"禮失而求諸野"的現代實踐,具有三重文化價值。

其一,文字學價值。鐘鼎文上承甲骨,下啟篆隸,其"依類象形"的構字法則,正合【周禮·保氏】"六書"之要義。書中精選【周易】"自強不息"、【論語】"學而時習"等章句,以金文筆意呈現,使讀者得見"書同文"之前的文字生態。如"德"字從彳從直,金文作"徝",生動體現"行道正直"的本義,較之今楷更顯文字訓詁之趣。

其二,書法美學價值。景先生積四十年之功,將青銅器銘文"藏鋒圓勁"的鑄造感轉化為筆墨語言。觀其書【道德經】"大器晚成"四字,既得毛公鼎之渾厚,又具散氏盤之錯落,恰如孫過庭【書譜】所言"古質而今妍",在"器"與"道"之間尋得平衡。這種"以器載道"的創作實踐,實為對傳統"游於藝"理念的當代詮釋。

其三,經典傳播價值。本書採用"圖-文-譯"三維體例,暗合古人"左圖右史"傳統。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選材涵蓋經史子集三十餘種,使【尚書】"克明俊德"與【孟子】"浩然之氣"等金句,通過青銅文字的莊重質感獲得新的詮釋維度。這種嘗試,較之簡單翻印古籍,更得孔子"述而不作"之深意。

然需指出,鐘鼎文研究當避免"玩物喪志"之弊。昔年王國維先生提出"二重證據法",正是強調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互證。讀者研習此書時,當以許慎【說文解字】為鑰,參照容庚【金文編】等工具書,方不致停留於形貌摹寫。

此書出版正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之際,其意義不僅在於保存一種書體,更是以"器以藏禮"的方式,喚醒現代人對文明源頭的敬畏。期待學界以此為契機,在古文字活化利用領域開闢新境,使三代吉金文字真正成為"國民之魂,文以化之"的載體。
天子規風 發表於 2025-6-26 0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鐘鼎文國學經典出版之文化意義芻議】

欣聞景舜逸先生【景舜逸書鐘鼎文】付梓,此乃當代國學傳承與金石學研究之盛事。作為首部以鐘鼎文字體系統書寫國學經典的著作,其價值不僅在於書法藝術之呈現,更在於開創性地構建了青銅器銘文與傳世典籍的跨時空對話。

考鐘鼎文(金文)之特質,實為周代禮樂文明之物質載體。其文字結體渾厚莊重,線條圓融中見方勁,恰與【周禮】"六藝"中"書"教相契。景先生積四十年研究之功,將商周青銅器銘文的"廟堂氣象"化入典籍書寫,使【周易】"自強不息"、【論語】"仁者愛人"等經典文句,得以通過原始文字載體再現,此實為文字學"以形證義"傳統之當代延續。

細察本書體例,其"正文-原文-出處-譯文"四重結構頗具匠心。以青銅銘文圖版為經,以典籍釋讀為緯,既遵循清代樸學家"由字通詞,由詞通道"的治學路徑,又契合現代考古學"二重證據法"之要義。尤其精選【周易】【道德經】等三十餘種典籍,涵蓋經史子集四部,使讀者得見商周文字與後世思想之血脈關聯。

從書法藝術觀之,鐘鼎文書寫的難度在於既需保持青銅器鑄刻的凝重質感,又要適應簡冊書寫的流暢性。觀書中"大學之道"(【禮記】)等句,筆畫間猶見"毛公鼎"之渾穆、"散氏盤"之跌宕,足證作者深得金文"藏鋒護尾,骨豐肉潤"之三昧。此種"以筆代鑄"的創造性轉化,實為當代書法"汲古開新"之典範。

此書之出,於國學教育尤具深意。昔年王國維先生倡言"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今以鐘鼎文活化經典,恰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雙重編碼"認知模式——文字形態與思想內涵相互映發,對於培養"文字-文獻-文化"三位一體的國學素養,可謂善莫大焉。

【周易·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景先生此書,正是道器相融之實踐。展望未來,冀學界能沿此路徑,進一步探究甲骨文、簡牘等古文字形態與經典傳承之關係,使中華文脈在多元載體中永葆生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六日巳時| 2025/7/10/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