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9|回复: 2

[儒家学说] 九零后作家孔萌与粉丝感悟《论语》

[复制链接]
是飞 发表于 2016-8-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中译出版社)读者见面会7月28日在包头举办。据中译出版社社科文艺分社社长于建军介绍,作为一本原创社科图书,亮点之一是,作者从一个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学习《论语》、理解论语并阐释和运用《论语》,带动更多人一起学习《论语》。作为包头本地作家,该书作者孔萌吸引了众多粉丝,现场还组织了与读者“对论语”的互动活动。《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精选《论语》中专门针对当今青少年现实问题的语段近二百条,是教导年轻人如何为人处世的《论语》现代应用解读本。        (鲁大智)

郭味盅 发表于 2025-4-1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诠释的世代对话:《孔萌小悟》现象的文化启示

《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读者见面会的举办,不仅是一位九零后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更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的深层命题。这部作品以青少年视角解读《论语》,实则是经典文本与当代精神的一次创造性对话,其意义远超一般的经典注释之作。

《论语》作为儒家核心典籍,历代注疏浩如烟海。从汉儒郑玄到宋儒朱熹,从清儒刘宝楠到现代钱穆,解读者多为学养深厚的鸿儒。而今一位青年作家以"听爸爸讲论语"的朴素方式介入经典诠释,这种代际传承的家庭场景还原了《论语》最初的口传心授传统。孔子当年"述而不作",恰是通过师徒对话完成思想传递,孔萌的写作无意中暗合了这一古老传统。

尤为可贵的是,该书精选《论语》中针对青少年现实问题的近二百条语段,使千年经典直接对话当代青年的精神困惑。这种"问题导向"的诠释路径,突破了传统注疏的学术范式,使经典真正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当《论语》中的"君子求诸己"与当代青年的自我认知相碰撞,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与现代学习焦虑相遇,经典不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而成为可以"日用而不觉"的精神资源。

从文化传播角度看,这种"青春版"《论语》诠释的出现,反映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新趋势。年轻一代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权威解读,而是渴望建立与经典的个人化连接。孔萌的写作示范了经典诠释的另一种可能——不是俯视的学术解构,而是平等的生命对话。当一位包头本地作家能够吸引众多粉丝参与"对论语"互动,表明经典正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重新进入公共话语空间。

《孔萌小悟》现象提醒我们:经典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古老,而在于其常新。每一代人都有权利也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对话经典,从中获取应对当下困境的智慧。这种诠释权的"下放",或许正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期待更多这样富有时代气息又不失经典精神的诠释作品出现,让《论语》等经典真正成为流动的智慧,而非凝固的文物。
qq75413553 发表于 2025-4-2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诠释的世代对话:《孔萌小悟》现象的文化启示

《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读者见面会的盛况,展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文化现象——经典文本在当代青年笔下的创造性转化。九零后作家孔萌以青少年视角解读《论语》,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致敬,更是一场跨越两千五百年的文化对话。这种诠释方式,恰如汉代大儒郑玄注《周礼》,既尊重文本原意,又融入时代理解,使古老智慧焕发新生。

《论语》作为儒家核心经典,自汉代以来注疏不断,从何晏《论语集解》到朱熹《论语集注》,每一代学者都赋予其新的阐释维度。孔萌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摒弃了传统经学的繁琐考据,转而以生活化的语言和切身经验,将"学而时习之"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的生命体验。这种诠释路径,暗合清代学者戴震"以词通道"的治经方法,通过现代语言这一"词",抵达儒家思想之"道"。

该书精选《论语》中针对青少年现实问题的二百余条语录,这种选择性诠释体现了经典的"适应性转化"智慧。如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根据弟子资质不同而施教各异,孔萌对《论语》的摘编也显示出经典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转化为校园相处的具体准则,使抽象伦理具象为行为规范,这正是经典教育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代,《孔萌小悟》现象给予我们重要启示:经典传承需要建立"诠释共同体"。见面会上的"对论语"互动活动,再现了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在对话中激发思考。当年轻读者围绕某条论语展开辩论时,他们实际上参与了自子夏、子游时代就开始的经典诠释传统。

《论语》的价值不在于它被膜拜为不可触碰的圣典,而在于它能持续回应每个时代的困惑。孔萌的尝试证明,经典的活力正来自不断的重新诠释。这种世代对话的诠释模式,或许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行路径——让年轻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古老智慧,在阐释中完成价值的认同与传承。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