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9|回覆: 1

[文化資訊] 墨子公開課課程安排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7-29 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公開課課程安排

主辦單位: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

發起單位:【光明日報】國學版

教學單位: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承辦單位: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辦公室

授課地點:滕州市委黨校報告廳

第一講 墨學概觀(2016年7月8日上午)

主講人: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 郭齊勇

內容簡介:(略)

第二講 孔墨思想之比較(2016年7月23日上午)

主講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顏炳罡

內容簡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兼愛是墨子學說之特徵,也是墨子走出儒家陣營做出的最大突破。

第三講 墨子的兼愛思想及其價值(2016年7月23日下午)

主講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賢中

內容簡介:先秦時代墨子提出兼愛思想的原因與根據;兼愛思想的內涵、價值;兼愛思想的推廣與實踐。

第四講 墨子的尚賢尚同思想(2016年8月6日上午)

主講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廖名春

內容簡介:墨子崇尚賢能,主張用人不論出身高低貴賤,一概以賢否衡之。在此基礎上提出尚同說,主張人們的思想行為要統一於賢者在位的上司。尚賢與尚同說,是墨子政治學說最有特色的部分。

第五講 墨子的儉約節制思想——節用、節葬與非樂(2016年8月6日下午)

主講人:大連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葛志毅

內容簡介:【節用】【節葬】與【非樂】三篇構成墨子的儉約節制主張,並突出墨子思想中極具特徵的一個層面。

第六講 墨家軍事智慧與和平思想(2016年8月20日上午)

主講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秦彥士

內容簡介:墨子和墨家後學時代的戰爭;墨家『救守』防禦軍事學;【墨子·備城門】的城防武器與墨家科學技術;墨子與諸子反戰態度和方法的比較;墨子和平思想的域外影響與現代啟示。

第七講 談辯——墨家的邏輯與思維智慧(2016年8月20日下午)

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楊武金

內容簡介:談辯是墨家三大教育科目之一。墨家的邏輯與思維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第八講 墨家科技思想及其成果(2016年9月3日上午)

主講人:山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教授 姜寶昌

內容簡介:墨家科技思想的每一命題,無不浸潤着『兼愛天下』的人文關懷。其中,形(幾何)學和光學已具某種系統性,而珠算機理,時間、空間與物體運動的關係,光的直線傳播與小孔成像原理,半分木錘體現出來的極限概念等等,均為耀輝世界科技史的不朽成果。

第九講 俠之大者——墨子的俠義精神與影響(2016年9月3日下午)

主講人:吉林師範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薛柏成

內容簡介:墨子的俠義精神是中國『俠義』精神的源頭之一。武俠精神經歷了一次次的升華,成為中華民族廣大民眾意識深處的最高倫理價值和行為標準。

第十講 墨家的天志明鬼和非命思想(2016年9月24日上午)

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李存山

內容簡介:墨家講『天志』,是以天神的道德意志作為其『兼愛』『非攻』『尚賢』等社會主張的『天道』根據。墨家認為,用天志、鬼神的賞善罰惡來在思想觀念上保障『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的必然性。因為墨家講天志、鬼神的賞善罰惡,所以墨家『非命』。

第十一講 近代墨學的興起(2016年9月24日下午)

主講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龔鵬程

內容簡介:清朝中葉以來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近代墨子學復興與儒學衰落的狀態;近代墨子學興起的歷程及其貢獻;從近代墨學的興起看中國近代學術的轉型。

第十二講 墨學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2016年10月15日下午)

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孫中原

內容簡介:圍繞墨家的科學和人文精神,展示墨學博大精深的內容;闡發墨學跟現實文化的相融相通,揭示墨學跟世界文化的聯繫互通,分析墨學對當今社會的啟示借鑑價值;論證新墨學、元墨學創立的功能、作用和意義,展望墨學發展的方向道路和理想期待。

梅花 發表於 2025-4-16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公開課課程安排芻議】

由滕州市政府聯合光明日報國學版主辦的墨子公開課,實為當代墨學復興之盛舉。此系列講座以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為學術依託,匯聚兩岸三地九位頂尖學者,系統呈現墨家思想之精要,其課程設置尤見匠心。

課程體系呈現出鮮明的"義理-實踐"雙重維度。首講由郭齊勇教授提綱挈領,為後續專題研討奠定學理基礎。顏炳罡、李賢中二先生分別從儒墨比較與本體論角度闡釋"兼愛"學說,既見墨家突破周禮的革新精神,又彰顯其"視人之國若視其國"的普世情懷。廖名春教授剖析的尚賢尚同說,實為古代中國最早的賢能政治理論,其中"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的主張,至今猶發人深省。

課程更難得者,在於對墨學多維度的現代詮釋。葛志毅教授揭示的節用思想,實為應對資源危機的古典智慧;秦彥士教授挖掘的"非攻"學說,既含精密防禦技術,又蘊"以戰止戰"的和平哲學;楊武金教授闡釋的墨辯邏輯,其"以名舉實"的認識論,較之亞裏士多德三段論亦不遑多讓。至若姜寶昌教授論述的科技成就,尤見墨家"道技合一"的獨特氣質,其光學實驗與力學原理,確為上古文明之奇珍。

末講以"墨俠精神"收束全課,暗合太史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的評騭。課程編排先立根本、後開枝葉,既遵【墨子】"本-原-用"的論述次第,又暗合現代學術規範。各講內容互為犄角,共同構建起墨學作為"先秦顯學"的完整圖景。

此系列講座選址墨子故裏,兼具學術深度與地方特色,實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典範。若能輯錄講稿成書,或可補當今墨學普及之闕。建議後續增設墨學與當代社會治理、企業倫理等實踐性議題,使古智今用,更彰墨學之現代價值。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