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6|回復: 1

[文化資訊] 墨子公开课课程安排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7-29 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公开课课程安排

主办单位: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

发起单位:〖光明日报〗国学版

教学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承办单位: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室

授课地点:滕州市委党校报告厅

第一讲 墨学概观(2016年7月8日上午)

主讲人: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 郭齐勇

内容简介:(略)

第二讲 孔墨思想之比较(2016年7月23日上午)

主讲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颜炳罡

内容简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兼爱是墨子学说之特征,也是墨子走出儒家阵营做出的最大突破。

第三讲 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价值(2016年7月23日下午)

主讲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贤中

内容简介:先秦时代墨子提出兼爱思想的原因与根据;兼爱思想的内涵、价值;兼爱思想的推广与实践。

第四讲 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2016年8月6日上午)

主讲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廖名春

内容简介:墨子崇尚贤能,主张用人不论出身高低贵贱,一概以贤否衡之。在此基础上提出尚同说,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要统一于贤者在位的上司。尚贤与尚同说,是墨子政治学说最有特色的部分。

第五讲 墨子的俭约节制思想——节用、节葬与非乐(2016年8月6日下午)

主讲人:大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葛志毅

内容简介:〖节用〗〖节葬〗与〖非乐〗三篇构成墨子的俭约节制主张,并突出墨子思想中极具特征的一个层面。

第六讲 墨家军事智慧与和平思想(2016年8月20日上午)

主讲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秦彦士

内容简介:墨子和墨家后学时代的战争;墨家『救守』防御军事学;〖墨子·备城门〗的城防武器与墨家科学技术;墨子与诸子反战态度和方法的比较;墨子和平思想的域外影响与现代启示。

第七讲 谈辩——墨家的逻辑与思维智慧(2016年8月20日下午)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杨武金

内容简介:谈辩是墨家三大教育科目之一。墨家的逻辑与思维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八讲 墨家科技思想及其成果(2016年9月3日上午)

主讲人:山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 姜宝昌

内容简介:墨家科技思想的每一命题,无不浸润着『兼爱天下』的人文关怀。其中,形(几何)学和光学已具某种系统性,而珠算机理,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光的直线传播与小孔成像原理,半分木锤体现出来的极限概念等等,均为耀辉世界科技史的不朽成果。

第九讲 侠之大者——墨子的侠义精神与影响(2016年9月3日下午)

主讲人: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薛柏成

内容简介:墨子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侠义』精神的源头之一。武侠精神经历了一次次的升华,成为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意识深处的最高伦理价值和行为标准。

第十讲 墨家的天志明鬼和非命思想(2016年9月24日上午)

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李存山

内容简介:墨家讲『天志』,是以天神的道德意志作为其『兼爱』『非攻』『尚贤』等社会主张的『天道』根据。墨家认为,用天志、鬼神的赏善罚恶来在思想观念上保障『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的必然性。因为墨家讲天志、鬼神的赏善罚恶,所以墨家『非命』。

第十一讲 近代墨学的兴起(2016年9月24日下午)

主讲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龚鹏程

内容简介:清朝中叶以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近代墨子学复兴与儒学衰落的状态;近代墨子学兴起的历程及其贡献;从近代墨学的兴起看中国近代学术的转型。

第十二讲 墨学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2016年10月15日下午)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孙中原

内容简介:围绕墨家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展示墨学博大精深的内容;阐发墨学跟现实文化的相融相通,揭示墨学跟世界文化的联系互通,分析墨学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借鉴价值;论证新墨学、元墨学创立的功能、作用和意义,展望墨学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理想期待。

梅花 發表於 2025-4-16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公开课课程安排刍议》

由滕州市政府联合光明日报国学版主办的墨子公开课,实为当代墨学复兴之盛举。此系列讲座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为学术依托,汇聚两岸三地九位顶尖学者,系统呈现墨家思想之精要,其课程设置尤见匠心。

课程体系呈现出鲜明的"义理-实践"双重维度。首讲由郭齐勇教授提纲挈领,为后续专题研讨奠定学理基础。颜炳罡、李贤中二先生分别从儒墨比较与本体论角度阐释"兼爱"学说,既见墨家突破周礼的革新精神,又彰显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的普世情怀。廖名春教授剖析的尚贤尚同说,实为古代中国最早的贤能政治理论,其中"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主张,至今犹发人深省。

课程更难得者,在于对墨学多维度的现代诠释。葛志毅教授揭示的节用思想,实为应对资源危机的古典智慧;秦彦士教授挖掘的"非攻"学说,既含精密防御技术,又蕴"以战止战"的和平哲学;杨武金教授阐释的墨辩逻辑,其"以名举实"的认识论,较之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亦不遑多让。至若姜宝昌教授论述的科技成就,尤见墨家"道技合一"的独特气质,其光学实验与力学原理,确为上古文明之奇珍。

末讲以"墨侠精神"收束全课,暗合太史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的评骘。课程编排先立根本、后开枝叶,既遵《墨子》"本-原-用"的论述次第,又暗合现代学术规范。各讲内容互为犄角,共同构建起墨学作为"先秦显学"的完整图景。

此系列讲座选址墨子故里,兼具学术深度与地方特色,实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若能辑录讲稿成书,或可补当今墨学普及之阙。建议后续增设墨学与当代社会治理、企业伦理等实践性议题,使古智今用,更彰墨学之现代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