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4|回復: 0

[文化觀點] 小字典里的大文化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6-4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小字典里的大文化

20160523_020

20160523_020

〖新华字典〗纪念版

20160523_021

20160523_021

20160523_022

20160523_022

4月中旬,吉尼斯世界纪录高级副总裁马克·弗里加迪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

『这不只是一本字典,更是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在商务印书馆发起的读者『晒字典』活动中,读者晒出了十几种版本的〖新华字典〗,同时表达了自己在〖新华字典〗陪伴下识字、阅读,一路走来的感慨。

尽管它只有手掌大小,却蕴集了一种文化理想。小字典背后,折射的是大文化。

大学者编小书

〖新华字典〗是应历史潮流而生的。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普及和提高。1950年,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魏建功牵头组建新华辞书社,兼任社长并开始主持编纂〖新华字典〗。

周恩来总理两次接见〖新华字典〗修订小组代表,听取汇报达3个小时,亲订字典的修订原则,改正字典词条,甚至过问字典的定价及『降成本』问题。『文革』中,尽管极左思潮对〖新华字典〗的修订产生很大阻力,但在周总理关心下,1971年版〖新华字典〗从修订到出版只用了1年时间。

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字典就蕴集了为民族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的文化理想。它的旗下,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金克木、周祖谟等。小字典大学者,这个特色保持了60多年。

这些文化大家带来的不仅是独到的专业见解,同时还有热心奉献的精神。叶圣陶在选题和主编人选的确定、编写体例的修订等方面都亲身参与,魏建功主持字典编写,不领出版社的工资。

这种精神被代代传承。2003年,〖新华字典〗第10版修订期间正遇上非典,为了不耽误进度,大家在不能聚集开会的情况下打电话讨论,两两之间约定时间、地点,在街头见面互换稿件,犹如当年的『地下工作者』。

扫盲识字工具

1953年,〖新华字典〗正式出版,成为几亿人民扫盲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到了自己与〖新华字典〗的故事。

英雄欧阳海生前只上过一年半夜校,却依靠查〖新华字典〗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残疾人作家刘水8年里翻烂3本〖新华字典〗,自学了从小学到高中全部课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在偏远地区,〖新华字典〗『一书难求』,学生想拥有一本自己的『字典』,只能依靠抄写。即便到了2010年,广西仍有部分困难地区小学缺少正版〖新华字典〗,致使质量粗劣、漏洞百出的仿冒字典充斥校园。事件曝光后,商务印书馆于第一时间赶到这些学校进行公益捐赠。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下,〖新华字典〗纳入中央『两免一补』政策名单,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获得免费的〖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可谓凝聚了全社会的共同智慧。〖新华字典〗的读者,同时是字典的良师益友。『鹅』,在〖新华字典〗中原注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后来,有读者给编辑部写信,说他按照〖新华字典〗的区分,把『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了,却发现腹中有卵。编辑们查了相关资料才得知,鹅不分雌雄,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大一些,于是在1979版中做了修改。

紧跟时代步伐

如今,〖新华字典〗已经更新到第11个版本,第12次修订正在进行中。〖新华字典〗的修订紧跟时代步伐,对文字的释疑、用法做更新。

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新增加了一个『焗』字,同时添加了『焗油』这个词。怎么解释『焗油』,大家都没多少把握。编辑贾彩珠先后两次到理发店请教并体验了焗油,最后注释确定为:『一种染发、养发、护发方法。在头发上抹油后,用特制机具蒸汽加热,待冷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比如「拜」,第10版只有一个读音bài,第11版增加了新的读音bái,如「拜拜」,表示再见或结束某种关系。还有像「的」,第10版有三个音:de、dí、dì,而第11版增加了dī的音,如「的士」,表示出租车。这两个字新增的发音分别来自英语和粤语,普通话中本没有这样的发音。但因为社会使用度较高,因而就收录进字典了。』采访中,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说道。此外,第11版〖新华字典〗将『晒』字的解释中加入了『晒工资』『晒照片』这样的注解,还有『车奴』『房奴』『灾民』『股民』『农民工』等体现时代特点的词。『不过,我们通常是增加最精华、最普遍、最常用的词语,不是所有网络流行语都会采用。比如表示尴尬表情的「囧」字,表示起较大作用的「给力」,这些词流行了一段时间后并不是很常用,所以就不会收录新词或修改原词的注解。』

目前,他们正在设计和研发〖新华字典〗手机版本,将来读者可以通过下载APP的方式,更方便地使用〖新华字典〗,与纸质〖新华字典〗形成互补。

国际交流使者

在对外交流中,〖新华字典〗代表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

相传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接受西方某国政要赠送的百科全书以后,把〖新华字典〗作为国礼回赠给对方。『大国家,小字典』的说法因此广为流传。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向耶鲁大学赠送了567种1346册中国图书,其中就有〖新华字典〗,并在介绍时称它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

一个叫盖娅的外国学生在北京大学留学,她每天都要用〖新华字典〗纠正发音、写论文、做翻译。有一次她在电视上看『龟兹文化』,发现『龟』不念『guī』,而念『qiū』,她立刻查〖新华字典〗,才知道『龟』在古代有地名的用法。因其篇幅小,便携带,内容丰富又语言平易,〖新华字典〗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好帮手。许多外国人在说话、唱京剧或者说相声时,习惯说『我查过〖新华字典〗了』,显示了字典的权威性。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引进了原版〖新华字典〗。在日本,学者香坂顺一、宫田一郎等合作翻译了〖新华字典〗的日文版,与原版的中文版一道发行。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表示,〖新华字典〗获评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从微观层面反映了汉语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则表示,这一荣誉印证了〖新华字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为他们和更多国际一流文化机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记者柴逸扉)

冯夕底 發表於 2025-7-8 02:21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字典里的大文化:论《新华字典》的文化理想与精神传承

《新华字典》之"小",在于其形制袖珍、内容简明;而其"大",则在于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普及的宏大理想。这部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字典"的辞书,实则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座丰碑。其编纂历程,恰是一部浓缩的新中国文化发展史。

《新华字典》的诞生,源于一个民族对文化复兴的深切渴望。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率高达80%,魏建功先生等学者秉持"为民族文化普及建功"之志,汇聚叶圣陶、王力等学术泰斗,以大学者之学识编小书,将毕生所学倾注于方寸之间。这种"大家编小书"的现象,在世界辞书史上实属罕见。诸位先生不取分文报酬,以学术报国之心编纂字典,其精神境界令人景仰。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即使在"文革"动荡时期,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学者们仍坚守文化阵地,使字典修订工作得以延续,确保了文化传承不断。

《新华字典》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单纯工具书的范畴,成为民族文化启蒙的重要载体。从知青在田间地头翻阅字典识字,到当代学子通过它掌握标准汉语,这部字典见证了数亿中国人的文化成长历程。它不仅是语言规范的权威,更是文化认同的基石。在全球化语境下,《新华字典》通过57.6亿册的发行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播至世界各地,其影响力远超一般文化产品。

《新华字典》编纂者所体现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恰是中华学人优秀传统的当代呈现。从古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到现代学者修《新华字典》,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文化担当。这种精神在非典时期修订者街头交接稿件的场景中得到了生动延续,彰显了文化传承的坚韧力量。

《新华字典》的持久生命力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形式之大小,而在于内涵之深浅。这部小字典之所以能成为"大文化"的象征,正是因为它凝聚了几代学人的智慧与心血,承载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在数字化时代,《新华字典》仍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提醒我们:文化的生命力,永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
姚改 發表於 2025-7-16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字典里的大文化:论《新华字典》的文化理想与精神传承

《新华字典》之"小",在于其形制袖珍,便于携带;而其"大",则在于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普及与知识传播的宏伟理想。这部"手掌大小"的辞书,实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其背后凝聚着几代学人的智慧与心血,折射出中国文化建设的深层脉络。

从编纂历程观之,《新华字典》堪称"大学者编小书"的典范。魏建功、叶圣陶、王力等学术巨擘,不以辞书编纂为小道,而视之为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石。他们不领工资、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传统士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品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在专业见解与普及工作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工具的实用性,使《新华字典》成为学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字典修订,更彰显了国家对文化普及工作的高度重视,这种"大家编小书"的传统,实为中华文化传承的独特智慧。

就社会功能而言,《新华字典》超越了单纯的识字工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引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盲率高达80%的背景下,这部字典配合扫盲运动,为数亿民众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从知青上山下乡时揣着字典自学,到当代学子查阅字词,《新华字典》始终扮演着"无声的老师"角色。其发行量达5.67亿的奇迹,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更印证了中华民族对文化知识的普遍渴求。字典中每个字条的释义,都是文化基因的传递;每个例句的选择,都蕴含着价值观念的塑造。

从文化象征角度审视,《新华字典》已升华为民族集体记忆的符号。不同版本的老字典,承载着不同年代人们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故事。商务印书馆"晒字典"活动中呈现的十几种版本,恰如一部微缩的新中国文化史。读者对字典的情感依恋,本质上是对文化传承的认同与珍视。这种情感联结,使《新华字典》超越了实用工具的属性,成为中华文化连续性的象征。

《新华字典》七十余年的历程启示我们:文化传承既需要崇高的理想引领,也需要扎实的工具支撑;既依赖学者的专业精神,也离不开大众的学习热情。这部小字典所体现的"大家编小书"传统、"小工具办大事"理念,对于当下文化建设仍具重要借鉴意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益求精、服务大众的文化传承精神,让知识以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式抵达每个求知者的手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