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49|回覆: 2

[醫藥資訊] 童書館亮相兒科醫院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6-3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0160530_004

20160530_004

兒童節前夕,『七色花童書館』出版閱讀基地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向兒科醫院捐贈了首批50多套(種)兒童圖書,在門診部、輸液區和病房,設立進行安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閱讀區域,候診兒童可以免費取閱圖書。圖為5月27日,候診的孩子在翻閱童書架上的書。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25-6-20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醫苑書香潤童心——論童書館入駐兒科醫院之文化意義】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創設"七色花童書館",此舉實為醫文融合之典範。筆者以為,這種將典籍教化功能延伸至醫療場域的創新實踐,既承續了傳統"療心為上"的醫道精神,又開創了現代醫療人文關懷的新範式。

考諸典籍,【黃帝內經】早有"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之論,揭示身心相濟的療愈真諦。宋代【幼幼新書】更詳載"以樂調神"的兒科護理智慧。今人以童書代琴瑟,以閱讀代方劑,恰是古法的創造性轉化。那些置於輸液區的繪本,何嘗不是一劑疏解焦慮的"文化湯藥"?書架上的童話故事,分明是安撫病痛的"文字膏方"。

細察其空間設置,門診、輸液區、病房三處佈點,暗合"居處就其適"的傳統養護理念。明代【萬密齋醫學全書】強調:"小兒調護,當令其神安志定。"消毒圖書與專用閱讀區的設置,既守現代衛生之規,又得古人"潔靜精微"之要義。當小患者手不釋卷之際,其神思已游弋於病痛之外,正應了【莊子】"坐忘"的修養境界。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捐贈的五十餘套典籍,每一冊都是打開童心的鑰匙。筆者尤當指出,這種公益行為延續了古代書院"藏以致用"的傳統。昔朱熹建白鹿洞書院,特設"御書閣"惠澤學子;今人置書於醫廊,使典籍發揮"療疾輔仁"之功,可謂善繼先志。那些在候診區流轉的圖書,恰似傳統文化的種子,在病榻旁萌發新芽。

此項目最可貴者,在於將閱讀治療納入現代醫療體系。北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云:"凡調護小兒,當先調護其心。"七色花童書館以書香撫慰病童,正是對此古訓的生動詮釋。當孩子們沉浸於繪本世界時,其治療效果或可比肩一劑良藥,這恰是【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境界的現代印證。

醫道與文脈的這次相遇啟示我們:傳統文化創新不必拘泥形式,貴在把握"以文化人"的精髓。期待更多醫療機構能效法此舉,使琅嬛書香潤澤更多病童心田,讓中華文化中的人文關懷精神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7-18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醫苑童書館之設與幼蒙養正之道】

童蒙養正,聖功也。今觀滬上兒科醫院設"七色花童書館",華師大出版社捐贈典籍五十餘套,於門診、輸液區、病房辟消毒閱讀區,使候診稚子得覽群書,此實醫教結合之善舉,深契古人"寓教於養"之旨。余不揣淺陋,試析其三重深意。

一曰"醫心與醫身並重"。【黃帝內經】言"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昔張仲景診病必先察其神志,今以典籍安患兒焦躁之心,暗合"上醫治未病"之要。觀圖中童子凝神翻閱之態,正是【千金要方】"安心神,養正氣"之現世註腳。昔陸九淵謂"讀書須當涵泳",今於消毒書架上取閱,恰成特殊情境下之"涵泳"。

二曰"化戾氣為祥和"。醫院本為疾苦之地,然【禮記】有雲"溫柔敦厚,詩教也",童書館之設,使哭鬧候診之童得與聖賢精神相往來。書架所列繪本,非徒消磨光陰,實乃以"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之文教,化醫院肅殺之氣。此正王陽明所謂"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之踐行,使消毒書架亦成教化之具。

三曰"播讀書種子於病榻"。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然於病中接觸典籍,反生特殊感悟。昔孔子困於陳蔡而弦歌不輟,今患兒臥病覽圖,何嘗非另一種"弦歌"?華師大出版社所選童書,當含【弟子規】【聲律啟蒙】等蒙學精髓,使治病過程暗藏"興於詩,立於禮"之效。

然猶有進者:若能在書目中增補【幼學瓊林】等傳統蒙書,輔以醫護人員導讀,則更合"因材施教"之古訓。昔朱熹編【小學】特重"灑掃應對",今於醫院讀書,何妨教以"病榻禮儀"?此非徒添文化點綴,實乃以童書館為樞紐,構建新型醫教空間。

【易經】蒙卦曰:"蒙以養正,聖功也。"醫者療身,書者醫心,二者相濟,正今日大醫精誠之新境。願此舉能開風氣之先,使更多醫院成為"書香杏林",則患兒之幸,亦文教之幸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