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47|回覆: 0

[狹義文字學] 歷時近6年,【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發布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6-3-25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歷時近6年,『東北亞名人會』第十次會議11月30日發布了【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新書,成為名人會十年歷史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韓國前文化部長官李御寧在新書發布儀式中表示,『東北亞名人會』之所以能在艱難的環境中不間斷地舉辦十年,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三國之間共享的文化。

日本前文部科學大臣遠山敦子表示,【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發布具有里程碑意義,要把它作為一個起點,推動未來十年三國在各領域的發展。

在2010年『東北亞名人會』第五次會議上,中方代表提出編制一份【中日韓共用常見漢字表】的建議,得到日韓代表一致贊同。經過中日韓三國有關人士歷時近6年的共同努力,【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韓文版新書編成發布。

【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新書發布儀式結束後,韓國書法家朴元圭向與會的中國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韓國前總理李洪九以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分別贈送了用中國甲骨文書寫的三人姓名的書法作品。三位領導人也在印有808個漢字的書法牆下揮墨,分別寫下了『和』、『平和』與『溫故創新』,表達了對漢字表推動 三國文化交流、排除溝通障礙所給予的期望。

在11月30日下午的名人會分組討論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指出,應推動中日韓聯合大學的建立,把808個漢字融入到學生課程中去,推廣使用。

『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日本籌措革命經費時,由於語言不通,就與友人宮崎滔天通過文字進行筆談。如今只要認識這808個共同常用漢字,中日韓三國的人們也能夠通過文字無障礙交流。』漢字表發起者、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紀寶成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這一提議是2010年由紀寶成在奈良舉行的第五屆東北亞名人會上首次提出的。此後四年間,中日韓三方最終於2013年10月編製成總共808個繁體漢字的【中日韓共用常見八百漢字表】,按繁體漢字的unicode編碼排序。

字表選定根據中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日本 【常用漢字表】和韓國【教育用基礎漢字】三種資料編制。808字中屬於【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常用字的有801字,屬於次常用字的7字(姊貯祭泣昔卒韓);屬於日本『教育用字』的710字,其餘98字均見於日本【常用漢字表】;屬於韓國初中漢字的801字,屬於高中漢字的7字(央區團局寫茶點)。

『字表所選漢字基本覆蓋了三國漢字的高頻區, 符合「共同常用」的標準。』課題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趙彤副教授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在特定場合,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藉助漢字實現簡單交流。據保守估計,掌握共用字表中的漢字後,街面上80%的漢字招牌、簡單漢字說明都能看懂。

三國代表提出,下一步要共同做好『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的推廣,將漢字表在中小學教育、旅遊、重要集會、城市道路、公共場所乃至企業產品說明書上使用。韓國前國際放送交流財團(阿里郎國際廣播)社長孫智愛表示將『身體力行』:『漢字表不僅要在大學層面推進,同時還需瞄準更年輕的群體。讓韓國的孩子能有更多中國和日本的朋友。』

『漢字可以使城市間的交流增加,同時可以使用圖形設計交流工具。東京奧運應當用這些漢字設立標識。』日本建築家、東京大學教授隈研吾說。紀寶成補充道:『在推廣後,如果效果好,將再增加200字。這不光是教育部門的任務,也需要政府的督促和支持。』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22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日韓共用漢字表的文化價值與實踐意義】

東北亞文化圈以漢字為紐帶綿延千年,今觀【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之成,實為東亞文明對話之盛事。此表歷時六載,經三國學者反覆考訂,終成文化公約數,其價值非止於文字工具,更在文明互鑒之深層意義。

一、文字學價值:構建文化認知基礎
此808字以繁體為基準,覆蓋三國高頻用字區。考其源流,801字見於中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710字為日本教育用字,801字屬韓國初中漢字,形成"常用字交集"。如"和"字,在中國訓"和諧",日本音讀"わ",韓國音讀"화",一字而存三聲,實為東亞文明"和而不同"之絕佳註腳。所選之字兼顧實用與傳承,如"卒"字雖屬中國次常用字,然在日韓語境中猶存"卒業"等重要構詞功能。

二、教育學意義:開創區域教育新模式
章新勝會長倡建中日韓聯合大學,將此808字納入課程體系,實為深謀遠慮。昔年孫中山與宮崎滔天"筆談"舊事,今可藉此字表重現。教學中可採取"比較文字學"方法,如解析"書"字在中國簡化為"書",日本新字體作"書",韓國保持原形,使學子在識字中領悟文化流變。更可效法古人"六書"教學,通過象形(如"山")、指事(如"上")、會意(如"信")等法則,激活漢字認知的深層記憶。

三、文化政治學維度:超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福田康夫書"溫故創新",正合【論語】"溫故而知新"之訓。808字猶如文化密碼,其中"祭"字存華夏禮樂精神,"茶"字載東亞生活美學,"卒"字映科舉制度餘韻。三國政要共題"和""平和",暗合【周禮】"以和邦國"之思。此表之出,非為統一文字,實乃搭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對話平台。

今人當以808字為舟楫,溯漢字文化圈之源流。建議後續可開展三項工作:其一,編纂【東亞漢字文化譜系】,考據每個字的跨國流變;其二,建立"漢字文化體驗館",運用數字技術展示活態傳承;其三,舉辦年度"東亞漢字文化節",以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活化傳統。如此,方不負三國先賢"書同文"之遺志,亦為東亞命運共同體築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