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257|回復: 1

[医药临床] 缪氏资生方——慈禧健脾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6-3-1 1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资生丸出自明代名医缪仲醇,是用于消食健脾的调补方。“饥者服之饱,饱者服之饥。”另外,膏方一般都会用到胶类药,使能黏稠成形。本膏则不同,用的是蜂蜜。这正是御医们精心巧思后的选择。

    曾治天台姚女士,形体消瘦,纳差,进食稍多则胃中不适,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长年不能吃主食;睡眠差,梦多;行走无力,稍走则疲乏需要坐下来休息;手足不温,背冷,大便不爽,长年尿隐血。舌苔薄,舌质暗,脉细数。辨为劳损之甚,调治从脾胃着手,以资生丸为主方加减。

    资生丸出自明代名医缪仲醇,是用于消食健脾的调补方。明代医家王肯堂曾在《证治准绳》介绍:“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得之秘传,名资生丸,饥者服之饱,饱者服之饥。”

    王肯堂在一次酒足饭饱后试着服用,第二天确实一点积滞的感觉都没有。于是,他对资生丸特别信服,将它作为父亲晚年的保健用药。光绪年间,御医以此方为基础,给老佛爷拟订了资生健脾膏。

    原方载:光绪 年三月二十三日,老佛爷资生健脾膏。党参二两,于术一两五钱(炒),广砂仁一两(小粒,研),木香一两(研),茯苓二两(研),陈皮一两二钱,柏子仁一两五钱(炒),三仙四两(炒黄),山药一两,紫姜朴一两,小枳实一两二钱(炒,研),炙甘草五钱。上药以水熬透,滤去滓,再熬浓,加炼蜜为膏,每用四钱,白术水冲服,瓷罐收盛。

    分析处方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味甘,用于补脾;砂仁、陈皮、厚朴、三仙、枳实味辛,用于调胃;更用柏子仁润下通滞,使全方能补能运,成为平和的调补脾胃良方。

    膏方一般都会用到胶类药,使能黏稠成形。本膏则不同,用的是蜂蜜。一是蜂蜜与胶类药同样有黏稠和合的作用,但能避免胶性的腻滞;二是蜂蜜还有很好的调补脾胃的作用。宫廷用药首先是求稳,膏方调补重要的是不伤胃。用此方,并用蜂蜜,正是御医们精心巧思后的选择。

    虚劳多及五脏,表现为脏腑精气的损伤,但并非纯属虚证,多因脾胃虚弱,运化不及,饮食积滞。食积中焦,气失周流,而有雍满痞塞之征;气阻则运亦馁,脏腑功能受损。治宜调理脾胃:消食、祛湿、行气,祛除束缚之邪,助其健运;径用补益,可使水谷精微得以化生,脏腑精气均得资益,复康强健可期。

    在姚女士的处方中,用药一是消食,用神曲、山楂、炒谷芽、炒麦芽、姜半夏、砂仁;二是健脾,选用山药、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炒苡仁;更用山萸肉、炒当归、五味子、鸡血藤补益五脏精气。

    两周后二诊:胃口好转,精神变好,原方出入再进。三诊诉多年来不能吃的年糕也可以吃一点了,能静心安睡,人感到有力气。前方改作膏剂,以健脾养胃为主,消食和中为辅,配用补益心脾,滋补肝肾。两月后告知,睡眠、饮食均基本恢复正常,怕冷症状消除,手足温热,体重增加。

汪柯 發表於 2025-4-11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缪氏资生方健脾膏探赜——兼论脾胃调补之道》

资生丸乃明代缪仲醇《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所载名方,其组方之妙在于"寓通于补",诚如王肯堂所言"饥饱得宜"之效,实开后世调理脾胃法门。今观慈禧健脾膏之化裁,尤见御医深谙缪氏心法,更融宫廷调养之要旨。

考本方源流,实脱胎于缪氏资生丸原方(人参、白术、茯苓等九味),而御医改制为膏时匠心独运:其一,易人参为党参,既存补益中气之功,又避温燥太过;其二,增柏子仁润燥通腑,暗合"六腑以通为补"之旨;其三,以蜜代胶,既成膏形,又无阿胶滋腻碍胃之弊。此三者,足见其"致中和"的用药艺术。

细析组方结构,可见三层配伍精义:
1. 四君为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奠中州之气
2. 焦三仙佐砂仁、枳实消导食积
3. 木香、厚朴理气宽中,柏子仁润肠降浊
如此则升清降浊各得其宜,正如《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之反治法。

至若姚女士案,其证乃典型"脾胃虚馁,运化失司"之候。形体消瘦而纳差者,脾阴虚也;背冷肢凉者,脾阳弱也;便滞尿血者,升降乖违也。医者取资生法加减,正合叶桂"脾胃分治"之论:消食用焦三仙、半夏曲,取"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健脾选山药、茯苓,遵"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之训。尤妙在用砂仁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深得缪氏"资生"真谛。

今人用此方当注意三要:
一辨虚实比重,若舌苔厚腻当增苍术、藿香;
二察寒热偏胜,遇阴虚燥热需加石斛、麦冬;
三权动静之宜,久服者可间服香砂六君丸调之。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资生之法非独治脾,实乃"执中央以运四旁"之要术。观此膏方,其可贵处正在平淡中见神奇,于寻常药物间显功力,足为后世调理脾胃之圭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