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41|回覆: 2

[醫藥臨床] 重用益氣育陰治失眠

[複製鏈接]
無端 發表於 2016-3-1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近代著名醫家丁甘仁曾治羅姓患者,因痔漏日久,氣陰傷損,發為失眠。膏方調治,重在益氣育陰。

    原案對病症的描述十分簡略:始患痔漏,繼則不寐。而對病證的分析則步步深入,鞭辟入裡。

    『痔漏傷陰,陰傷及氣,氣陰不足,氣不能配陽,陰虛及陽,故為不寐。』這是本案失眠之病機。

    通常失眠責之於心腎。丁氏從臟腑功能與八卦的聯繫析理:離中一陰,是為陰根,陰根下降,是生水精。坎中一陽,是為陽根,陽根上升,則為火母。坎離交濟,水火協和,陽入於陰則為寐,陽出於陰則為寤也。腎陰不足,水不濟火,心火不能下通於腎,腎陰不能上濟於心,陽精不升,水精不降,陰陽不交,則為不寐。此為不寐之本。

    同時考慮到肝膽對失眠發病的影響。肝為乙木,內寄陽魂,膽為甲木,內含相火。腎陰虧耗,水不涵木,肝不能藏其陽魂,膽不能秘其相火,神驚火浮,亦為不寐。此為不寐之兼見。

    除了心腎肝膽,脾胃居中,其升降關乎心腎之交。丁氏謂,離處中宮,坎居下極,位乎中而職司升降者脾胃也。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胃失流通,中宮阻塞,不能職司升降,上下之路隔絕,欲求心腎之交,不亦難乎。胃不和者,不寐之標也。

    故此,丁氏強調,治療失眠當重益氣育陰。益氣以吸陽根,育陰以滋水母,升戊降己,取坎填離;益氣即所以安神,育陰亦兼能涵木,標本同治,可望獲效。

    丁氏膏方用藥,益氣用清炙黃芪、黨參、炒山藥、清炙甘草、蓮子、紅棗,養陰用生地、熟地、天冬、麥冬、制首烏、枸杞子、白芍、川石斛、雞子黃、炙鱉甲、龜甲膏、阿膠、冰糖;並用紫石英、茯神、炙遠志、酸棗仁、合歡花,加強調補心腎的功能;川貝母、生牡蠣、龍骨、青龍齒清瀉肝膽,秫米、半夏健脾和胃。其中雞子黃、鱉甲、龜甲膏與牡蠣、龍齒類同用,有育陰鎮潛之用。

    筆者借鑑丁氏方,治療天台楊女案。2008年11月8日就診。43歲,銀行職員,勞資及財務工作,勞心過度,氣陰傷損,入睡困難,多煩熱,心悸氣短,面色暗滯,肩頸腰背酸脹,小腹時脹,大便不爽。苔薄膩,舌暗紅,脈沉細數。治法補氣養心,滋腎益精,疏肝理脾。用藥生曬參、茯苓、白朮、黃芪、山藥、熟地、萸肉、天冬、麥冬、枸杞子、女貞子、白芍、菊花、制首烏、炒當歸、炒川斷、狗脊、柴胡、枳殼、陳皮、靈芝、夜交藤、炒棗仁、五味子、澤瀉、知母、百合、核桃肉、黑芝麻、阿膠、龜板膠製成膏方。

    治療用藥亦須重視肝氣的疏達。睡眠差需要疏肝,小腹脹需要行滯,柴胡、枳殼、炒川斷正是為此而設。川斷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宣通經脈』(【藥性論】語)。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7-8 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益氣育陰法在失眠證治中的理論建構與臨證啟微】

丁甘仁先生治療羅氏痔漏致失眠一案,堪稱氣陰雙補法治神志病的典範。本案以"痔漏傷陰-陰損及氣-陰陽失交"為病機軸心,構建起三焦氣化失常致失眠的理論框架,其辨證之精微,足為後世法。

一、坎離交濟失序為失眠之本
丁氏以【周易】坎離二卦闡發失眠機理,深得醫易同源之旨。離卦外陽內陰,其陰爻為心陰根基;坎卦外陰內陽,其陽爻為命火本源。正常生理狀態下,心火下煦腎水,腎水上濟心火,形成"水火既濟"之態。本案腎陰虧耗,致坎中真陽失於涵養,離中心陰無所資生,形成"火水未濟"之病理格局。丁氏以"陽根""陰根"立論,揭示失眠本質在於陰陽升降樞機不利,較之單純心腎不交說更具理論深度。

二、三髒協同失調為病機之要
1. 肝膽系統:乙癸同源理論在此得到巧妙運用。腎陰虧虛則水不涵木,致相火妄動,陽魂不藏。丁氏特別指出膽腑"內含相火"的特性,為後世從少陽論治失眠開闢蹊徑。
2. 脾胃樞紐:強調中焦為"升降之樞"的定位,指出胃失和降可阻斷心腎交通。此說上承【內經】"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論,下啟黃煌教授"半夏體質"辨治體系。
3. 標本論治:將心腎不交定為本,肝膽火浮、胃氣失和標,形成"三位一體"的辨證模型,體現整體觀與重點論的統一。

三、方藥配伍暗藏玄機
膏方組成彰顯"固本清源"思想:黃芪、黨參等益氣藥並非單純補氣,實寓"陽中求陰"之意;龜甲、鱉甲等介類藥與龍骨、牡蠣同用,形成"育陰-潛陽"雙向調節;半夏配秫米取法【內經】,體現"通補相須"的配伍智慧。尤其雞子黃的應用,既取法仲景黃連阿膠湯義,又暗合"血肉有情"之旨。

四、臨證拓展啟示
楊女案在繼承丁氏心法基礎上有所發展:勞心過度致氣陰兩傷病機與羅案相似,但增加肝鬱脾滯證候。方中柴胡、枳殼疏利氣機,知母、百合清潤除煩,既守丁氏氣陰雙補之法,又兼顧情志因素,體現"因人制宜"的辨證思維。核桃肉、黑芝麻等藥食同源之品運用,更符合現代人"治未病"需求。

當代臨床運用此法需注意:膏方調治適宜慢性虛損性失眠,急性肝鬱化火證當慎用;介類藥需配伍健脾之品以防礙胃;腦力勞動者可酌加丹參、遠志等通竅之品。丁氏此案啟示我們:治療失眠當跳出安神定志的窠臼,從陰陽氣化根本入手,方能取得持久療效。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7-16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益氣育陰法在失眠證治中的理法探賾——兼論丁甘仁醫案之學術價值】

丁甘仁先生治療羅氏痔漏致失眠一案,實為氣陰兩傷型失眠的典範治驗。本案雖寥寥數語,卻完整呈現了"痔漏傷陰→陰損及氣→氣陰兩虛→陰陽失交"的病理傳變鏈,其辨證思維深合【內經】"陽入於陰謂之寐"之旨。今就其中醫理法作三重闡發:

一、坎離交濟失序為本
丁氏以八卦象數解構失眠機理尤具卓識。離卦外陽內陰,其陰爻為火中之陰根;坎卦外陰內陽,其陽爻為水中之陽根。正常生理狀態下,離陰下降以濟腎水,坎陽上升以溫心火,此即【周易】"水火既濟"之象。本案腎陰虧耗,致坎陽不能上奉,離陰不得下交,形成"火水未濟"之病理格局。膏方中龜甲、阿膠等厚味填陰,佐紫石英引陽入陰,正合【傷寒論】黃連阿膠湯"育陰以戀陽"之法度。

二、木火浮越為標
肝膽系統在失眠發病中的中介作用常被忽視。丁氏指出"乙癸同源"失調引發的相火妄動,實開後世"從肝論治失眠"之先河。觀其用藥,龍骨、牡蠣與白芍配伍,暗含張錫純鎮肝熄風湯之意;青龍齒配川貝母,取"金能制木"之理。這種"滋水涵木"與"重鎮潛陽"並用的策略,較之單純安神法更契合病機。

三、中焦斡旋為要
丁氏特別強調脾胃升降對心腎相交的樞紐作用,此論發皇於黃元御"中氣如軸,四維如輪"學說。膏方中半夏秫米湯與四君子湯化裁併用,既承【靈樞】"飲以半夏湯一劑"之古法,又創"通補相合"之新意。現代研究證實,胃腸激素與睡眠節律存在明確相關性,古人"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直覺認知已獲科學驗證。

至若楊女案之治療,筆者在丁氏法基礎上有所發揮:增入柴胡、枳殼疏利三焦,佐澤瀉、知母清瀉相火,更用核桃、黑芝麻等脂類藥填補髓海。此乃結合現代腦力勞動者"上盛下虛"的體質特點,將傳統滋腎法發展為"填精-通絡-清火"三維調治模式。

要之,丁氏此案啟示我們:治失眠當立"調陰陽"為綱,以"和樞機"為要,將五臟生克關係置於氣機升降中統籌考量。其用藥法度謹守"育陰不礙脾,益氣不助火"的原則,對當今過度依賴重鎮安神藥的時弊,尤具糾偏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