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8|回覆: 2

[醫藥臨床] 【本經】肉蓯蓉 補腎壯陽 強陰益精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1-8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肉蓯蓉『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藏,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生山谷。』(【本經】)

    肉蓯蓉,味甘、咸,性溫,入腎、大腸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的作用,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

    凡習慣性便秘、老年人便秘、產後便秘之屬腎虛津虧腸燥者,症見大便干,如羊屎狀,或大便不干,但排出困難,或排便次數減少,肉蓯蓉入腎、大腸經,補腎陽養血潤燥,善滑大腸,通腑而不傷津液,且味咸,咸能軟堅,故用之尤宜,如【景岳全書】濟川煎。臨床上,余常於各種補腎填精藥之中加入肉蓯蓉,患者大多反饋便秘效果改善。反之,大便溏薄者不宜用肉蓯蓉。

    【本經】謂肉蓯蓉『強陰,益精氣,主七傷』,即補腎壯陽,用於腎氣虧損之意也。七傷,即腎氣虧損的七個症狀,【諸病源候論·虛勞論】論述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卒。

    凡腎陽虧損,或因素體先天不足,或因少年手淫頻繁,或因房事不禁,症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腰背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五更泄瀉或便秘,身浮腫,腰以下爲甚,記憶力減退,鬚髮早白或脫落,聽力下降或耳鳴,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舌白胖大或有齒痕,脈沉,男子陽痿,早泄,性功能減退,女子性慾減退,宮寒不孕,白帶清稀,月經失調,均可用肉蓯蓉補腎壯陽來治療。臨床上常配伍山茱萸、補骨脂治腎虛疲勞,腰膝無力;配伍杜仲、續斷治腎虛腰痛;配伍火麻仁,治老人津枯便秘;配伍鎖陽、陽起石治陽痿早泄,增強性功能,故能『多子』。

    【本經】言肉蓯蓉『補中,養五藏,主五勞』者,非指肉蓯蓉能補脾治中氣虛,而是指其能補腎陽而治命門火衰,命門之火爲一身陽氣之根本,命門火旺則一身之陽氣自然充足,故肉蓯蓉可治五臟勞損的病症。

    肉蓯蓉補陰通陽,通則不痛,故可『除莖中寒熱痛』。【本經】謂肉蓯蓉主『婦人症瘕』者,因其味咸能軟堅也。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6-3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經】肉蓯蓉藥性闡微及臨證應用考略

肉蓯蓉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其"從容"之性味特質,實爲補腎要藥之典範。今就經典所述,結合臨床實踐,作系統闡發。

一、性味歸經與藥理特性
肉蓯蓉味甘咸而性溫,歸腎與大腸二經。其獨特之處在於"溫潤相濟"的雙重屬性:既具甘溫補腎陽之功,又得咸潤滋精血之效。正如【本草匯言】所言:"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燥,補而不滯。"其"滑而不泄"的特性,使其在固精與通便之間達到微妙平衡,此即"從容"命名之真諦。

二、臨床應用精要
(一)腎系疾患主治
1. 生殖功能衰退
針對【諸病源候論】所述"七傷"病機,肉蓯蓉尤擅治療命門火衰證候。臨床驗證,其與山茱萸、補骨脂配伍(三才封髓丹加減),可顯著改善腎陽虛型性功能障礙。現代研究證實,其苯乙醇苷類成分具有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作用。

2. 二便失調
對於腎司二便功能失常,本品展現雙向調節之妙:既能通過濟川煎(肉蓯蓉、當歸、牛膝)治療老年虛性便秘,又可配合四神丸改善五更泄瀉。此即【本草備要】"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體現。

(二)婦科症瘕應用
【本經】所言"婦人症瘕",當屬腎陽虛衰、寒凝血瘀證型。臨床以蓯蓉配莪朮、肉桂(如【婦科玉尺】溫經湯),治療宮寒型子宮肌瘤確有良效。其軟堅散結之功,實源於鹹味入血、溫陽化凝之效。

三、用藥禁忌辨析
1. 濕熱下注之陽痿、陰虛火旺之便秘皆非所宜。
2. 便溏屬脾虛濕盛者慎用,誠如【本草新編】告誡:"滑腸之性,恐增泄瀉"。
3. 現代藥理表明,其多糖成分可能影響血糖代謝,糖尿病患者需配伍使用。

四、古今炮製差異考
古法以酒浸九蒸爲要(見【雷公炮炙論】),今之鹽製法則有違"甘溫補腎"本旨。建議臨證選用生品或酒製品,以存其"補陽不傷陰"之特性。

結語:肉蓯蓉之妙,在於契合"腎主封藏"又"寓通於補"的生理特性。然當今臨床存在濫用趨勢,當謹記【本經】"久服輕身"之誡,需辨證準確,配伍得宜,方顯"沙漠人參"之真價值。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6-19 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經】肉蓯蓉藥性闡微及臨證應用考略

肉蓯蓉一藥,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其性味歸經與功效主治,歷代醫家論述頗詳。今就【本經】所載,結合臨床實踐,作如下闡發:

一、性味歸經考辨
肉蓯蓉味甘微溫,兼得鹹味,此【本經】未明言而後世補充者。其歸腎與大腸二經,具"溫潤相濟"之特性。張景岳謂其"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正合"從容"之名實。考【本草綱目】引陶弘景言:"此物補精血,非峻補之品,故得從容之名。"其陰陽雙補之功,實爲腎經要藥。

二、主治功效析義
1. 強陰益精機理
【本經】言"強陰益精",實指其補腎陽、益精血雙重功效。腎陽得溫則精室充盈,精血得潤則陰器強健。觀【醫宗必讀】治陽痿方中,必配蓯蓉,取其"從陰引陽"之妙。現代研究證實,其含苯乙醇苷類成分,確能改善性腺功能。

2. 五勞七傷解詁
所謂"七傷",當以【諸病源候論】所載爲確。其治七傷之功,在於溫養命門。李中梓云:"命門爲精氣之海,蓯蓉溫潤,恰合火中補水之義。"臨床見腎陽虛損諸症,配伍巴戟天、菟絲子,效驗尤彰。

3. 莖中寒熱痛辨治
此症多屬腎經虛火或寒滯經脈。蓯蓉通陽而不傷陰,故能調暢宗筋氣血。【醫學衷中參西錄】載:"莖中痛屬虛者,蓯蓉配牛膝;屬熱者佐黃柏。"此即"通陽和陰"之具體運用。

三、臨證應用要訣
1. 便秘治療特色
濟川煎(蓯蓉、當歸、牛膝等)爲老年虛秘要方。其妙在"潤下"與"溫通"並舉。余曾治七旬老翁便秘,單用蓯蓉30克煎服,三日即通,此即"滑腸通腑"之明證。然脾虛便溏者確當忌用。

2. 婦科症瘕應用
【本經】言治"婦人症瘕",後世少用。考【婦科玉尺】治胞宮寒凝積塊,以蓯蓉配三棱、莪朮,取其"咸能軟堅,溫可散結"之功。然需辨明寒熱虛實,不可概投。

四、使用注意
1. 煎服法:宜酒浸或與金石藥同煎,增其溫通之效。
2. 配伍禁:陰虛火旺者慎用,若需使用當佐知母、黃柏。
3. 產地擇:以內蒙古阿拉善所產肉質肥大者爲佳。

結語:
肉蓯蓉乃"腎經之潤劑,命門之溫藥",其"從容"之性,正合"少火生氣"之旨。然今人多知其壯陽之功,而忽其益精之效;重其通便之用,而輕其養臟之能。讀【本經】當知,此物實爲調補腎中陰陽之要藥,非獨壯陽一端也。臨證運用,貴在明辨陰陽,知常達變,方不負"沙漠人參"之美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