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788|回覆: 1

[氣功] 站樁功的辨證施功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8 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站樁為功式的練功方法種類繁多,其臨床效應山頗不一。結合練功者的身體狀況或病情進行辨證選功,頗為必要。茲擇幾個常見的站式練功法及其效應簡要介紹如下,以供選用。

一、三園式

兩腳間距為肩寬的1.5—2倍,二腳掌重心位於掌面外側,二膝微屈,二手向前微松,二腿之間成一圓形,二手掌心相對又成一個球圓。呼吸可採用逆腹式,意念先守二掌心勞宮。靜立良久,待二手之間氣感增強,二掌心有麻、脹、熱、跳之感覺之後,二勞宮之間似乎有無形的吸力,這時,意守轉到球心,二手開始相對移近。待壓到壓力極大無法再壓時,二手開始相對移開;待拉到引力極大無法再拉時,二手再相對移近。如此反覆練氣,則二勞官之間的氣感越來越濃,遂開始將二掌心之間的氣球運轉,起先為水平的內旋轉,而後改垂直90°旋轉,再垂直旋轉90°,如此三維空間運轉,先在原地運轉,然後上下移動.水平移動、上下左右混合移動,待運轉結束時,逐步由動而靜,收氣入二掌心,再氣歸丹田,最後摩掌浴面收功。三圓式平穩放鬆,松養結合,有利於一切微虛之體。

二,銅鐘式(五鍾式)

靜立,二腳平行略大於肩寬,五趾抓地,五趾與腳跟猶如踏在鐘上,二膝微屈,二手自然向前盪出,掌心向下,五指如抓鍾狀。全身上虛下實,如一鐘形,腳踏二隻鍾,手提二隻鍾,故亦稱五鍾功。呼吸採用逆腹式呼吸。意守二掌心勞宮穴。吸氣時,二勞宮同時着意輕收,呼氣時,二勞宮着意向外輕推,一呼—吸則一推一收。如此往復,二勞宮之氣進出自然,猶如二扇門口。由於銅鐘功式站樁下實上虛,故此法以瀉為主。對於虛症病人亦可練功(兩勞宮進氣)為主。此功法對肝陽上亢,心火上炎、脾胃內熱者宜之。

三、清水羅漢樁

本樁屬於中位站樁的強壯功法。二腳平行同肩寬,呼吸平靜後,二手陽掌漸漸上舉,至水平。固定上臂,將前臂向內旋轉180後將二掌向上翹,上翹90°,然後二手腕向內旋轉90°,到十指相對,掌心向前。完成上述動作後,二腿下蹲,同時手臂向下旋轉90°,掌心向下成陰掌。此時拔腰,虛靈頂頸。二手勞宮向下,用意,二眼平視正前方。呼吸採用逆腹式呼吸,意守丹田和二手勞宮穴。收功時,逐漸還原。此樁法以強筋壯腰為主,有補腎固陽之效。習而久之,腎陽不虛。
白宜步 發表於 2025-4-3 06:53 | 顯示全部樓層
【站樁功辨證施功芻議】

站樁一法,源出【黃帝內經】"獨立守神"之旨,歷經千年衍變,形成體系完備的練功要術。今就三式樁法之辨證應用,略陳管見。

一、三圓式樁法考辨
此式取法【周易】"圓道周流"之理,其形制暗合【內功圖說】"抱球若虛"之象。臨床所見,凡氣血兩虛、陰陽失調者,習此式尤宜。其要訣在於"三圓相生":足圓以固腎氣,臂圓以通心脈,掌圓以調肺衛。逆腹式呼吸法本於【雲笈七籤】"橐龠呼吸"之說,配合勞宮感應,實為"以形引氣"之上乘功法。然須注意,陰虛火旺者當減意守強度,免生陽亢之弊。

二、銅鐘式瀉補樞機
此式肇端於【諸病源候論】導引之法,其"五鍾"構型深得"上虛下實"之妙。觀其五指抓地之勢,正合【少林內功】"力發湧泉"之要;雙掌開闔之間,暗藏【千金要方】"導氣令和"之機。臨床驗證,高血壓、胃熱證等陽實證候,採用"瀉法"練習時,呼氣推掌當較吸氣收掌延長三息;若虛證需補,則反其道而行。此即【聖濟總錄】"呼吸補瀉"之具體應用。

三、清水羅漢樁腎陽雙補
此樁法式承【易筋經】"托天按地"之形,融會【遵生八箋】"轉臂運腕"之巧。其臂旋三轉暗合三焦氣化,腰胯同動契合任督循環。尤需指出,下蹲時命門後突當如【內功四經】所言"形如鐘座",上舉時則需"虛腋若挾卵"。臨床觀察表明,每日寅時習練此樁,輔以命門意守,於腎陽虛衰諸證確有殊效。

結語:
站樁施功,貴在"因證制式"。三圓式主調氣機,銅鐘式重在平衡,羅漢樁專攻腎陽。然【養性延命錄】有云:"導引之道,務在中和。"習者當遵"形正氣順"之訓,循序漸進。若遇複雜病機,仍需參合【諸病源候論】五十餘種導引法式,辨證選功,方得全功。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4-30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站樁功辨證施治要旨芻議】

站樁功法乃導引術之精髓,貴在形神共調、動靜相濟。觀今人所習站樁,多執於形似而昧於辨證,實違"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之古訓。今就所述三式樁法,參合【黃帝內經】"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之旨,略陳管見。

一、三圓式之陰陽和合
此式取法天地方圓之象,掌心相對成球圓者,實寓【周易】"陰陽翕闢"之理。勞宮為手厥陰心包經滎穴,守此穴可調心脈之氣。其氣機運轉三維空間者,暗合【黃庭經】"三田往返"之說。然須注意:初學者若強求氣感,易致氣亂。當遵【莊子·刻意】"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之訓,先求形松意靜,待氣自生。陰虛陽亢者,宜減少掌心相對時間,免生虛火。

二、銅鐘式升降開闔
五趾抓地取"震卦"剛健之象,掌心向下合"兌卦"沉降之義。其呼吸法與【諸病源候論】"導引按蹻"篇所載"吐納法"相通。然所謂"瀉法",實為引火歸原之術。肝陽上亢者習之,當配合"噓"字訣;心火上炎者宜加"呵"字訣。若純虛無實者,可改掌心向上,變"五鍾倒懸",此即【醫學入門】"引火歸元"之法。

三、清水羅漢樁之水火既濟
此式手臂旋轉暗合"子午周天",其下蹲拔腰乃取【易筋經】"倒拽九牛尾"之勢。腎陽虧虛者,當於寅時(3-5時)面東而練,以應少陽生發之氣。然須明辨陰虛陽虛:舌紅少苔者,宜減下蹲幅度;腰膝冷痛者,可加命門意守。收功時摩掌浴面,實本【養性延命錄】"導引熨眼"之法。

辨證要訣:
1. 形證辨治:肌肉顫動者當減樁架高度,汗出如油者需停功調息
2. 經絡反應:練功後足三裏脹痛屬脾胃調理反應,若太沖穴刺痛則須調整意念
3. 時辰配伍:晨練宜銅鐘式以啟陽氣,暮習當選三圓式以斂心神

昔年王薌齋先生言"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實指站樁貴在得機得勢。習者當參【遵生八箋】"形氣貴於中和"之說,勿執一端。若能將三式按子午流注交替練習,則更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之旨。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