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45|回覆: 1

[散打] 淺談散打王的技術(戰術篇)

[複製鏈接]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7 23: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散打戰術千變萬化,是散打運動不可缺少的技法。運動員要像學技術一樣去學習戰術,這樣會使運動員成為一名善用頭腦戰勝對手的強者。戰術,是一名運動員在比賽中知已知彼地運用技術和身體之長,扼制對方之短,爭取最終勝利的戰法。散打的戰術,是根據對手的體能、技能、性情和臨場表現等諸多方面的情況,而採取的有利於發揮自身技能和體能的計策與行動。在對抗性很強的散手比賽中始終貫徹着發揮與反發揮、制約與反制約的激烈鬥爭。孫子的『致人而不致於人』是戰術運用的旨歸。『致人』就是支配、調動、制約對手。包括使其疲、致其亂、使其虛、致其害、使其誤,致其無備等。掌握了『致人』權,就掌握了場上的主動權,就具有決定自身行動,左右全局或某些局部的自由權,也就是使自己『不致於人』。為了奪取『致人』權,雙方總是一方面力圖發揮自己的特點,儘量彌補自己的弱點,這些意圖是通過戰術的合理行動,抑彼之長,避己之短而實現的。

筆者從事教練員工作多年,在戰術訓練及運用上從不放鬆,例如:莊海、杜振高、陳江波、李傑、李明宴、喬立夫等世界、全國散打冠軍都有親身體驗。如今的學生也經常上戰術課,並做現場分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天看了散打王的決賽,對65公斤級冠軍爭奪賽,格日勒圖對劉憲偉的一場比賽做戰術分析。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戰情點評:格日勒圖(簡稱格日),劉憲偉(簡稱劉)。

格日採用主動進攻,劉採用防守反擊。格日是老運動員,名氣大,技術全面,進攻兇猛,拳法較突出。劉踹腿突出,頭腦清楚,身高占優,防守較好。

第一局,格日就採用主動進攻,實多虛無,稍占上風,劉也不示弱,防守反擊多次成功。由于格日進攻兇猛不給劉逃脫的機會,有一次劉防反成功後轉身便逃,格日猛追到圍繩邊以小邊腿擊中劉。格日造成勢險節短態勢,以破竹碾蛋,攻其不備獲得成功,奪取場上的優勢。【】勢篇中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其意是;湍急的水飛速地奔流,以致能把石塊沖走,這就是由於水勢強大的緣故;兇猛的飛禽,以飛快的速度猛擊,以致能捕殺鳥獸,這是由於節奏短促突然的緣故。所以,善用此計者所造成的勢態是險峻的,他所掌握的行動節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這種勢態,就像張滿的弓弩;這種節奏,就猶如觸發弩機。『勢險』就是指快速運動,快速機動,快速攻擊。『節短』就是近戰,實施短距離的抵近攻擊。兩者互相關聯互為條件,要『勢險』必須『節短』,『節短』才能保持『勢險』。格日在比賽中都是以這種態勢占據上風。格日美中不足的是有攻無防、頭腦不夠冷靜,使劉防反連連奏效。在第三局中格日防劉踹腿後進步猛衝同時用拳猛擊劉面部,劉潛伏躲閃後用後直拳將格日擊倒。格日防腿後追擊戰法正確,捕捉戰機及時,但拳擊空後要加強防守,就是用手臂高抬護面也能影響劉的直拳進攻,此時格日兩手下垂,面部空當很明顯地暴露在劉面前。緊接着格日在追擊中又被連踹二腿,從此可以看出格日在亂戰中頭腦不夠清楚,追擊時沒有防守更沒有防反的意圖,故此連連被擊。防守反擊是每一名運動員必須掌握的技戰術,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要有攻中帶防,防中藏攻。像格日這樣的優秀運動員不能光在技術上下功夫,還應在戰術上、頭腦上下功夫,要拿出大塊時間鍛煉頭腦,這些東西也是從千百次的訓練中得來的。格日進攻被挫後採用了先虛後實戰術連連奏效。如格日提膝向前,待其退守後用小邊腿攻之,格日還用此招逼近對方發揮自己近戰拳法、拳腿連擊較強的優勢奪取場上的主動權。孫子曰:『攻其所不守』、『沖其虛』、『取其所必救』等,這些都是攻虛擊弱的戰術。格日用此戰術達到『致人而不致於人』的目的,掌握了『制人權』。第四局格日調整了忙亂和過於兇猛的打法,調整體力,穩步尋找戰機,採取逼近打防反和先逼後打戰術,有幾次將劉逼到擂台角上用拳猛擊獲得成功,此戰術運用的較好。第五局格日求勝心切,連連追打多次被劉踹中,有一次格日猛追被劉右高側踹擊中下頜,格日又沖又被踹中腹部險些倒地。

二、對格日勒圖的戰術分析

格日主動進攻和先虛後實的戰術是正確的,以此奪取場上主動權。但在運用上比較單調,被劉防守反擊多次成功,其中有一次被擊倒,有一次被踹中下頜,這都是技戰術單調,攻中無防,進攻時頭腦一片空白的結果。

如果格日奪取場上主動權以後,進攻採用一虛二假三實打,虛實變換無常,先逼住劉後再發揮自己近戰拳法好的優點,既做到『勢險』又達到『節短』,掌握好攻擊節奏和力度,抓住進攻的時機,做到勢如洪水,力如山崩。如劉先發起進攻可採用防守反擊,如接腿摔等,令對手望勢而心靡,自亂分寸,輕鬆取勝。因為劉在上台前就有一些畏懼表現,使其這種不良的心態擴大直至敗北為好。另外,格日進攻中時刻不要忘記防守或防反,做到:攻中有防,防中藏攻,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變化無窮。格日兇猛出擊是正確的,但要因勢因人而用,忙亂進攻會由主動變被動,由得分變失分,也會發生被擊倒和一敗塗地的後果。如果對手很強,還採用強攻戰術,就會出現硬碰硬現象,會產生對己不利的後果。例如:2001年12月5日,中泰對抗賽中格日戰術同此場比賽略同,比賽中踢、打、摔頻頻出擊,也連連奏效,得分也較多,但對對方沒有太大的殺傷,待對手反擊時格日卻表現出防守能力不足,最終被一拳擊倒而敗北。敗北的原因是戰術運用不當,從體力分配上欠缺。格日得勢後要控制一下自身興奮程度,同時也調整自己的體力。做到虛實變化出擊,進攻少一點,出擊要准、要狠,不要進攻頻頻,得分不多,出擊力量不夠,最終被對手擊倒而敗,以前得的分全變成泡影。從技戰術運用上要多變,陣地戰也是得分保持體力的一種戰術,做到用腿迎擊對手的拳擊,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對手發低邊腿,您可用腿迎擊,如同一拍出踹腿,也可接低腿摔,也可用腳阻擊來腿,就是提膝用腳底阻擊對手的小腿和腳背。如對手發起兇猛的進攻還可先採用遊動方法避之,待時機成熟後突然用重擊回敬,做到避其銳氣,擊其惰性。退守不是消極防守,而是養精蓄銳,為重擊做出良好鋪墊。對手進攻虛少實多,進攻有力,穩而快,暗藏殺機。在技術上不如我方,我們要加強防守,提高抗擊能力,在戰術上運用得當,取勝對手是很正常的結果。

下面筆者總結出幾點建議,供格日勒圖和廣大散打愛好者參考。

優點:進攻兇猛,近戰拳法有力準確,技術全面能控制場上局面。戰術中以進攻為主,防反為輔,捕捉戰機較及時。

缺點:攻中有餘,防中不足,進攻有時忙亂,亂不得法。在比賽中要掌握好輕重緩急,保持體力,做到實攻少而有力,虛假動作頻頻,虛實靈活配合運用。

希望做到:沉着冷靜,頭腦清醒。進攻得法,攻中帶防。亂若退守,快步跟上。穩而不慢,快而不亂。虛中藏實,變化萬千。

三、對劉宏偉的戰術分析:

劉的場上表現是以防守反擊為主,戰術正確,運用得比較好,防守後腿擊、拳打連連奏效,並發揮出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與對手打遠距離,以踹腿優勢控制場上局面。

在全場比賽中避其銳氣、擊其惰性掌握得不是十分好,避實擊虛反擊再兇猛連貫一些,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與格日要控制好距離,不讓其進身,扼制住格日拳法兇猛的優勢。一旦接觸要防守拳擊面部,方法可抱,可用拳還擊,也可用手臂護面破壞格日的進攻距離。亂戰中要採用突退發腿。一旦得勢要變守為攻,全力衝擊,奪取場上的『致人』權,如在第二局中劉用拳將其擊倒和第五局踹中格日下頜和腹部,這是兩次很好的機會,此時再戰時要像變個人一樣,要勢如破竹,要有山洪爆發之勢,勢不可擋,一舉獲勝最好,如達不到此目的也能殺其銳氣,傷其自尊,可變被動為主動,奪取場上主動權。

另外,要拋掉『怕』字,膽是散手運動員的靈魂,不可有一絲一毫的膽怯心理。周總理講:『勇敢是人的一種美德』。勇敢就像刀上的鋼,無鋼之刃,遇硬則卷。

總之,劉憲偉此場戰術運用得較好,防中有攻,防守反擊運用熟練、靈活,以踹腿反擊為主,小邊腿和拳法反擊為輔。但防中有餘,攻中不足,要把握良好的戰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25-4-5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散打戰術之"勢險節短"運用芻議——以格日勒圖戰例為析】

散打戰術之精要,在於【孫子兵法】"致人而不致於人"的博弈智慧。觀格日勒圖與劉憲偉之役,恰如【勢篇】所言"勢如張弩,節如發機"的經典演繹。本文擬從傳統兵學視角,解析現代散打戰術中"勢險節短"的實踐要義。

一、戰術本質的兵學溯源
【吳子·論將】云"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此乃散打戰術核心。格日勒圖採取"破竹碾蛋"之勢,實為【鬼谷子】"抵巇之術"的現代運用。其通過持續壓迫製造"勢險",使對手始終處於"形格勢禁"(【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被動狀態。這種戰術建構,暗合【李衛公問對】中"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兵家要訣。

二、戰例中的勢能轉化
格日勒圖首局採取的"實多虛無"戰術,實為【三十六計】"無中生有"之變體。其拳法攻勢如"激水漂石"(【孫子·勢篇】),通過高頻攻擊形成動量積累。當劉憲偉試圖脫離時,格日勒圖瞬間轉化為"鷙鳥毀折"的短促打擊,完美詮釋"節短"要義。此般戰術轉換,恰如【陣紀】所云"形之而知動靜之理,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三、戰術實施的時空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格日勒圖對圍繩區域的利用,暗合【司馬法】"凡戰,擊其微靜,避其強靜"的戰術原則。其將對手逼至邊角實施小邊腿,正是創造"險地"(【九地篇】)的典型手法。這種空間壓縮戰術,使劉憲偉"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軍爭篇】),喪失其身高優勢。

四、傳統武學的現代啟示
【紀效新書】有言"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散打戰術訓練實為傳統武學思維的延續。現代教練員當如戚繼光"因敵轉化,因變制勝"(【練兵實紀】),將"勢險節短"的古典智慧轉化為可操作的訓練模塊。格日勒圖的成功,正是將【手臂錄】"乘隙搗虛"理論轉化為現代競技的典範。

結語:
散打戰術的至高境界,終歸於【唐李問對】"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當代散打訓練在追求技術精進的同時,更應注重【武編】所謂"察形審勢"的戰術素養培養。格日勒圖此戰展現的戰術智慧,不僅是對傳統兵法的現代詮釋,更為散打運動提供了"守正出奇"的發展思路。學者當以"博觀約取"(蘇軾語)的態度,在古典武學與現代競技間架設互鑒之橋。
范尼 發表於 2025-4-25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散打戰術之"勢險節短"要義闡微——以格日勒圖戰例為鑑】

散打戰術之精要,實與【孫子兵法】"形"、"勢"二篇深相契合。觀格日勒圖之勝,非獨力強技精,實得"勢險節短"三昧真傳。此中奧義,當從古典兵學與武術典籍中尋其本原。

【吳子·論將】云:"夫總文武者,軍之將也;兼剛柔者,兵之事也。"格日勒圖之戰術運用,恰合此道。其"實多虛無"之進攻,暗合【紀效新書】"虛虛實實"之要訣。第一局以七分實攻間雜三分虛招,既保持攻勢密度,又暗藏節奏變化,此乃"致人而不致於人"的上乘境界。劉憲偉雖擅防守反擊,然陷於"備前則後寡,備左則右寡"的被動局面,正是【孫子兵法】所謂"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之困境。

格日勒圖追擊至圍繩施以小邊腿之技,尤見"勢險節短"之妙。"勢如張弩"體現在其追擊時的加速度控制,既保持身體平衡,又形成壓迫之勢;"節如發機"則顯於腿法出擊的瞬間爆發,恰如【手臂錄】所言:"勁如弩發機,節短勢難御"。此戰術組合深得"鷙鳥之疾"的精髓,將【陣紀】"疾如流矢,擊如發機"的古典戰術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

現代散打戰術訓練,當以傳統武學思想為根基。筆者執教所見,優秀選手如杜振高之"連環腿法"取法於戚繼光【拳經】"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喬立夫的"貼身快打"暗合【太極拳論】"捨己從人"之要義。格日勒圖此戰,更將【草廬經略】"先聲奪人"之術與【劍經】"舊力略過,新力未生"的時機把握完美結合。

戰術訓練之要,在於"因敵制勝"的思維培養。【武編】云:"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建議後學:一須精研【孫子兵法】奇正之變,二當揣摩【紀效新書】虛實之法,三要體悟【手臂錄】剛柔相濟之道。每日晨課可誦【陣紀】"兵無常形,水無定勢"之句,晚練當思【劍經】"乘虛蹈隙"之訣。如此方能如格日勒圖般,在電光火石間展現"勢險節短"的戰術智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