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24|回复: 1

[气功] 我练红砂手的体会

[复制链接]
+
无端 发表于 2015-12-2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偶然的机会里,看到《》杂志内载红砂手功法,即怀着极大的兴趣依法锻炼,不期效应较其它功法显著而收效又快,本功具有功法简单,动作吸呼要领基本相同,仅是手的操作方向不同但操作不易,呼气时提肛,五趾抓地不易配合,立掌姿势不易持久:以及运动量大,体弱者常不能支持等特点。我练此功,在功法上作了些调整,如第一式手上提时掌平直的感应要比立掌(掌与臂呈90’)大得多,遂在前四节里除呼气时按掌,推掌仍用立掌外,吸气时提掌、收掌俱改立掌为平直掌,这样,手中感应增强,手指似有电流感,掌中有波浪冲击感;改两腿直立为马步势,架势高低可灵活掌握,运动量增大,既可练掌力,又练了腿力,难度较原功法为难,每次练功后,再练站桩功10分钟左右,动静相兼,练养结合。此外,练此功,原要求每式行四十九呼吸,我从每一式九呼吸开始练.在不感疲乏的前提下,每3—4天加五个、七个、九个呼吸,越到后来就越难加,至今每式可练五十九个呼吸。只要坚持锻炼,一定可以再加呼吸,提高运动强度。

练本功法后,一般经过2周就能体现到明显气功效应:

1.手指强烈电流感觉,手掌中有波浪冲击跳跃感,其节奏与呼吸相应,这种感觉在练功时特别强,平时若安静下来,呼吸一调匀,这种感应马上就随之而来。

2.自感握力,臂力及体力有所增加提高。

3:练功时,虽然肢体放松,但练毕全身肌肉收缩呈坚硬感,犹如锻炼举重.哑铃状态一样,但无疲劳而有畅快感。

4.精力和精神明显改善,平时的疲乏感消失。

练此功时,要适当掌握运动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呼吸次数,如体弱不能支持者.不能勉强。由于本功中运用是逆腹式呼吸法,动作宜柔和,否则腹肌紧张导致腹痛。此外,在练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5-4-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朱卯 发表于 2025-7-2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砂手功法实践心得刍议》

拜读阁下所撰红砂手修习体悟,深感习者诚心正意,更欣见传统功法在现代实践中得获新解。红砂手作为南派硬气功代表,其"以形导气、以息运劲"之要旨,与《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一脉相承。今就尊驾所述,略陈管见。

一、形气调整之辩证
阁下改立掌为平直掌而觉气感增强,此现象暗合《少林内功秘传》"掌平则气贯四梢,掌立则劲聚劳宫"之说。然需知原式立掌九十度之设,实为通三阴三阳经之枢纽。建议可循"平立相济"之法:吸气时平掌以纳天地清气,呼气时渐转立掌以固本培元。至若马步调整,确合"力从地起"之要,然需注意双膝不可过脚尖,免伤足三阴经。

二、呼吸进阶之节度
由九息渐增至五十九息,足见循序渐进之功。然《黄庭经》有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呼吸次第当以"吸惟绵绵,吐惟微微"为度。建议采用"三三制":每增九息后,当稳固三日再进。另可配合"九转呼吸法"(即三浅一深、三快一慢),以免气机壅滞。

三、气感现象之诠解
所述电流感与波浪感,实乃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贯通之兆。《针灸大成》谓:"经气所过,如鱼吞钩。"然需明辨"得气"与"走火"之别:若觉掌心灼热如烙,当立即收功揉按内关穴;若现清凉感如泉涌,则为正气充盈之象。至若功后肌紧神爽,此即《洗髓经》"运劲如抽丝,发力似张弓"之效验。

四、注意事项之补遗
1\. 逆腹式呼吸当守"吸如吞珠,呼如吐丝"之诀,建议辅以揉腹功(顺时针三十六,逆时针二十四)以调和脏腑
2\. 提肛抓地需"似提非提,若抓非抓",可先单练"闭地户"功法(即单独训练提肛动作)百日再行配合
3\. 体弱者宜先习"红砂手筑基八式"(即原式减半演练),待丹田有温热感再增强度

昔年少林妙兴大师有言:"练硬功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观阁下已得"形与气合"之初阶,若能参以"意气相随"之功,假以时日,必可达至《拳经》所云"运劲如百炼钢,化劲似绕指柔"之境。谨以《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语共勉,愿在传统功法修习中,既得强身之效,更悟养生之道。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