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03|回覆: 0

[散打] 勾腿妙踢八法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0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雙方對戰,對手突進身發左擺拳貫打我頭部,我急速側進右步,下潛身閃避來拳,隨之出左勾踢腿猛踢對手前支撐腿,同時雙手向下拍擊其後背,令其倒地(圖1、2)。

 要點:潛身及時,勾踢、雙拍掌同動一致,快速有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發左直拳攻打我面部,我急速用左手弧形刁抓來拳腕部,同時身體左轉出右勾踢腿猛踢對手前支撐腿,並發右砍掌向下狠擊其脖頸,令其倒地(圖3)。

 要點:勾踢、砍掌協調一致,抓腕準確有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進身雙手抓肩頂膝攻我襠部,我急速含腹避化,同時雙手托拉對手雙肘,出右上勾踢腿猛踢其襠部,並向體後倒身,令對手翻滾倒地(圖4、5)。

 要點:抓拉手與後倒、勾踢同動一致,倒地弓背發力,快速兇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發左直拳攻打我心窩,我急速用左手向外刁抓來拳並後拉破化,當對手後撤手臂欲求掙脫時,我猛出高位右勾踢腿狠踢其頭頸,造成重傷(圖6)。

 要點:借力發腿,手腳觸位準確,動作快速有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發中位左側踹腿猛攻我胸部,我急速左轉身閃化,同時雙手鎖抱來腿,上左步發右勾踢腿狠踢對手右支撐腿,令其倒地(圖7)。

 要點:鎖抱腿及時牢固,勾踢與雙手上提協調發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用右手抓拉我胸前衣領欲發左拳劈打我面門,我急速用左手握扣其右手,同時用左勾踢腿猛踢對手前支撐腿,右掌向前直推其胸部,令其倒地(圖8)。

 要點:下勾腿與上推掌協調一致,蹬地轉腰發力,快猛兇狠,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發高位右邊腿攻踢我頭部,我急速側倒地,用右勾腿掃勾其支撐腿,令對手倒地(圖9)。

 要點:倒地快捷,雙手及左膝支撐地面,勾踢有力,意氣力相合。

 雙方對戰,對手突然進身,用雙手猛推我胸部,我急速側閃身,並用左掌橫撥破化,同時發右勾踢腿狠踢對手前腿,右手下劈其後頸,令其倒地(圖10)。

 要點:勾踢、劈掌同動合一,閃身快捷,發力寸爆,意氣力相合。
gyz9999 發表於 2025-5-21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勾踢八法技理闡微】

勾踢之法,乃傳統武術"踢、打、摔、拿"四擊之精要,其技理深合【紀效新書】"腳法輕固,進退得宜"之旨。今觀所述八式,皆暗合陰陽相濟、剛柔互變之道,試析其要:

一、形意相合之基
【手臂錄】云:"腿法貴在乘勢借力",八式皆遵循"避實擊虛"原則。如首式側步下潛,正合【太極拳論】"偏沉則隨"之理,以勾踢破敵重心三角支撐面,輔以雙掌拍背形成力矩,此乃"上下相隨"之典型應用。其要在於腰胯如磨盤旋轉,勁力自足跟而起,經膝胯傳至梢節,方得"意氣力相合"三昧。

二、技法對應之妙
諸式應對直拳、擺拳、膝撞等攻勢,皆體現"後發先至"戰術。尤以第四式"刁抓後拉接高位勾踢"最具匠心,既含擒拿"金絲纏腕"之巧,又得腿法"迎風擺柳"之勢,正應【少林棍法闡宗】"舊力略過,新力未生"之截擊要訣。而第七式倒地掃腿,更暗合地趟拳"臥牛之地,敗中求勝"的絕境反制智慧。

三、勁力運化之秘
觀"勾踢+劈掌"組合,實爲【內家拳】"十字勁"之變體。如第十式橫撥勾踢,恰似形意拳"鷹熊合演"——左掌化勁爲熊形之守,右腿劈掌乃鷹形之攻。其"寸爆"發力,非單憑肌肉收縮,實爲【萇氏武技書】所言"氣貫四梢"之體現,需以丹田爲軸,形如擰繩,方能達"手腳齊到"之境。

四、武學文化之蘊
此八法非徒技擊之術,更含"止戈爲武"的哲學。每式皆設"令其倒地"而非致命,暗合【吳越春秋】"制服不傷仁"之訓。其"意氣力相合"的要求,實爲儒家"內外兼修"、道家"形神合一"思想的具體實踐,與【周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辯證思維一脈相承。

習者當知,勾踢雖爲外門技法,然無內勁支撐則如無根之萍。建議輔以站樁練氣、抖杆試力,使腿法既具"鐵帚掃地"之剛猛,復得"柳枝拂水"之柔韌,方入武學堂奧。
蔡去 發表於 2025-7-19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勾踢八法技理闡微】

按:勾腿之法,實爲近身制敵之要術。今觀此八式,皆合【紀效新書】"腳法輕固,進退得宜"之旨,暗藏陰陽相濟、剛柔互變之機。試析其理如次:

一、形意相合爲根柢
諸式皆強調"意氣力相合",此即【太極拳論】"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之體現。如第四式借敵後撤之勢發高位勾踢,恰合【手臂錄】"順其勢而導之"的借力要訣。手法之刁抓與腿法之勾掃,實爲"上下相隨"的六合之道。

二、動靜之機見真章
第一式"潛身及時"與第七式"倒地快捷",俱顯【孫子兵法】"後發先至"之智。前者如鷂子穿林,後者若懶驢打滾,皆在電光石火間完成"閃化-反擊"的陰陽轉換,正應【劍經】"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的時空掌控。

三、剛柔互濟藏玄奧
第三式含腹托肘接勾踢,恰似【周易】"屈信相感"之理。弓背倒身之柔與勾襠發力之剛,形成對拉拔長之勢,暗合【內家拳法】"松活彈抖"之勁。第五式鎖抱踹腿反踢支撐腿,更是"以柔克剛"的典型應用。

四、三節六合顯功夫
諸式均要求手腳協調,如第八式"勾踢與劈掌同動",實乃【少林棍法闡宗】"三節明、四梢齊"的具體實踐。下肢勾踢如鐮割麥,上肢劈掌似斧斫木,中節腰胯爲樞紐,正是"勁起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完整發力鏈。

結語:此八法雖爲實用技法,然其理可通諸藝。學者當以【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爲念,由招熟而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切記【拳經】"打法須要先上身"之誡,莫徒執外形而失其神髓。

(全文共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