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905|回覆: 1

[醫藥臨床] 芍藥:止痛除痹 化瘀破堅 清熱涼血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7-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芍藥『氣味苦平,無毒。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本經】)

    芍藥分赤白兩種,性味、藥理、主治均不相同,不容混淆。白芍藥可以止肌肉疼痛,緩解咳逆,因其緩急;去血痹,因其養血;止腹痛,因其柔肝;去寒熱,因其固腠理。白芍藥氣味微苦微酸性平,故可以平抑肝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余認為上條經文所稱芍藥,當指赤芍藥。白芍藥具補養之性,赤芍藥苦而微寒,具微辛之氣,有宣散疏通之力,有方書歸其為清熱涼血藥,然活血實為其主要功能,因能行氣,應為行氣化瘀藥。

    余常用赤芍藥治療婦科血瘀少腹疼痛,可與元胡索、薑黃、當歸、五靈脂、徐長卿、生山楂同方。

    赤芍化瘀破堅消積的力量常被忽視。【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活血化瘀經典名方,百餘年來為全國醫界廣泛使用於諸多瘀血症,涉及內外婦兒各科,亦為諸多學者之研究課題。諸方中均採用赤芍,直取其除血痹、破堅積疝瘕之力。

    溫病身熱舌絳,神昏,斑疹及血熱妄行之吐衄,總由熱毒熾盛於血分,【千金】犀角地黃湯用赤芍藥清熱涼血,解毒消炎。

    然溫熱入於營分,猶可透熱轉氣,除非血分證明確,余慎用赤芍於一般發熱證。

    赤芍藥不唯可止腹痛,尚可用於跌打損傷與瘡癰腫痛。

    前列腺炎與老年前列腺肥大之小便不利,皆因下焦血氣不利,前者可用赤芍藥於散結消炎方中,後者則可用於八味丸等益腎方中。

    所謂益氣者,正如陳修園所云:『邪氣得攻而淨,則元氣自然受益,非謂芍藥能補氣也。』赤芍藥實活血行氣之良藥也。

ldk8 發表於 2025-5-27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芍藥赤白異用及其臨床辨治精要】

芍藥一物而分赤白,肇端於陶弘景,實啟後世用藥法門。【本經】所載主治,當以赤芍為正解,此說自金元以降漸成共識。今就赤白二芍之性用異同,參酌歷代醫家心法,析論如次。

一、赤白異用之辨
白芍味苦酸而性微寒,功專養血柔肝。【傷寒論】桂枝湯用芍藥和營斂陰,正取其酸收之性。張潔古謂"白芍能補能收",其止腹痛者,乃通過柔肝緩急實現,與赤芍直接活血止痛機理迥異。至若"除血痹"之功,白芍實以滋養肝血而通痹,非若赤芍之破血行滯。

赤芍苦辛微寒,王好古言其"瀉肝火",實則兼具活血、涼血雙重功效。【藥品化義】特別指出:"赤芍專行血分,善破症瘕。"其活血之力較川芎更為平和,涼血之功較丹皮更具疏泄之性,誠為血分要藥。

二、赤芍臨床應用發微
1. 婦科血瘀證治:赤芍配五靈脂,取【醫林改錯】少腹逐瘀湯意,尤宜於瘀熱互結之痛經。然需辨明者,純寒之證當佐以炮姜,虛中夾瘀者需伍黃芪。

2. 外科應用:跌打損傷用赤芍,當宗【正體類要】配伍當歸尾、紅花;瘡瘍腫毒則應仿【外科正宗】合銀花、連翹。其消炎散結之效,實賴活血行滯之功。

3. 下焦瘀熱證:前列腺疾患用赤芍,濕熱型宜配敗醬草、紅藤;瘀阻型當合琥珀、王不留行。老年癃閉屬腎虛瘀阻者,確可入腎氣丸,然用量不宜過6克。

三、運用要點
1. 辨證關鍵:舌質紫暗或舌下絡脈迂曲,脈象沉澀,疼痛呈刺痛且痛處固定,此為用赤芍確證。

2. 配伍禁忌:血虛無瘀者忌用,月經過多慎用。與藜蘆相反之戒,尤當恪守。

3. 劑量把控:一般以6-12克為宜。大劑量(15-30克)僅適用於急重瘀熱證,且需配伍益氣之品防傷正。

芍藥之用,貴在明辨赤白。赤芍活血之功,誠如周學海所言:"非破血也,實為調血之良將。"臨證之際,當參合脈證,明辨病機,方能盡顯其破堅積、除血痹之妙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