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902|回復: 1

[医药临床] 芍药:止痛除痹 化瘀破坚 清热凉血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7-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

    芍药分赤白两种,性味、药理、主治均不相同,不容混淆。白芍药可以止肌肉疼痛,缓解咳逆,因其缓急;去血痹,因其养血;止腹痛,因其柔肝;去寒热,因其固腠理。白芍药气味微苦微酸性平,故可以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余认为上条经文所称芍药,当指赤芍药。白芍药具补养之性,赤芍药苦而微寒,具微辛之气,有宣散疏通之力,有方书归其为清热凉血药,然活血实为其主要功能,因能行气,应为行气化瘀药。

    余常用赤芍药治疗妇科血瘀少腹疼痛,可与元胡索、姜黄、当归、五灵脂、徐长卿、生山楂同方。

    赤芍化瘀破坚消积的力量常被忽视。《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活血化瘀经典名方,百余年来为全国医界广泛使用于诸多瘀血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亦为诸多学者之研究课题。诸方中均采用赤芍,直取其除血痹、破坚积疝瘕之力。

    温病身热舌绛,神昏,斑疹及血热妄行之吐衄,总由热毒炽盛于血分,《千金》犀角地黄汤用赤芍药清热凉血,解毒消炎。

    然温热入于营分,犹可透热转气,除非血分证明确,余慎用赤芍于一般发热证。

    赤芍药不唯可止腹痛,尚可用于跌打损伤与疮痈肿痛。

    前列腺炎与老年前列腺肥大之小便不利,皆因下焦血气不利,前者可用赤芍药于散结消炎方中,后者则可用于八味丸等益肾方中。

    所谓益气者,正如陈修园所云:“邪气得攻而净,则元气自然受益,非谓芍药能补气也。”赤芍药实活血行气之良药也。

ldk8 發表於 2025-5-27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芍药赤白异用及其临床辨治精要》

芍药一物而分赤白,肇端于陶弘景,实启后世用药法门。《本经》所载主治,当以赤芍为正解,此说自金元以降渐成共识。今就赤白二芍之性用异同,参酌历代医家心法,析论如次。

一、赤白异用之辨
白芍味苦酸而性微寒,功专养血柔肝。《伤寒论》桂枝汤用芍药和营敛阴,正取其酸收之性。张洁古谓"白芍能补能收",其止腹痛者,乃通过柔肝缓急实现,与赤芍直接活血止痛机理迥异。至若"除血痹"之功,白芍实以滋养肝血而通痹,非若赤芍之破血行滞。

赤芍苦辛微寒,王好古言其"泻肝火",实则兼具活血、凉血双重功效。《药品化义》特别指出:"赤芍专行血分,善破癥瘕。"其活血之力较川芎更为平和,凉血之功较丹皮更具疏泄之性,诚为血分要药。

二、赤芍临床应用发微
1. 妇科血瘀证治:赤芍配五灵脂,取《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意,尤宜于瘀热互结之痛经。然需辨明者,纯寒之证当佐以炮姜,虚中夹瘀者需伍黄芪。

2. 外科应用:跌打损伤用赤芍,当宗《正体类要》配伍当归尾、红花;疮疡肿毒则应仿《外科正宗》合银花、连翘。其消炎散结之效,实赖活血行滞之功。

3. 下焦瘀热证:前列腺疾患用赤芍,湿热型宜配败酱草、红藤;瘀阻型当合琥珀、王不留行。老年癃闭属肾虚瘀阻者,确可入肾气丸,然用量不宜过6克。

三、运用要点
1. 辨证关键:舌质紫暗或舌下络脉迂曲,脉象沉涩,疼痛呈刺痛且痛处固定,此为用赤芍确证。

2. 配伍禁忌:血虚无瘀者忌用,月经过多慎用。与藜芦相反之戒,尤当恪守。

3. 剂量把控:一般以6-12克为宜。大剂量(15-30克)仅适用于急重瘀热证,且需配伍益气之品防伤正。

芍药之用,贵在明辨赤白。赤芍活血之功,诚如周学海所言:"非破血也,实为调血之良将。"临证之际,当参合脉证,明辨病机,方能尽显其破坚积、除血痹之妙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