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8|回覆: 2

[中醫理論] 王琦:一到春季就發燒 過敏是禍根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經過漫漫長冬的刺骨嚴寒,等待春天的降臨是一件多麼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在王琦教授的門診上,一位少女卻對花紅柳綠的滿園春色無暇欣賞,反而憂心忡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2015年3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一位母親帶着女兒急切走進診室,只等少女剛剛落座,其旁的母親就着急地說道:『王教授,我家姑娘一到春天就發燒,這一連都好幾天體溫持續39℃了,怎麼也退不下去,您快給瞧瞧吧!』看到年輕女子一臉疲憊,王琦趕緊摸了摸少女的額頭,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慢慢講來!』由於發熱時間過長,年輕女子倍感倦怠,只聽她有氣無力地答道:『我對柳絮及花粉過敏,一到春天,柳絮飄飛、花開滿地我就會開始發熱,同時身上出蕁麻疹,鼻子、眼睛、耳朵都癢,還止不住地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往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用光一包50抽的抽紙,另外我還腹瀉,一天5~6次。』

    由於過敏導致的發熱臨床比較少見,為了更詳細地了解病情,王琦接着問道:『每次都是高熱嗎?』少女的母親回答:『每次都是38℃到39℃,一燒就是好幾天。』體溫不是很高,王琦又問道:『這種情況出現多長時間了?』患者說:『從2012年3月份開始,每次發燒後都是通過輸液降溫,不輸液熱就不退,奇怪的是每次輸液熱退後過兩天還會再發熱;蕁麻疹也是,不使用激素就不消,消失後過些天又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6月份才自行慢慢好轉。』

    王琦仔細打量坐在身前的少女,體型偏胖,滿月臉、雙頰通紅,一副長期服用激素的體徵。母親又補充道:『孩子就因為發燒,這幾年一直吃激素,所以看起來才這麼胖,從原來的120斤長到現在的190斤。天天被折騰得不能安心學習,去年就因為這件事沒能成功參加高考,想不到今年春天又出現這種情況。』

    這種病臨床很少遇到,但是過敏性疾病雖然臨床表現各有差異,但是其根本機理基本相似。為了緩解母親的憂慮,具有幾十載臨床經驗的王琦信心滿滿地說道:『放心吧,今年一定可以順利參加高考!』同時對在座的學生們講道:『過敏的表現多種多樣,除了出現蕁麻疹,這姑娘還有腹瀉、高熱,其中高熱是臨床較少出現的症狀,但治療思路都一樣,其中比較特殊的是遇到高熱這種情況需要先退熱再治療過敏。』接着擬方:烏梅20克,蟬衣10克,防風10克,赤芍10克,辛夷10克,蒼耳子6克,百合20克,藿香10,紫草15克,女貞子20克,上方七劑,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飯後服用。先服用一周以退熱,熱退後繼服方:蟬衣10克,薑黃10克,僵蠶10克,熟大黃6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甘草10克,枳殼10克,藿香10克,7劑,服用方法同前。

    兩周後複診,患者滿臉欣喜,自述體溫一直保持正常,在37℃~37.5℃之間浮動;蕁麻疹幾乎沒在出現;腹瀉明顯緩解,每日1~2次。看到患者病情確有好轉,王琦欣慰地笑道:『效果不錯,再調理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着手考慮你的體型問題,爭取讓你回到標準體型,自信步入大學!』

賀券 發表於 2025-7-11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溫過敏證治發微——王琦教授驗案賞析】

春日陽氣升發之際,王琦教授診室所見少女之症,實為"春溫過敏"之特殊證候。此案以花粉過敏為誘因,呈現高熱、癮疹、鼻鼽、泄瀉並見之複雜病象,誠堪玩味。今就病機治法條析如下:

一、病機樞要
患者形體豐腴而面若滿月,此乃長期服用激素所致"藥源性痰濕體質"。【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此案特殊之處在於風熱之邪內陷營分。花粉柳絮為風媒之邪,從口鼻而入,與體內伏熱相搏,形成"風熱內陷,營衛失和"之病機。其高熱纏綿乃因風熱郁於膜原,癮疹瘙癢系風邪搏於血分,泄瀉不止則為肝木乘脾之象。

二、治法精要
觀王師處方,深得"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旨。方中烏梅為君,取其酸收斂肝、和營退熱之功,【神農本草經】謂其"主下氣,除熱煩滿";蟬衣、防風相須為用,既能疏風透邪,又可引藥達表;赤芍、紫草涼血活血,正合"血行風滅"之要義。尤妙在辛夷、蒼耳子配伍,專治鼻鼽涕淚,此二味乃【濟生方】蒼耳散之主藥。更佐女貞、百合養陰潤燥,以制激素燥熱之弊;藿香芳化醒脾,斡旋中焦氣機。

三、證治特色
此案有三奇:一奇在過敏見高熱,實為風熱內陷少陽;二奇在激素依賴,形成虛實夾雜之體;三奇在病程三年而呈季節性發作,暗合"春病在肝"之經旨。王師不循常法,未用常規抗組胺之品,而以調和營衛、透熱轉氣為法,正體現"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治療思想。其斷言"可順利應考",正是基於對"肝主春令"生理節律的把握,通過疏肝達郁、調和氣血,使機體恢復"春生"之常。

四、臨證啟示
1. 過敏性疾病當辨六經:此案屬少陽陽明合病,非單純太陽表證
2. 激素依賴者需注意"藥毒"與"病邪"雙重病機
3. 季節性發作疾病應重視"天人相應"理論
4. 複雜過敏反應宜從"五運六氣"角度參詳歲氣特點

今觀此案,益信【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十二字,實為萬世準繩。王氏處方看似平淡,實寓巧思於常法之中,堪為治療特殊過敏體質之範本。學者當於此等醫案中細玩"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之奧義,則臨證自能圓機活法。
許佬 發表於 2025-8-1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溫伏邪與過敏發熱辨治芻議】

王琦教授此案實為"春溫伏邪"與"風疹隱疹"相兼為病之典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春氣者病在頭",患者每至春令即發高熱癮疹,正是風木當令之時,陽氣升發太過,引動伏邪外發之象。細析其證,當屬"風熱挾濕"證候,其病機關鍵有三:

一、風邪襲表,玄府鬱閉
患者鼻癢涕淚、蕁麻疹時作,此乃風邪外襲肌表之徵。【諸病源候論】云:"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隱疹。"然其獨特處在於伴見持續高熱,此非單純表證,實因風熱之邪郁於衛分,不得透達,故見體溫稽留不退。王教授先以蟬衣、防風、辛夷等藥疏風透表,正是"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旨。

二、濕熱內蘊,升降失常
腹瀉日行五六次,此非單純脾虛,實乃風熱下迫大腸所致。患者面赤體胖、滿月臉乃長期激素使用之象,然其根本在於濕熱膠結。【溫病條辨】指出:"濕溫之證,發熱惡寒...後但熱不寒。"方中藿香、蒼耳子化濕醒脾,紫草、赤芍涼血解毒,正合"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匱要略】)之訓。

三、陰分伏火,正虛邪戀
病延三載,每歲必發,此乃伏邪為患。【溫疫論】所謂"伏邪未盡,復感新邪"。王教授用烏梅、女貞、百合滋陰斂肝,暗合"厥陰不治,求之陽明"(【臨證指南醫案】)之思。其中烏梅一味尤為妙筆,既合"酸苦泄熱"之法,又應"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素問·髒氣法時論】)之經旨。

此案特殊處在於將過敏反應納入伏氣溫病範疇論治。患者激素依賴之體,王教授未蹈常襲故,反以輕清透達之品,蓋因"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溫病條辨】)。方中不用苦寒直折,而取辛涼透表、甘寒養陰並行,既避"虛虛"之弊,又防"藥過病所"之虞。

今人治過敏多拘泥抗組胺之西法,而忽"天人相應"之理。觀此案可知,中醫辨治貴在司外揣內。春令發病者,當察少陽升發之機;久病不愈者,必審正邪交爭之勢。王氏處方看似平淡,實寓"治未病"之智——既療已發之熱,更杜未燃之火,故能斷言"必可應考",此乃"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真實踐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