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4|回復: 2

[中医理论] 王琦:一到春季就发烧 过敏是祸根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经过漫漫长冬的刺骨严寒,等待春天的降临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在王琦教授的门诊上,一位少女却对花红柳绿的满园春色无暇欣赏,反而忧心忡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15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一位母亲带着女儿急切走进诊室,只等少女刚刚落座,其旁的母亲就着急地说道:“王教授,我家姑娘一到春天就发烧,这一连都好几天体温持续39℃了,怎么也退不下去,您快给瞧瞧吧!”看到年轻女子一脸疲惫,王琦赶紧摸了摸少女的额头,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慢慢讲来!”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年轻女子倍感倦怠,只听她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对柳絮及花粉过敏,一到春天,柳絮飘飞、花开满地我就会开始发热,同时身上出荨麻疹,鼻子、眼睛、耳朵都痒,还止不住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往往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用光一包50抽的抽纸,另外我还腹泻,一天5~6次。”

    由于过敏导致的发热临床比较少见,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病情,王琦接着问道:“每次都是高热吗?”少女的母亲回答:“每次都是38℃到39℃,一烧就是好几天。”体温不是很高,王琦又问道:“这种情况出现多长时间了?”患者说:“从2012年3月份开始,每次发烧后都是通过输液降温,不输液热就不退,奇怪的是每次输液热退后过两天还会再发热;荨麻疹也是,不使用激素就不消,消失后过些天又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月份才自行慢慢好转。”

    王琦仔细打量坐在身前的少女,体型偏胖,满月脸、双颊通红,一副长期服用激素的体征。母亲又补充道:“孩子就因为发烧,这几年一直吃激素,所以看起来才这么胖,从原来的120斤长到现在的190斤。天天被折腾得不能安心学习,去年就因为这件事没能成功参加高考,想不到今年春天又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病临床很少遇到,但是过敏性疾病虽然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但是其根本机理基本相似。为了缓解母亲的忧虑,具有几十载临床经验的王琦信心满满地说道:“放心吧,今年一定可以顺利参加高考!”同时对在座的学生们讲道:“过敏的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出现荨麻疹,这姑娘还有腹泻、高热,其中高热是临床较少出现的症状,但治疗思路都一样,其中比较特殊的是遇到高热这种情况需要先退热再治疗过敏。”接着拟方:乌梅20克,蝉衣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6克,百合20克,藿香10,紫草15克,女贞子20克,上方七剂,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服用。先服用一周以退热,热退后继服方:蝉衣10克,姜黄10克,僵蚕10克,熟大黄6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甘草10克,枳壳10克,藿香10克,7剂,服用方法同前。

    两周后复诊,患者满脸欣喜,自述体温一直保持正常,在37℃~37.5℃之间浮动;荨麻疹几乎没在出现;腹泻明显缓解,每日1~2次。看到患者病情确有好转,王琦欣慰地笑道:“效果不错,再调理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着手考虑你的体型问题,争取让你回到标准体型,自信步入大学!”

贺券 發表於 2025-7-11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温过敏证治发微——王琦教授验案赏析》

春日阳气升发之际,王琦教授诊室所见少女之症,实为"春温过敏"之特殊证候。此案以花粉过敏为诱因,呈现高热、瘾疹、鼻鼽、泄泻并见之复杂病象,诚堪玩味。今就病机治法条析如下:

一、病机枢要
患者形体丰腴而面若满月,此乃长期服用激素所致"药源性痰湿体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此案特殊之处在于风热之邪内陷营分。花粉柳絮为风媒之邪,从口鼻而入,与体内伏热相搏,形成"风热内陷,营卫失和"之病机。其高热缠绵乃因风热郁于膜原,瘾疹瘙痒系风邪搏于血分,泄泻不止则为肝木乘脾之象。

二、治法精要
观王师处方,深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方中乌梅为君,取其酸收敛肝、和营退热之功,《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下气,除热烦满";蝉衣、防风相须为用,既能疏风透邪,又可引药达表;赤芍、紫草凉血活血,正合"血行风灭"之要义。尤妙在辛夷、苍耳子配伍,专治鼻鼽涕泪,此二味乃《济生方》苍耳散之主药。更佐女贞、百合养阴润燥,以制激素燥热之弊;藿香芳化醒脾,斡旋中焦气机。

三、证治特色
此案有三奇:一奇在过敏见高热,实为风热内陷少阳;二奇在激素依赖,形成虚实夹杂之体;三奇在病程三年而呈季节性发作,暗合"春病在肝"之经旨。王师不循常法,未用常规抗组胺之品,而以调和营卫、透热转气为法,正体现"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治疗思想。其断言"可顺利应考",正是基于对"肝主春令"生理节律的把握,通过疏肝达郁、调和气血,使机体恢复"春生"之常。

四、临证启示
1. 过敏性疾病当辨六经:此案属少阳阳明合病,非单纯太阳表证
2. 激素依赖者需注意"药毒"与"病邪"双重病机
3. 季节性发作疾病应重视"天人相应"理论
4. 复杂过敏反应宜从"五运六气"角度参详岁气特点

今观此案,益信《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十二字,实为万世准绳。王氏处方看似平淡,实寓巧思于常法之中,堪为治疗特殊过敏体质之范本。学者当于此等医案中细玩"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奥义,则临证自能圆机活法。
许佬 發表於 2025-8-1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温伏邪与过敏发熱辨治刍议》

王琦教授此案实为"春温伏邪"与"风疹隐疹"相兼为病之典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春气者病在头",患者每至春令即发高热瘾疹,正是风木当令之时,阳气升发太过,引动伏邪外发之象。细析其证,当属"风热挟湿"证候,其病机关键有三:

一、风邪袭表,玄府郁闭
患者鼻痒涕泪、荨麻疹时作,此乃风邪外袭肌表之征。《诸病源候论》云:"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然其独特处在于伴见持续高热,此非单纯表证,实因风热之邪郁于卫分,不得透达,故见体温稽留不退。王教授先以蝉衣、防风、辛夷等药疏风透表,正是"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

二、湿热内蕴,升降失常
腹泻日行五六次,此非单纯脾虚,实乃风热下迫大肠所致。患者面赤体胖、满月脸乃长期激素使用之象,然其根本在于湿热胶结。《温病条辨》指出:"湿温之证,发热恶寒...后但热不寒。"方中藿香、苍耳子化湿醒脾,紫草、赤芍凉血解毒,正合"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匮要略》)之训。

三、阴分伏火,正虚邪恋
病延三载,每岁必发,此乃伏邪为患。《温疫论》所谓"伏邪未尽,复感新邪"。王教授用乌梅、女贞、百合滋阴敛肝,暗合"厥阴不治,求之阳明"(《临证指南医案》)之思。其中乌梅一味尤为妙笔,既合"酸苦泄热"之法,又应"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之经旨。

此案特殊处在于将过敏反应纳入伏气温病范畴论治。患者激素依赖之体,王教授未蹈常袭故,反以轻清透达之品,盖因"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温病条辨》)。方中不用苦寒直折,而取辛凉透表、甘寒养阴并行,既避"虚虚"之弊,又防"药过病所"之虞。

今人治过敏多拘泥抗组胺之西法,而忽"天人相应"之理。观此案可知,中医辨治贵在司外揣内。春令发病者,当察少阳升发之机;久病不愈者,必审正邪交争之势。王氏处方看似平淡,实寓"治未病"之智——既疗已发之热,更杜未燃之火,故能断言"必可应考",此乃"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真实践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