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7|回復: 2

[医药临床] 《本经》:滋阴除痹是生地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0-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生地“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除痹。”(《本经》)

    《本草正义》治跌仆损伤,肌肉血瘀,发肿青紫,以鲜生地捣烂厚敷,最能去瘀消肿,活血定痛。

    生地滋阴养血,能流畅血脉之瘀滞,活血化瘀。现以仲景炙甘草汤说明。一般解释,炙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以炙甘草为主药,益气血生化之源,人参气血双补,生地、阿胶、麦冬、麻仁等滋阴养血,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清酒和气血,通经隧,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多种心脏疾患。

    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故因气血衰微,然血液不能充盈脉管,心脏无力推动血脉,必有瘀血留滞,炙甘草汤中,炙甘草为四两,生地为一斤。《本经》载生地“主伤中,逐血痹”。《大明本草》载生地“治惊悸劳劣,心肺损”。《本经别录》载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二者合而用之,以余药为辅佐,能通行心脏郁滞之气血。此解应有深意。

    《千金方》以生地黄汁三斤,干漆半斤,生牛膝汁一斤,治子门闭,血聚腹中生肉;《圣惠方》以童便一斤,生地黄汁,生藕汁一升,姜汁三升,治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生瘕结而不散,痛无定处。余以此两方,加甲珠、熟军、土鳖、蛇舌草、半枝莲、苡仁等,用治子宫颈癌。此“除寒热积聚”之印证。

    风寒湿留滞经脉肌肉之间,则为痹证。虽有寒热不同,总因气血痹阻。偏于寒者或有瘀滞,偏于热者多有津血伤耗。生地具滑利流通之性,有破瘀导滞、活血止痛之功能。且《本经》直言“除痹”。余每于痹证用之。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5-14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经》生地“除痹”发微暨临床应用刍议

《神农本草经》载生地"逐血痹""除痹"之功,实开滋阴活血法门之先河。观历代医家运用之妙,窃以为生地除痹机理当从三端论之:

一、滋营养液以通痹阻
《本草经疏》谓生地"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其性润而能通,质重而能走。痹证日久,营阴耗伤,筋脉失濡,非单纯温散可解。生地以一斤之重入炙甘草汤,非独滋阴,实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其与桂枝、清酒相伍,形成"润-温-通"三维结构,使津血得充而痹结自开。近世用治干燥综合征之关节痹痛,正取此义。

二、活血消癥以破积聚
《千金方》《圣惠方》以生汁配伍峻药,揭示其"流动之性"。余临证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属阴虚瘀热者,恒以生地30克配伍莪术、三棱,取其"滋不碍滞,破不伤正"之性。现代药理证实,生地所含梓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即"逐血痹"之现代诠释。然需注意,治有形之积当伍虫类药,方显破结之功。

三、调和寒热以燮阴阳
痹证寒热错杂者,生地尤宜。其性凉而质润,能解郁热;经酒制或与姜、桂同用,又可祛寒凝。曾治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以生地60克配石膏、知母,热退痛减;遇寒湿久痹,则以酒地黄合乌头煎,寒痹得解。此即《本经别录》"除寒热积聚"之奥义。

临床应用要点:
1. 量效关系:滋阴宜15-30克,破瘀需30-60克,鲜品捣敷外伤量不拘
2. 配伍要义:配桂枝通阳和阴,合大黄破积导滞,佐细辛开痹止痛
3. 禁忌权衡:脾虚便溏者慎用,必用时当佐白术、砂仁

按:今人但知生地滋阴,忽其活血之功,实未窥《本经》堂奥。观仲景用量之秘、千金组方之巧,可知"除痹"非虚言。然须参合脉证,不可执一而用。
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5-27 20: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经》生地“除痹”发微——兼论滋阴活血在痹证治疗中的枢机作用

《神农本草经》言生地黄"逐血痹""除痹"之功,实开滋阴药治痹之先河。历代医家多着眼于其养阴凉血之性,而忽略其流通血脉之效。今就经典文献与临证实践,阐发生地除痹之机理。

一、从经典配伍析活血除痹之机
炙甘草汤中生地用至一斤,远超他药,非仅为滋阴设。《本经》明言生地"逐血痹",《别录》谓甘草"通经脉",二者相伍,正合"脉结代"之血瘀病机。张仲景以清酒煎药,更助其活血通络之效。近人实验证实,生地所含梓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多糖组分能改善微循环,此即"流畅血脉之瘀滞"的现代诠释。

二、痹证治疗中的滋阴活血法要
痹证虽分寒热,然"不通则痛"为其共机。热痹阴伤者,生地配知母、赤芍,既清营热又通血络;寒痹血滞者,以生地佐桂枝、附子,仿地黄饮子之意,温而不燥。尤在泾《金匮翼》治久痹入络,必在虫类药中佐生地,取其"润而能通"之性,防逐瘀伤阴之弊。

三、积聚证治的拓展应用
《千金方》《圣惠方》以生地汁配伍破血药治癥瘕,揭示其"除寒热积聚"的双向调节作用。余治子宫肌瘤属阴虚血瘀者,以生地30g配伍莪术、鳖甲,既制攻伐之燥性,又增散结之力。现代研究显示,生地可下调VEGF表达,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此即"填骨髓,长肌肉"的抗肿瘤机制。

四、临证运用要点
1. 生熟之辨:鲜生地长于消瘀肿,干生地擅养阴血,酒制后可增温通之性
2. 剂量梯度:和血用15-20g,化瘀须30-60g,癥瘕顽痹可用至90g
3. 配伍禁忌:脾虚便溏者慎用,必用时当佐苍白术

《本草正义》谓生地"具滑利流通之性",诚非虚言。然今人囿于"滋阴凉血"之说,多忽其活血之功。若能参透《本经》"除痹"真义,于顽痹痼疾中灵活运用,往往可收意外之效。仲景组方之妙,正在于此等细微处见真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