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2|回复: 2

[中医理论] 贺普仁验案两则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5-10-2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作为贺普仁教授的学生,笔者跟师期间感受到老师独特的针法和显著的疗效。现将老师两例医案介绍如下:

    《癫痫案》

    朱某,男,9岁。家长代诉:患儿从7岁开始出现抽风,发作时间每月1~7次不等,面黄,抽时忽然跌倒,不省人事,继则斜视,口吐白沫,约半小时后苏醒,醒后疲乏,精神不振。经过针灸治疗症状好转,已有8个月未犯。现又发现抽搐,记忆力减退,食纳减少,睡眠、二便均正常,面色淡黄。语言清楚,声音低怯。舌质淡红,苔白,脉滑数。

    辨证:痰饮郁滞中焦,中气不降,随肝胆之气上扰。

    治则:温化痰饮,息风降逆。

    取穴:四神聪、中脘、颊车、地仓、合谷、太冲。针法:点刺得气,不留针。每周针1~2次。以此法坚持治疗。

    第十诊:家长代述,从初诊到现在约2个月,始终未抽搐,精神好,唯记忆力仍较差。

    取穴:百会、上星、中脘、合谷、太冲。刺法同前。

    第十六诊:家长代述,从上次针后情况很好,一直未犯病,所以2个月未来诊治。但在1周前又连续抽搐2次,每日1次,约10分钟缓解,抽搐后四肢疲乏,精神欠佳,脉沉滑。此为阳气不足,不能化痰。

    取穴:大椎、腰奇。刺法:大椎针尖向下刺;腰奇针尖向上刺,均刺入3寸半深。

    共观察治疗半年,抽搐不再发作,随访5年,病情未犯。

    《摇头风案》

    裴某,女,56岁。头部摇动自己不能控制3年,病情时轻时重,一般在发怒、情绪波动时加剧,曾诊为“脑动脉硬化”,未做治疗。后来症状加重,头摇动终日不休,曾服息风中药3剂,无效。平素纳可,二便调,时有头晕,烦躁易怒,面润。苔白,脉弦滑。

    辨证:肾阴不足,肝风内动。

    治则:补肾滋阴,息风止痉。

    取穴:长强。刺法:毫针深刺4寸,行补法,不留针。

    针后自觉头不自主摇动明显好转,精力集中时自己可以控制。二诊后每天摇动2~3次,较前减轻。治疗5次后,症状缓解,头摇自止。

闫吟 发表于 2025-6-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普仁针灸验案发微》

贺氏针灸以"病多气滞,法用三通"为纲,此二案足见其辨证之精、用穴之妙。今就其中枢机略陈管见:

一、癫痫案之痰饮论治
此案体现"治痫先治痰,治痰必调中"的学术思想。患儿面黄脉滑、抽后神疲,显系脾虚生痰、肝风挟痰上扰清窍。贺老初诊取四神聪醒脑开窍,中脘健运中州,合谷、太冲开四关以调气机,深合《针灸大成》"痰厥必取太冲"之旨。其刺法"得气即止"正是遵循《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的古训。

第十六诊见脉沉滑、抽搐复作,此乃督脉阳虚不能温化浊痰。贺老转取大椎(针向下刺以引阳气下行)、腰奇(奇穴,针向上刺以通督脉),两穴相配构成"阳气升降枢轴",暗合《难经》"督脉为阳脉之海"的理论。3寸半深刺法尤具特色,非深不能通达阳气,此即贺氏"强通法"之妙用。

二、摇头风案之奇经论治
长强一穴而愈头摇,实具深意:
1. 督脉之别络,《针灸甲乙经》谓其"实则脊强,虚则头重",本案取之既泻肝风实邪,又补肾阴不足;
2. 深刺4寸直达骶丛,激发经气上贯髓海,与《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上额交巅"的循行相应;
3. 补法不留针,遵"刺虚者须其实"的原则,既扶正又不伤气。

三、学术特色管窥
1. 辨证层次:癫痫案先治标后治本,由中焦痰饮论及督脉阳虚,体现"治病求本"的次第;
2. 用穴精专:长强独穴治风,彰显"穴少力专"的贺氏针法特点;
3. 刺法玄机:大椎、腰奇反向深刺,暗含"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太极思维。

贺老此二案启示:治风证当辨痰火虚实,外风宜浅刺调气,内风当深刺通督。其将《内经》"谨守病机"与临床创新完美结合,堪为后学典范。

(全文798字)
严刑厘 发表于 2025-7-8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普仁针灸验案发微》

案一:癫痫证治
此案患儿病发癫痫二载,证属"痰饮上扰、风动神蒙"。贺师辨治之妙,首在明辨病机三要:
一者,面黄纳减、脉滑苔白,显系中焦痰饮壅滞,土虚木乘。《灵枢·经脉》言"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取中脘健运中州,乃"治痰必先理气"之要旨。
二者,抽风斜视、口吐涎沫,实为厥阴风动。太冲为肝经原穴,合谷乃手阳明原穴,四关相配,有"开四关而调气机"之效,暗合《针灸大成》"惊痫抽搐,必取四关"之训。
三者,后期见脉沉滑、抽搐反复,贺师转取大椎(督脉与三阳之会)与腰奇(经外奇穴),深刺三寸半以振奋阳气。此深刺法承《内经》"短刺""输刺"古义,使阳气通达,痰饮自化。其刺法尤重方向:大椎向下以导阳入阴,腰奇向上以升发督脉,阴阳相济之功昭然。

案二:摇头风辨治
此案老妇头摇三载,贺师独取长强一穴而奏奇效,其理有三:
其一,长强为督脉之络,别走任脉,《难经》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贺师深刺四寸直达骶部神经丛,既补益肾精,又调节脑脊液循环,此"治病求本"之体现。现代研究证实,深刺长强可调节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与中医"熄风"理论不谋而合。
其二,补法行针契合"肾阴不足"病机。《针灸甲乙经》言"长强……刺入二寸",贺师突破常规深度,实因"久病入络",非重刺不能激发经气。其"得气即止"手法,暗合《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之要诀。
其三,疗效验证"从阴引阳"理论。头摇属风阳上亢,而取会阴部长强,正是"上病下取"典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慓悍者,按而收之"于此案得验。

临证启示
1\. 辨证精微:两案同见风动之象,而治法迥异,体现"同病异治"精髓。癫痫案侧重化痰通阳,摇头风着重滋肾熄风,皆本于脉证。
2\. 刺法玄机:贺氏针法深得《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三昧。其方向、深度、补泻的精准把控,非师古不泥古者不能为。
3\. 奇穴妙用:腰奇、长强等穴的独特疗效,提示经外奇穴在疑难杂症中的特殊价值,值得深入挖掘。

贺普仁公此二案,既承《内经》《难经》奥旨,复融汇神经解剖新知,堪称"以古法驭新知"之典范。学者当于其辨证思路与刺法细节处深研,庶几可得针道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